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教学资料【精品】

时间:2020-10-09 09:01:2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文质兼

优的写景文章。作者以事物本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

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

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和重点

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因此,编者将这课安排在这里,

是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它为例,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

物的,在知识体系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街

接紧凑。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完成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

累材料;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感情。

因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

所以教学重点是理解“潮之时”的记叙,让学生感受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描写潮时的奇异景观的写法。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

势,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

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

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

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用“情境

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体会潮时宏伟

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

读边思”的方法学习,即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

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

老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

死的教材读活,“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

指导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环节安排】

(一)这节课我的教学环节是:“读文——入境——动心——吐情”即通

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电教手段的辅助作用和对课文言语的细

读入境界,进角色,通过边看边想,动之以情,最后又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

对“天下奇观”的赞叹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以上四步的教学,要让学生

逐渐达到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我的教学思路的依据是:1.符

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规律;2.符合本课的教材特点;3.符合作者

的思路。叶老常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二)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录像片。目的是要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入

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缩短教学时间。

1.导课

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板书课题

“(11、观潮)?观”是什么意思?“观潮”是干什么?回忆2?节学习内容,本课

是写作者在哪儿观什么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依据

学生的回答板书:天下奇观)“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了什么?这个称号何时

有的?从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一词)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

这天下奇观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潮之前,潮之时,潮过之后)

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大纲对四年级阅读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即培养学生理解题

目的能力,懂得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先读题的习惯,学会以题目为线索去

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语和句子。同时遵循整体——部分——整体

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阅读课文,回顾写作顺序,完成教学思路中的“读文”。

接下由整体插入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2.学习课文

(1)学习“潮前”部分

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一定壮丽、雄奇、

令人神往,遗憾的是这么壮观的景象,老师却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

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准备?(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

“眼睛”和“耳朵”。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明白,要用心听、

仔细看),现在做好准备了吗?好,我们现在马上出发,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到达目的地。

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步能带学生进入境界奠定基础,其次以幽默

的语言,告诉大家要用心听、仔细看,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接着教师利用文中的语言继续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

日,这一天早上,我们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

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浪潮了没有?关于潮之前是怎样一

番情景呢?书上哪儿告诉我们?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2、3?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平静,人山人

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依照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非重点地方,且语言通俗易懂,教师略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

读之后,谈谈“潮之前”的景观特点,使学生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时”天

下奇观的“奇”,接着引入后面内容发的学习。

(2)学习“潮时”部分

教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期待

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放江潮时的录音)请大

家发挥耳朵的作用,用心听,一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潮之时的壮观景

象,在文章哪儿详细告诉了我们?引导学习第三段(4、5?小节),完成教学思

路中的“入境”。

a.指?2?名同学朗读?4、5?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

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时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

什么?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自由朗读,用“____”划出有关词句。

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闷雷滚动——越越大———山崩地裂”,理解“闷

雷滚动、山崩地裂”。投影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

动起”,齐读“那声音”指什么?“山崩地裂”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震耳欲

聋、地动山摇、山呼海啸……)?相比之下哪个词更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颤动”可否换成“抖动”、“震动”?(不行,颤动是指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幅度最小,用于此处较恰当),引导读这句,要读出排山倒海之势。请同学们

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把描写江潮声音的句子朗读一下(自由读、分组读)。

b.江潮由远及近滚滚而,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大家想不想亲眼看

看?好,不过老师呢要提两点要求,第一要用心听,仔细看;第二把你看后的

体会告诉大家(师放录象)。

听录音、看录像、说感受,可以让学生对“潮时”先有感性认识,随后再

学习文章,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是怎样描写的?轻声朗

读文,用“……”划出有关词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画的句子谈大潮给自己留

下的印象。

检查学习情况,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板书:一条白线——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从远处看怎样?

“抽读相关的这句话:?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理解“这

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逐渐”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

练习说句话?再近些呢?抽读“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这句联系实际(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两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会是“白

色城墙”?这与“线状”相比如何?再近些呢?抽读“浪潮越越近,犹如千万

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

c.比较句子,说一说逐步添上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投影显示)

(1)浪潮犹如战马飞奔而。

(2)浪潮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

(3)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

(4)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

(5)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

(①意思已完整,②写出了颜色,③突出了数量,④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

特点,它开阔,横贯江面,它势猛,有进无退,所以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

此则呈“万马并进”状。⑤写声势大,前面“千万匹”也写声势,但写的是客

观的实景,这里则写主观感受。)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读这五句连续写形状变化的句子,读出由远到近气

势越越大的变化,(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及时点拔)

通过以上对江潮声音、形状的分析,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动心”即首先通

过分析语言文字,犹如身临其境,让学生动真心。其次为了突出声音与形状的

前后对比,打破教材穿插介绍的格局,依照本地学生从未见过浪潮的特点分别

进行教学,即先理解声音的变化,后体会形状的变化。

d.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我们能否把刚才描写声音与形状的句子合起

读一下呢?注意要读出江潮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抽读了?4、5?自然段,

大家评议,指出优劣,体会读法,接着再自己试读、抽读。完成教学思路中的

“吐情”,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读表达出。

e.复述重点段落。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能复述出吗?再放录像,先看着

画面,师生共同复述,再让大家各自试着复述。

这?4、5?自然段是全文的精华,也是重点部分,所以我想通过本段词句的训

练,作为契入教学重难点的一个突破口,先是理解,辨析句子中的词意,再深

入体会潮时的气势,然后要求复述,力求使学生能够把这一段精彩的语言积累

下,为完成课后作业中的背诵作铺垫。

(3)过渡学习“潮过后”的段落,大潮正浩浩荡荡地从东飞奔而,霎时,

潮头向西奔腾而去,这时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依照前面的方法自学课文第

6?自然段,检查你读懂了什么?同时引导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霎时,过

了好久)用“△△”标出,各说明了什么?“依旧”、“恢复”各是什么意思?

能否用“恢复”说句话(板书、恢复平静)?

3.教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刚才我们也与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了一

次潮,钱塘江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那么壮丽,那么雄奇,真

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江潮的景美,作者的文更美,为什么作

者会写得这么生动、形象、逼真呢?回味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板书:按顺

序、抓特点)让我们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回味一下这美、这壮、这奇!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

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篇板书我是依照

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线、重点词语线和感情线,三级交叉按照观察

的顺序潮前、潮时、潮后,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于教法的实施和方

法的落实,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

理性原则等。

教师的小结渗透了德育,渗透了文章的写法,达到了情感目标的实现和教

学难点的突破,同时,又引导学生由部分回归整体再读全文,给人一种“课已

尽,趣无穷”的感觉。

4.表述学习成果(归纳主要内容),质疑问难

5.布置作业,课外拓展:我国能称得上“天下奇观”的景点很多,比如桂

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图片,互相交流,这是我们今天作

业中的一个必做题;另一个选做题是:查找资料,探讨钱塘江东宽水深,西窄

水浅的地形与浪潮的形式有什么关系?

作业的布置安排了两种题型,即:必做题与选做题,这是为了在面向全体

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是教学中分层优化的

一个体现。

借此说课机会,我想说的话:“为学生营造充满真情、诗意的课堂”是我

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面对《观潮》这样一篇大气磅礴,诗意十足的写景散文,

我们更应该以强烈的人文意识、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读书实践促发孩子独

特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与文本实现心灵的对晤,享受阅读

带的快乐,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感受中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历史

文化的悠久!

课堂教学到此结束。

板书设计:

潮前 一条白线 闷雷滚动

白色城墙 (景象)

11 观 潮 潮时 天下奇观

山崩地裂 (声音)

潮过后

(按顺序

漫天卷地

抓特点)

风号浪吼

推荐访问:说课稿 观潮 上册 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教学资料【精品】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