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时间:2021-01-30 08:25:2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医疗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法制意识及“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疗护理行为作为一项复杂、高风险 ___,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现针对急诊科护理不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护理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护理不安全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医疗成本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2.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2.1接诊分诊处

分诊护士理论知识缺乏,经验积累不足,只询问病人症状,没亲自给病人做体检,导致分诊不准确,使病人认为各科间“踢皮球”;多数非急诊病人就医,增加急诊工作量,使分诊护士麻痹大意;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够,冷淡、语调过重,易引起病人不悦而引发纠纷,责任心不强,未按分诊工作的基本程序进行分诊,或未见病人就分诊,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接诊护士责任心不强,不在岗在位,以致危重病人到来得不到及时救治或分诊不准确而发生事故或纠纷;病人或家属急切的心情与实际病情不符及医护人员不够及时到位易引发纠纷。

2.2抢救室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作怠慢,用语不当造成患者心理伤害;对各种急诊抢救器材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通知医生;患者病情突变,医生不在场,护士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没有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工作,导致用错药或用错剂量,执行错病人;护理纪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洗胃时,一次吸入量过大致胃破裂。输血时不严格查对,引起溶血反应,止血带止血时间过长致局部肢体缺血坏死,吸痰时间过长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2.3治疗室

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致拿错药配错液体,基础理论不扎实致皮试判断失误,因忙于其他治疗错过看皮试时间致病人再次重做皮试;关心解释不够,皮试或肌注前未询问是否空腹及有无过敏史,当患者发生晕针或过敏性休克时,引起病人猜疑“护士是否操作有误”,皮试时常取坐位,有反应时易跌伤头部,当医嘱不详,如医生处方开的药物剂量和病历上的剂量不符,用法不清楚,而护士机械执行引起药物量过大或过小,间接或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药理知识不扎实,未交待用药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注射山莨菪碱后可出现口渴、脸红,引起病人猜疑用错药,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而引发纠纷,护士带着不快的情绪上班,服务态度差,语调过重,没有及时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而引发纠纷。

2.4观察室

由于观察室病人周转快,病人擅自调换床位,而护士和护生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换错液体或液体漏输。换液体时,有配伍禁忌的两种液体之间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致输液管内出现絮状物,不注重巡视,液体外渗时未及时发现;没有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调滴速,输液速度过快,出现病人不适或病情变化,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输液反应。

3.安全护理管理与防范对策

加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急诊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将差错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制度管理。护理规章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从护理实践来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护理行为管理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它们是指导具体操作的。在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时,这是最好的判断标准。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常规和应急预案,如急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急诊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护送危重病人规范,急危重病的医护配合流程,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等,保证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及安全有效。

急诊护士的选择∶急救护理的对象是人,鉴于病人的疾病种类复杂,健康基础不同,年龄差距大,以及工作随机性大,时间性强的特点,急诊急救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诊护理的业务范围涉及多种病情凶险而需要紧急救治和严密监护的病种,如心跳骤停,各种类型休克,多系统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多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急性昏迷,急性呼吸衰竭和ARDS等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因而要求护理人员为训练有素的专业急诊护士,经正规后持证上岗,具备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熟练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能配合医师开展各种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急诊护士除掌握一般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急救和监护技术。主要包括对院前急救和急诊室病人实施心肺复苏,人工气道建立,电复律除颤,洗胃等急救技术和对急诊ICU病人实施生命体征、心电、神志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监测的技术。

分诊护士的选择∶分诊护士应选急诊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和护士,实习生或卫生员均不能担任,分诊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具备机智,有主见及有礼貌的品质,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业务素质,高度的急救意识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就诊患者按轻、重、缓、急预检分诊,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及做好记录,简要询问病史,准确记录病人来院时间,认真做好就诊病人的信息登记工作,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然后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病人,沉着冷静,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对非急诊病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求得理解与配合。具有熟练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做好与辅助科室及相关科室的沟通联系工作,以便病人能及时做检查或住院治疗。

急诊抢救室的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完好备用,要求每班都要认真检查所有的抢救仪器,确保抢救仪器完好率达100%,所需物品准备充足。病人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切忌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注意讲话艺术。抢救时突出一个“快”字,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应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生到达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内容包括病情动态的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生命体征的记录尤为重要。对于病人或家属拒绝接受的检查和治疗,要请病人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以便确认。

用整体护理的思想指导观察室的工作∶密切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实习及进修管理,对护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更换液体及做各项治疗及操作时都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熟悉各种溶液及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发现输入异常液体,立即换下所剩液体并封存待进一步处理,并向护长汇报,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防范输液反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治疗室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并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

急诊科护士应加强“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熟练掌握急诊治疗中各种皮试药物的药理机制、配制方法、判断标准,做到各种皮试液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严防交叉感染。对不详医嘱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并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切勿盲目机械执行。在皮试和肌注前一定要询问是否空腹,有无过敏史,勿错过看皮试时间,并备好抢救药品以防不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熟练的操作技术能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更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赖。

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管理工作要围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主线,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教育,人人都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xx-07-17 11:37 | #2楼

1.精神科安全隐患分析

1.1病人自身

1.1.1病人精神症状导致的安全隐患。有些病人在病态思维的支配下,如被害妄想、难以消失的幻听、罪恶感、被控制感而出现的自杀、逃跑、伤人、毁物等行为;有些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住院治疗,逃跑不成后,采用极端手段寻求解脱;有些病人情绪不稳,易激惹,因小事就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

1.1.2精神病人思想顾虑的安全隐患。一些康复期的病人,常思念亲人,惦念家务或工作,怕误了晋级调资,怕家人不来接出院等顾虑,不安心住院,极力讨好护理人员,乘工娱疗或外出之机逃跑,或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而出现自杀现象。

1.1.3精神病人自身躯体方面的安全隐患。有些病人有发烧、疼痛、吞咽困难等疾病不能向医务人员正常反映,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有些病人年老体弱、机体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失去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容易产生病人摔倒受伤。

1.2病人家属

1.2.1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导致的安全隐患。有的家属将病人骗到医院门诊就疏于看管,出现病人冲动、伤人毁物和逃跑的现象;有的家属陪护病人时间长,不能理解病人的病态行为,缺乏耐心出现打骂病人;有的家属,接病人出院后不能长时间监管,让病人自己保管药物,导到病人不能及时服药或超量服药。

1.2.2病人家属的不遵医行为导致的安全隐患。由于病人家属缺乏精神疾病知识,对护理人员的告知不重视、不遵守,刚住院几天就强行办理出院,或不负责任对病人承诺出院时间,承认无法兑现时,病人容易冲动和暴-力;借探视之机私自带严禁危险品交予病人等。

1.3护理人员

1.3.1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由于精神病人失去理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时常出现拒绝治疗和护理的行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若观察病情粗心大意,病人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或机械地执行医嘱,疴隋记录不详细;或擅离职守,岗上睡觉;或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均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3.2缺乏法制观念,轻视护理文书书写。有些护士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准确的记录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变化,甚至凭感觉记录,以致与医嘱及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或者记录千篇一律,不能反映病人的特有表现,使记录失去了意义。

1.4医护配合

1.4.1有的医生对病情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和“三防”的重点内容,使护士在作“三防”观察时缺乏重点,疏于监管,病人容易伤人毁物。

1.4.2有的医生对护士反映情况不够重视。对护士反映精神病人的情况重视不够,凭感觉用抗精神病药,药量过大或增量过快,极易造成猝死事件的发生;用药不准确或药量不够,极易造成某些病人精神症状迟迟不能控制,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会。

1.5医院设施

1.5.1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门窗设施不牢固,或年久破旧,病人寻机破坏是容易发生逃跑事故的隐患。有关配套设施不合理,如厕所、浴室台阶高,地面滑缺乏扶手,室内有裸露的电线,未设专用的躁动房间,心脑电图,B超室离病房较远,并位于开放式的楼层建筑,给看护病人带来困难,也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1.5.2工娱疗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工娱疗环境的设置要利于精神病人的管理,开展的工娱疗项目要适合精神病人的特点,而且没有危险陛。目前条件有限,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1.6管理体制

1.6.1缺乏对新上任人员的培训。精神病人由于受病态、思维支配,经常出现伤人、毁物、逃跑、自伤、自杀等行为。在护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当班人员在岗在位,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不足,无疑是一种不利因素。

1.6.2护理人员压力大。由于精神专科工作性质特殊,使护士心理压力过大,风险过多;夜班频繁、待遇较低,加上社会“重医轻护”思想的影响,导致护士离开精神专科护理队伍,而护士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执行医嘱时造成张冠李戴,顾头不顾尾等。

1.6.3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精神病专科医院采取的仍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这种形式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得到更系统的观察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家庭和社会得以安全。但这种管理模式常使病人感到生活单调、无所事事,乏味无聊并想及早脱离医院环境,从而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2.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提高整体素质

2.1.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尤其对新上岗人员要加强培训,精神科护士除了掌握“三基”和“三严”外,还要具备精神科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便于临床工作中运用自如,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医德,慎独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和心理护理能力,尊重病人,遵守规章制度等,故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和培养。

2.1.2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使之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真正理解护理文书的举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

2.1.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制定一套完善、系统、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和探视制度等,并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使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工作责任心。

2.2加强管理,合理调配护理资源

2.2.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不良心理因素是诱发各种护理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护士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对病人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可给病人身心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以致发生护患纠纷。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给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上没有男护士,极易形成工作时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所以,作为管理者,应随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不利于身心的压力源,培养开朗、乐观、果断、耐心、公正、大度的品质,同时尽可能创造一个好的、平静的、宽松的工作环境。精神科护士要克服工作中的弱点,克服不利于工作的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2.2.2改革排班模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排班模式的改革是以适应病人需要为目的,护理管理者任务就是搞好各种协调,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组织成员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期目标。由于精神科工作性质的特殊,所以要根据各个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情况,机动地调整人员结构,灵活安排班次,做到岗岗有人,人尽其才。要注意避免因工作时间长带来的身心疲劳。注意节假日,星期天适当增加人力,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安全性。

2.3制定具体的针对性防范措施。

2.3.1制定送接诊的工作流程。门诊护士将兴奋、躁动、抵抗的病人送入病房时,要做好病人的安全交接,做到了解病人病情;了解病人身上所带物品;动员家属将病人身上的危险物品交出;组织好家属及门诊其它工作人员,或救助于“110”警员,将病人强制送人病区、或根据病人特点,采用诱导法,让病人步行人病区;预先通知病区、做好接诊准备。病区护士接诊时,一要准备安全环境;二要准备好约束带;三要组织医护人员及康复期病人协助制服好病人,但不得出手欧打病人;四要做好病人身上物品的安全检查。

2.3.2加强病房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共同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舒适与安全。病人在服药、就餐、洗澡,做检查时需要护理人员同心协力把这些工作做好,确保病人及工作人员安全。做好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门窗、水电等设施损坏及时维修。严格交接物品,发现丢失及时寻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躁动房间,并实行分级护理。病人外出活动,工娱疗或探视后,注意检查有无危险物品带回病房。病人服药要严格查对,防止积存后顿服。急救药品器械完好备用。辅助房间加锁保管。

2.3.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护士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接待病人及家属(门诊、收病人时、探视时、出院时)详细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作息制度,生活条件,收费睛况等。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心态和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时发书面材料,加于宣传,提高遵医行为,促进机体康复。

2.3.4加强巡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巡视病房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杜绝意外事故的关键。值班护士要精神集中,提高警惕,经常巡视,以便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对危险行为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预防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巡视病房在时间上要灵活机动,既有规律又无规律,以打乱病人抓住巡视规律而实施自杀、伤人、逃跑的计划。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精神障碍病人因受症状支配,常可出现冲动、伤人、自伤、毁物、外逃等特殊行为,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可出现意外,乃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做好护理安全,不仅能保障病人的安全,而且还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医疗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 管理制度 医疗 医疗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