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心连心

时间:2023-05-18 17:15:2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一支永远在路上的演出队伍

这是一支只有五六十人的队伍,按歌队、舞蹈队、曲艺队、舞台队和乐队的形式编队。他们从繁华热闹的城市出发,去往老少边穷的农村,目的是要让那里的父老乡亲们真正享受到在自家门前看大戏的乐趣,而那些歌舞、相声、小品、戏曲和器乐表演则是他们的秘密武器。

这是一支永远都在路上的队伍。一辆流动演出车和一辆金龙大客车就是他们的舞台和后台。他们流动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像漂泊的吉普赛人,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的驿站,一个驿站就是一个舞台,每一个舞台都能焕发出乡村间蕴藏的巨大能量,让他们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驿站。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15年来,这支队伍走遍了河北省140多个县市的上千个乡镇,平均一年演出200多场。15个春夏秋冬,800里太行山脉,千里平原沃野,几百里海岸沿线,他们把自己置身于广大人民群

众的海洋之中,每到一处,都会掀起一股欣喜的热浪。乡亲们奔走相告,说来了,真的来了,然后像过节一样,自发地形成热热闹闹的露天剧院,层层叠叠地把他们包围起来。每到这时,“心连心”这三个字,对于这支队伍,对于基层的老百姓来说,都是那么地真实而具体。

于是一个充满无限内涵的名字——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在燕赵大地乃至全国率先叫响了。

一段无怨无悔的艰辛历程

2005年的1月19日,是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正式挂牌10周年的日子。实际上,这个艺术团自1988年就成立了,当时叫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艺术团,是河北梆子剧院的一帮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团长就是叶翔。

开始时的起步是甚为艰难的,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政策扶持,他们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到残酷的市场中去竞争打拼。但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这群年轻人,他们用个人集资的办法买来设备,并结合自身优势和演出市场走势,确定了主打基层农村的演出方向。就这样经过一两年的摔打和磨练,剧团已基本摸索出一条上山下乡的路子。

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翔带领艺术团到承德、张家口坝上演出,家住张家口市的叶翔这还是第一次上坝,坝上的寒冷、贫困以及文化生活的贫乏让他很受触动,后来他们又走入太行深山,才知道大山深处,有的乡亲们还用不上电,还喝不上水,生活单调而乏味。这让受党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多年的叶翔开始思考,剧团怎样才能跟最基层的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贴心地为他们服务呢?一个词组和一个念头同时在他脑海里闪现出来,心连心,对,剧团就改为心连心艺术团,大张旗鼓地为河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服务,走乌兰牧骑式的道路。

于是1994年,叶翔打出了“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上山下乡的道路。1995年正式授牌,叶翔把授牌的时间选在1月19日,意思是要救济一下边远山区的人们。那时团里只有厂家赞助的一个小面包车和两个小双排座,叶翔施展自己的木工手艺,可着小双排座的规模打了一套小型的集装箱,于是人坐在面包车上,设备放在双排座上,人和设备便都颠簸着上路了。

199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河北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组织了一次名为“文化下乡万里行”的文化长征。从革命圣地西柏坡出发,历时十个半月,行程2万余公里,走遍河北省周边的70个县,共演出250多场。其中的艰难困苦叶翔提起来就会唏嘘不已。当他们从太行山终于走到坝上地区时,已是冰天雪地了。当时叶翔带着病在前面开路,走到张家口的馒头营乡时,大家都说叶老师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啊?终于坚持着走到底,回来后,叶翔把这次活动制成录像带给人们看,看过的人都落泪了。为此他们获得了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全国百名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省委还从精神文明专项资金里拨出50万元支持他们,他们把这些钱的大部分用来更新扩充设备,更加如虎添翼,1997年提出坚决走遍全省140个县的口号。

1999年,为迎接建国50周年,他们组织了“爱心奉献功臣”全省巡演,走遍全省11个地市,去慰问那些为建立新中国打过仗,流过血的老革命,老军人。老功臣,为解决他们医疗、住房、生活问题直接募集捐款5000万元。此外还配台河北省“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巡演活动,沿着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央前委的进京路线,从西柏坡一直演到北京,沿途对几十万人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为庆祝建国55周年,他们还组织了“太行悄,老区行”活动,用了6个月的时间,行程3万公里,途经我省西部及北部的28个县,在我省西北部掀起文化下乡的热泊……

十几年来.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流动在燕赵大地的山乡之间.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文化下乡……“心连心”总是冲在最前线。

他们走遍了全省所有市县的光荣院,把节目送到老人们的床头,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当年轻的演员们深情地唱起“党啊,亲爱的妈妈”时,那些为革命扛过枪,打过仗的老人们禁不住老泪纵橇他们把节目送到农家小院里,一曲“父老乡亲”让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文艺工作者和老百姓的心紧贴在一起他们自发地为驻守在深山的部队官兵演出,不管多远,拉起队伍就走,演出结束时,部队的官兵们要求挨个上台与演员握手,部队领导感动地说,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给你们的,就把我们最珍贵的军礼送给你们吧;他们目睹了贫困山区中小学老师的颁奖,当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代表全校教师接过的信封里只有50元奖金的时候,他们饭也不吃地为他们加演一场,以表达对这些园丁的敬意,然后在漆黑的雨夜悄然离去……

“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为了报答泥土芬芳的情谊,江河无悔流入大海因为他要投身到母亲的怀里:上山下乡无悔,风雨路上留下一段生命的美丽,心连心无悔,乡音乡情中寻找文艺工作者生命的意义。”这是叶翔爱说的两句话。与百姓心连心成为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无悔的选择。15年无悔扎根燕赵大地,终于练就了心连心艺术团这支作风过硬的响当当的文艺轻骑兵。

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

在河北省的艺术院团当中,心连心艺术团应该是最了解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最能听懂南腔北调燕赵乡音的。十五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河北全境:总书记观察过的张北县乡村、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狼牙山、董存瑞炸碉堡的学校、李大钊牺牲的地方、白求恩生前最后一次做手术的村镇、抗日军政大学的旧址、刘邓大军驻扎过的村庄……上千场次的演出,以千万计的观众,使心连心艺术团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

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眼过节一样。一个总共只有一万人的乡,看演出的却足足有两万人,因为每次演出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乡亲驾着三马子,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翻山越岭而来。屋顶上、树杒上都挤满了人,使得他们演出时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会有人从树上掉下来,会

有房屋的屋顶被睬塌了。一个70多岁的张老汉,头天在本村看了一场没看够,第二天又让儿子开着拖拉机追了50多公里到下一站接着看。叶翔算了算,全省每年能直接看到他们演出的就有100万人,还不算电视台转播的。他们每月平均要演出20场。

在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海兴县大黄庄村,当他们颠簸着走进没有绿色、只有光秃秃的盐碱地和泥房子的村庄时,竟然让村民们感到了惊讶:还真来了!村支书赶紧到村供销社搬来两箱子饮料,因为村子里的水是咸的,要两天才能供应一次淡水。他们没有喝那两箱饮料,也没有吃村里的一口饭,只在炎炎烈日下,献上了一场深情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村支书说的第一句活是:“感谢省委。省政府派你们来。”第二句话是:“我还要鼓足干劲,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一个县委书记说,你们的节目太贴近以人为本的精神了,我特别喜欢你们创作的歌曲“咱老百姓的事儿”:老百姓的事儿是衣食住行的事儿,是酸甜苦辣的事儿,是琐琐碎碎的事儿,是天下大事……

一个基层宜传部长说,我们很想经常搞点文化活动,但没钱办不了事儿,每次七凑八凑最后还落个不欢而散,而你们不仅不给我们增加负担,连搭台都不让我们帮忙,真是替我们办了大事。

一个乡镇领导说,你们自带设备,顶着烈日。在玉米地边搭台演出,你们受苦受累了,但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形象在我们老百姓心里树立起来了。

一个村支部书记说:“我们老百姓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你们省级艺术团能到我们村里来,我就给你们打满分。”

老百姓们说,原先只能在电视上看节目。今天算是看到真人了。

……

许多乡亲都问叶翔,你们下一站在哪儿演?明年你们还来不来?这让叶翔一时难以回答。他就像一只陀螺,被老百姓的热情鞭策着停不下来,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回到原地。

一个团长的演出日记

叶翔努力使心连心艺术团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品牌,却始终没能为“心连心”争取到一个团址和办公室。他们现在的办公室是借用的河北梆子剧院的两个排练场,兼怍会议室。练功房和单身职工宿舍。

叶翔的办公室在他的家里。他的办公桌就在卧室床的对面,桌子和床之间已经放不开椅子了,他只能坐在床上。叶翔说,别看这张桌子小,就靠着这张桌子,他订来了其他团订不来的“台口”,创造了省直院团演出场次之最,走出了一条文企联姻的路子,团里积累连年增加,演员收入也逐步提高。

这是个头脑清楚的带头人,永远知道如何把他的艺术团与时代的脉搏紧紧扣在一起。在剧团里他什么都干,既是编导、服装设计,又是木匠和布景制作,还兼作曲和小品创作,这让音乐学院毕业的叶翔成厂一个杂家。此外他还要起早贪黑地为团里去跑“台口”,就像一个为嗷嗷待哺的孩子奔波劳累的家长,难怪团里的人都叫他“亲妈妈”。

每次下乡放出,叶翔总会被一些情景感染和打动,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笔把他的感受记录下来,便成了他的演出日记。从他的刚日记里,我们看到了一份热爱和感激,不知它是否让你也拥有同样的心情。

3月12日 省文化厅院内的启动仪式

上午9叶,主办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科协在省文化厅院内,为“太行情、老区行”文艺巡演活动举办启动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白石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群生讲话并为巡演团投旗壮行,场面庄重而简洁,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及平山县委宣传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省文化厅厅长许宁再次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把演出搞好、把文艺工作者的真情送到老区人民心坎上。”就这样,我们艺术团踏上了“太行情老区行”文艺巡演活动的征途。

真是马不停蹄,为7纪念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55周年,14时赶到西柏坡村进行首场演出。像平时一样流动舞台车停稳后,全体演职员一起动手平整地面,迅速把舞台搭好、设备摆放好。在老乡家中,一人一碗大锅菜两个馒头,吃过后就开始了首场慰问演出。群众反映十分热情而强烈。当我团全国曲艺大赛银奖获得者刘春蕾特意为此次巡演活动创作的西河小段《赞太行》演唱后,西柏坡村的老书记马上跑到后台,说:“这《赞大行》词好、唱得也好。请帮着录下来,日后经常在村里大喇叭上放放,用这太行精神可以鼓舞大家奔小儿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满足了他的要求。不一会儿,小学的老师带着几个同学也来到后台,要现场拜师向青年演员学唱新编快板《革命圣地——西柏坡》。她说要让西柏坡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扬下去。此后,特邀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装艳玲演唱的京剧《梅,尚、程、荀四派唱》,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河北梆子女演艺术家王洪玲演唱的河北梆子现代戏《龙江颂》选段《望北京更使我增添力量》,国家一般演员、河北省著名歌唱京郭玉红演唱的歌曲《祖国你好》,著名小品演员白英东表演的独角戏《时髦老大》,把首场演出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高潮。

在老百姓的欢歌笑语中首场演出结束。几十名乡亲忙前忙后地帮我们收拾舞台,白发的村支书对我说:“把高雅艺术送到者百姓的心坎上,这才是真正的心连心,希望以后你们能经常来。”

3月15日 滚龙乡南滚龙沟村

我们的车下了公路,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了不足百户的这个小山村。可村子里竟然没有一块平整的地面,为搭建舞台,在乡亲们的热情帮助下,我们用小推车从四面八方弄来了砖和木头,硬是一点一点地垫平了流动舞台。抽饭前的一会儿空闲时间,我们在村支书带领下参观了“滚龙沟革命历史陈列室”,再一次感受了红色大行的过去。滚龙沟曾经是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极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原人民日报社会所在地。当时人民日报社长邓拓夫妇就是在这里办报、结婚;杨开慧同志的侄女和不少烈士在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流传至今的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我们虽是送文化下乡,但也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当即决定组成“红色太行”演唱组,在汽车上赶排了歌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很快就编配了和声、伴唱,并写下了这样一段主持词:“在革命战争年代,太行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在八百里太行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一段光荣历史和一段难忘的故事,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太行这座历史的丰碑,也不会忘记千万个像王二小这样的年轻生命。”当歌声响起,演员们落泪了,观众沸腾了。

3月16日 苏家庄乡下东峪村

1948年这里曾经是当时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已经55年了,但这里因为闭塞的地理位置至今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的面貌。村里也总想请个像样的剧团来热闹一下,可算计下来,连接带送几天就得几万元,只好作罢。

听说省心连心艺术团要来慰问演出,村里人提前好几天就告诉了周围

的亲戚朋友,800人的小村庄一下子来了5000多人。许多人爬上四周的墙头、房顶和树杈,台前一层又一层地围拢着乡亲们。随着演出的进行,人越聚越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因为这是省里的剧团第一次来这里演出,几位80岁的老人为了在一个好位置看到整场演出,从上午8点一直坐到下午1点多,足可以说明群众对文化的渴望。在千万双热烈的目光和质朴的笑脸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艺工作者生存的价值和先进文化鼓舞人的真正内涵。

3月17日 岗南镇南石殿村

原定下午1点的演出,竟有数十里外的老乡从上午10点就坐在台下等候,怕离开没了座位连午饭也不敢去吃,还说:“饭天天吃,看一回省里剧团的演出,十年恐怕也轮不上一回!”这大概就是精神食粮的作用吧。在如此的渴望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力为他们演出呢?

看演出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怕人们把房子踩塌出危险。但这里的房子和这里的人一样实实在在,无论新房、旧房,或者墙头和树杈,总是默默地承受着沉重,压不垮、摧不弯。当我们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者百姓挤得连换服装的地方都没有的时候,抬头望着四面高高的房顶上,上至80岁的老人下到父母怀抱中的孩子,那喜悦的神情;听着人群中不时传来的阵阵开心的笑声;看到舞台两侧挤满的观众……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群众对文化的渴求,什么是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化下乡的必要性、重要性,什么是得民心、顺民意。我们决心把好事办得更好。

3月18日 郭苏乡东郭苏村

农民的日子总体上是好多了,但交通不便还是为演出带来诸多困窘,特别是小村庄,道路太窄,连错车都非常困难。这里不仅没有舞台,就连找一块稍大的平地都难,只好把村边的一处房基地作为搭建临时舞台的地方。大家齐心合力一起清理沙子、石子、砖头,一起在坑坑洼洼的路边搭台,演员们既是清洁工、搬运王、装卸工又是舞台设计者。平地——卸车——抬箱——架板——拉线——接电——放音,大家有板有眼、井井有条地把舞台搭好。在彩旗和标语的装点下,音乐一响,这里顿时出现了生机,沙滩上、砖垛上、拖拉机上、远处的房顶上又成了人的海洋,舞台前围了个水泄不通。30多里外的人一上午就赶来了,一位老乡说:“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演出,看演员现场表演太难了,盼着以后多派些剧团给大家演演,尤其是到山区多演出。”另一位老乡说:“这些天你们在平山可叫响了,每天都有几十里外的人追赶着看你们的演出,还有的这个村看了到下一个村还再看。你们演得真好,看得真过瘾。”

这场演出,我们看到:城市演出一场一般100分钟就可以了,但山里的老百姓不干,一个劲地要求加演,演到3个小时乡亲们方才满意。

3月20日 观音堂乡下盘松村

下盘松村是全国著名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老妈妈的家乡。一大清清早,我们沿着河川向着太行深处行进。这里见不到工业,手机没有信号,几乎碰不到汽车,偶尔遇到一辆“三马”车。

当我们的汽车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川后,突然一座石拱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由于桥洞低,我们的流动舞台被卡在桥的下面,不得已大家找乡亲们借来了铁镐、铁锹,刨的刨,挖的挖,整整干了一个小时,终于挖出了一条路。路过的不相识的山区农民也像当年支前的民兵那样忙前忙后。走到了公路的尽头,汽车沿着高低不平的沙石路继续前行。到达下盘松村时早已过了中午,原定上午的演出只好推迟到下午,可几千名等候在山脚下的乡亲一看开来了这样两辆从来也没有见过的时尚汽车立即围上来,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顾不上吃饭立即安装舞台,以保证下午两点的准时开演。当几千名百姓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时,我们的音响师才伴着粉条豆腐菜啃了几口冷馒头,接着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开演前,我们派小分队去戎冠秀老妈妈住过的地方为老人们进行专场慰问演出,观众里有戎妈妈82岁的二儿子、二儿媳妇和一位86岁的老党员。他们握着我的手说:“我们这里轻易见不到你们这样的剧团,住下来再演一天吧!”在如此偏僻的山村,老乡们多么希望热闹一下,希望看到、听到外面世界更多、更新、更好的变化……村支书韩三毛说:“我当干部二十多年了这是头一回来省剧团,真是为我们贫困山区着想,为农民办实事,送实惠呀!”

为了避开来时卡住舞台车的桥洞,在夜幕即将到来之时,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返回县城的道路。这是一条新修筑的盘山公路,虽然山高、路窄、弯急,许多地方我们的两辆大车将将能转过去,但走在这条路上,望着山下点点灯火,我们心中充满着希望。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老区人民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生活正在逐步改善;和我们的艺术团一样,各行各业的人也在不断地支援这里,我们走着的,正是一条让老区人民通向幸福生活的新路。

3月21日 温塘镇中心广场

进入千山县后今天是第一次在乡镇所在地演出。听说有演出,周围五里八乡的乡亲们一大早就在广场上聚拢了近万人。

演出前,文化厅副厅长冯韶慧代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到后台看望演职员并向大家转达宣传部领导、文化厅领导的问候。

我们是带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一片情谊而来,是带着感情来为农民服务的,无论在哪方面都尽可能为地方所想,不讲条件,千方百计地满足农民朋友的要求,当演出进行到一半后,几位农民找到后台想让二胡演奏员李晓红再为他们加演几曲。为了不影响节目的进行,李晓红在远离后台的一片小树林里特意为这几位农民加演了几曲独奏曲目,并对二胡爱好者进行了现场辅导。

3月21日 温塘镇大陈庄村

天阴了,风也随之而来,沿着河滩里的沙石路我们奔向了经济欠发达的大陈庄,这是一个住着175户800人的小村庄。这里有一个“文革”时期落成的没有房顶,围墙四处裂缝的台座。当我们到达后,台座上高低不平,遍地是垃圾、柴草。演员们先平地后装台,这个台座二十多年没有用过了。

当演出快要开始时,我看到一位老大娘拄着一根树棍从小路上步履蹒跚地向舞台走来。当时我想这么大岁数了,又这么晚来,又无座位无非是凑凑热闹罢了,可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72岁的老大娘竟靠着那根树棍的支撑在人流涌动的风中站了近3个小时,这难道不是精神力量的支撑和对文化的渴望吗?演出结束时,我上前问老人:“您看过这样的演出吗?”她说:“头一回。”愿我们的演出能弥补老人心灵上的空缺。

编辑/祝天华 孙泓洁

推荐访问:心连心 面对面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