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老师的启迪【琴台文艺】_琴台故径

时间:2020-01-10 10:28:3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我出生在全民道德意识依旧纯朴敦厚的七十年代。

  至今记得,从小学到高中,我经常会在放学后,与三五个同学结伴,去老师家温补功课,有时一呆就是半天,老师们既无怨言,也从没向学生们收取过一分钱的补课费。

  那个时期,教师与学生之间,洋溢着的是火一样炽烈的天地君亲师式的无限关怀与信任。

  进入大学时已是八十年代晚期,进去后没多久就发现,不少科目的教授们总是下课铃一响就夹起教案匆匆离去不知了所踪。后来,听很多同学说,那些人是要同时在几所院校兼职跑场子拿多份薪酬的,故而不可能在同一个教室里多呆一秒钟。

  少年时期对每一位老师由衷产生的信任和崇敬,从那以后,便无可奈何地全部保存到了记忆的最深处。

  

  2011年6月的一天,我弟弟的一位同学通过Q聊告诉我说,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里有一位我高中时期的老师罗宗诠。

  我立即依照她发来的网址打开活动页面,果然在众多候选人的照片中找到了罗老师。

  与以往碍于情面给各类参选人投票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次,我心甘情愿为心目中的好老师罗宗诠投上了极其郑重的一票。

  我的眼前,自然而然便清晰浮现出当年那个始终拄着一副木质拐杖,站在讲台上不紧不慢,解答学生每一个提问的独腿老师——

  罗宗诠,一个11岁时左大腿因病高位截肢,32岁时调任教师岗位,从此拄着双拐单腿活跃在三尺讲台近三十年的普通团场教师,教过我高中的数学和几何。

  那时,三五个同学结伴一起到各科老师家温补功课几乎是约定俗成和天经地义的。可几乎全校的师生都知道,罗老师的妻子是一名右手有残疾的小学教员,面对着两个身残志坚者组成的不容易的家庭,同学们都很知趣,没有任何人提出去他家温补功课的要求。而罗老师,似乎也特别清楚自己学生的一番心意,在课堂上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个学生提出的疑问。有时,同学们问题太多,课堂时间不够用,他在征得大家一致意见后,再趁课间十分钟时间一一给予解答。

  记忆深处,性情温和儒雅、讲解细致周到,从不对学生高声大气发半点脾气的,好像只有罗老师。

  记忆深处,拄着双拐,一口气上两三堂课,却始终保持着端正姿势继续不急不愠答疑解惑的,也只有罗老师。

  记忆深处,单腿活跃在乒乓球桌上,代表了新疆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荣获乒乓球项目单打冠军,后来又为我的团场老家带出一支高水平乒乓球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的,也只有罗老师。

  

  骨子里,我一直追求完美,对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们,要求则尤其高。

  在我看来,自古虽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但随着朝代更迭,时光流转,师德几度沉沦。今天,教师想要得到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尊重绝离不开其自身的学高和身正。

  可是,现实中那参与聚众淫乱的副教授,临危置学生生死于脑后只顾自己飞快逃命的范跑跑,为一己之利不惜学术剽窃和栽赃诽谤他人者,他们用种种令普通人都不齿的行径将千百年来的师道尊严辱没殆尽。孟子言: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传统师道的渐行渐远,让我禁不住要在忧愤里不断地回首往昔,少年时期那些无怨无悔教书育人,学高又身正的老师们,无疑便成为我心怀无限感念的圣贤之士。

  独腿老师罗宗诠,端端正正讲课,堂堂正正做人,学高身正,在我的记忆里,近乎完美。

  多少年来,罗老师左大腿下始终扎起的裤腿,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身残志愈坚,始终催奋着我。

  我想,在每一个被他教过的学生心里,罗宗诠这个名字应该都是一个坚不可摧,足以令他们起敬的正人君子的代言人。

  而且,我相信,无论咫尺天涯,即使斗转星移,对罗老师这样言必行,行必果,人生永不残疾的老师,所有被他教过和没有教过的学生,只要认识和了解了他,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内心翻涌着一种一生都难以平息的天地君亲师式的师生恩情。

  惟愿这种水乳交融的师生恩情,能藉着中华由来已久的为人师表和师道尊严之路,生生不息地传承延续下去。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