“游戏体验式”幼儿安全教育的尝试

时间:2023-06-01 09:25:5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成人的关爱,而从小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更是至关重要,正如“千般照顾,不如自护”。

因此,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应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任务之一。教师们在安全教育中多采用边播放幻灯片边讲授的方式,呈现危险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可幼儿往往听过就忘。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直观、形象的“游戏体验式”教学方式更为适合。因此,本学期我们带领幼儿在安全游戏活动中运用“体验式”方法,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感受危险”,给幼儿进行身临其境、记忆深刻的“游戏体验式”安全教育。

一、在角色游戏中体验“安全无小事”

在游戏中进行安全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自我保护效果。如:幼儿园院里是幼儿户外活动、做操和入园、离园的必到之处,所以角色游戏“小小安全检查员”拉开了“安全无小事”的序幕:几个男孩子在大门口扮演保安、校警,女孩子扮演起值班的园长老师。收拾卫生的清洁叔叔、检查滑梯的维修爷爷、整理器械的体育老师……也被幼儿扮演得有模有样。他们在角色岗位上认真巡查安全事项,并积极尝试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坚守、观察、记录并互相提醒着。隔段时间幼儿互换角色,进行多角色体验。集体分享环节时,幼儿的惊人发现简直不敢小觑:大门口的推拉门需要时刻注意,没人时才能操作;进大门时要留心安全状况;上下主楼台阶要踩穩;大门两侧的植物不能触摸;进出自行车棚里面要留意;器械房每层物品,特别是三层,摆放要稳当;滑梯的螺丝不能松动……幼儿在自由、自主、自发地探索中观察记录分享着安全“风险点”,俨然像一位智慧的“探险家”,同伴间还互相叮嘱“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不吃陌生人的食物;离园要等爸爸妈妈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玩游戏时要看前方,小心发生碰撞……”幼儿在安全体验中发现了安全无小事,同伴讨论分享中树立起了安全意识。又如:角色游戏“红绿灯”“交通警察”使幼儿了解了交通规则和闯红灯的危险,知道外出要跟随成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角色游戏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可贵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在表演游戏中体验“安全需辨别”

在开展“宝贝讲安全”的主题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对自身安全缺乏预见性,所以我们从表演游戏入手,将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小兔乖乖》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如“猫眼”“防盗链”等,改编成情景剧,老歌新唱,以游戏的形式使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成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极好素材。情景剧中以“小兔子们的遭遇”为主线,让“危险”始终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当“大灰狼”来敲门时是开门还是不开?“小兔子们”躲在门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开门了会怎样,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不开又是怎样的情形?”教师设计了“开”与“不开”的两种情景,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亲身经历游戏情景,亲自体验了“安全”与“危险”。在这样一个宽松而又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里,有意让幼儿在游戏中真切地感知、体验自身所处的危险,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幼儿初步形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三、在操作游戏中体验“安全很重要”

主要是指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实验观察,他们将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对于自主建构安全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如组织“植物不能随便摸”安全教育时,以朋友谈话式鼓励幼儿想想、看看自己班级自然角栽种的植物哪些不可以摸,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来验证。有的幼儿用橡皮泥去触摸植物,有的幼儿尝试用泡沫去验证,还有的幼儿在塑料袋里装满水靠近植物叶子,橡皮泥、泡沫上的变化和喷涌而出的水花,让幼儿牢记了那些不能触摸的植物。针对过敏植物,教师又专门邀请保健大夫为幼儿进行视频案例讲解,让幼儿对肉眼看不出有刺、过敏或中毒的植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再比如针对幼儿喜欢将异物塞入鼻孔、嘴里等现象,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小扣子,教师将其放入改造过的“娃娃”胸口、鼻孔,幼儿直观地了解吞下异物或将塞入鼻子异物会发生卡住喉咙和鼻孔的危险,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让其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受“不安全”。

四、在体育游戏中体验“安全速逃生”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等。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顺应幼儿的兴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安全逃生和疏散训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在安全疏散演练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姿势不正确,便加强个别指导,并通过一系列体育游戏来帮助他们。在“我有好办法”“我真棒”的体育游戏中,精心设计一些“险情”,让幼儿自己想办法逃生。针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教师及时表扬并组织幼儿讨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方法加以推广,让幼儿更加自信。而那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幼儿,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或危险时,积极模仿其他幼儿的解决好办法,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如:教师组织活动“逃生”,创设体育游戏“逃出火海”。在游戏中,幼儿先把毛巾弄湿,用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钻过铁圈,再滚过垫板,最后安全逃生到空旷的操场。

游戏分组进行,精彩的活动过程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戏结束后幼儿还处在兴奋之中,各自讨论着刚才逃生的情景和感受。教师借此机会与幼儿一起分析、小结。这样的活动,既让幼儿克服了集体逃生演练中的恐惧心理,又让幼儿掌握了“逃生”的本领,增强了自救能力,同时也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五、在生活中体验“安全不拥挤”

在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能让幼儿明白生活中也要时刻将安全有序放在首位,在不断体验中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安全理念在幼儿心中不断养成。如:教师组织开展的“安全有序不拥挤”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通过亲身操作体验进出门时拥挤混乱的危险性,萌生进出门时不推不挤、相互谦让的意识。

首先组织幼儿开展了“瓶口逃生”分组实验,玩法如下:分4组,每组1个瓶子,瓶内6个小球,系球的绳子露到瓶口,让小球快速逃出瓶子。实验中不断引领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有些小球没逃出来?多次实验后幼儿总结方法:相互谦让,不推不挤,有序进出,小球才能逃出来。随后开展了“到兔先生家做客”的情境体验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思考:当客人有进有出时怎么办,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要不推不挤。最后,进行经验提升。引导幼儿作标志,将事先准备的相关场所照片贴在框内,制作成提示标志。并引导幼儿讨论标志可以悬挂的地方,说说原因,看看相应场景PPT。之后,带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常言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安全,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地获得。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幼儿来说,成人的关爱和时时防护固然重要,但教给幼儿遇到危险时如何解决、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为重要。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和幼儿一起共同撑起安全这把“保护伞”!

推荐访问:安全教育 尝试 幼儿 体验式 游戏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