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式家庭教育存异性的剖析:存异性的照片

时间:2019-12-17 11:15: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近段时间,虽然《保卫孙子》的电视剧每天在黄金时段播放,但是却不能了却我好奇的、想快速一览无余的心。因此,我打开电脑,一股脑儿的观看了电视剧的全集。也许我是一个教师,整天和孩子摸滚爬跳,看了以后感慨颇多,发现中国式的父母、老人对孩子的教育那真是呕心沥血,他们可以为孩子辛劳而乐此不疲;他们可以为了孩子抛却心中的希望而无怨无悔;他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生命而在所不惜。电视剧播放到外公为了教外孙钢镚儿学车把自行车时,不幸脑溢血瘫在地上时,孩子漠然的表情,让我突生一种悲哀:孩子,快救救你外公呀!也许外公到死还是很满足于为孙子所做的一切,但是,毕竟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其他亲人,因此我说,这是电视剧的败笔,更是对当今家庭教育的讽喻,救救孩子,救救我们的空寂老人。

  

  电视剧结尾更让我百感交集,当听说女儿已经生产,他们的高兴劲儿不可用言语表示,百米冲刺的迅速整理,忙忙碌碌的背影,满脸的笑容,急速前往探望的行动,最让我感到中国式母爱的无私的是一句话:我们找到了忙,我们很开心,同时让我新增凉意。

  

  哎!这样努力为孩子,对孩子们有什么好处呢?剧中儿女们挖空心思的想逃离父母构筑的围墙,儿女们的压抑,无助,儿女们的自我思维的压束痛苦等等,让孩子们成了逃兵,成了现实版的偷渡客。而老人们自己也成了恐慌族以及心灵孤寂的空巢老人。

  

  而今我刚看的《一位中国婆婆的自述》,他们美国式教育孩子的方法却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家长不能臆断孩子的思想,孩子认为好就是好,不好,他们自己会在生活过程中自我完善,正如孩子裤子穿反与否的改正过程;孩子动用武力和同龄人发生冲突,家长会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孩子的野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孩子在感受惩罚中体会自己的过错,从而警示其以后必须改正缺点;俗话说:生活就是一个炼钢的过程,孩子的成长中必然会犯错,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帮孩子打扫战场,必须让孩子自己领悟过错,自己处理问题,这样在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孩子才会知道,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从而在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培养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成为有特色的孩子。

  

  两种教育,两种模式,中国式的教育,溺爱孩子,养成孩子骄奢成性,好逸恶劳,父母成了孩子的永不疲劳的服务武器,孩子从心灵深处很难为父母考虑;美国式的教育,是让孩子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矫正自己,养成孩子独特的人格魅力,父母是引领者,更是他生活中的朋友,老师,孩子和家长之间是亲密无间,更是生活的楷模。

  

  因此,也许我看到的只是两种教育中,最明显的例子对白,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处。诚然,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中国式的父母应该更内敛一些,让精灵式的孩子,不能有机可钻,让他们在生活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没有特权,只有好好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更好。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