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设创举党课讲稿

时间:2020-11-17 10:05:3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党建设创举党课讲稿

讲课对象:干部、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

讲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了解《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和特点;增强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的自觉性,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自己的贡献。

羊年岁末,中共中央向党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猴年二月,《党内监督条例》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如何认识《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党内监督条例》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本课就上述问题谈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编者:为了使这堂党课更富有吸引力,上课前也可出几个题目,搞点小测验,如《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对象有哪些?《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内容有几项?具体内容是什么?党员在党内监督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测验结果,有的知道多,有的知道少,有的可能全答不上来,从而引出本课要讲的问题)

一、《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党又增加了一部新的法规,这部法规的颁布,不仅是我们党在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对于党的整个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在加强党的建设上的一个创造。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执政54年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大法,而且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这个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大创举,说明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党。

(二)《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

我们党是一个执政50多年、拥有300多万个组织和6600多万党员的搭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情况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伟大事业的推进,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党的队伍的现状和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提供了载体和制度保证。这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在反对腐败问题上,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守势转向攻势;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1.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改革开放20多年,基本上是向下放权的20多年。在下放权力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权力反向运动中央向地方各级组织放权,而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却向”一把手”集中。中央在向下面下放权力时,没有对下面获得权力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失去应有的监督。受现行监督体制的束缚,在党内监督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就是这些年几乎是事后监督的原因所在。《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改变这种状况,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

2.反腐败由守势转向攻势。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反腐败斗争开始,虽然我们年年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但在实际斗争中却治标不治本;年年强调深入反腐,确年年难以深入。由于缺少主动进攻,反腐败斗争常常陷入被动局面。《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将使我们在反腐败上由守势转向攻势,由被动转向主动。

3.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在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史上,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运动反腐被果断停止。但是,由于对制度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在反腐败上基本是靠领导人的决心和态度来反腐败。“权力反腐”主要依靠权力的干预和影响,而不是依靠法律和制度,因而常常带有随意性、随机性,不可能根治腐败。《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已经从依靠领导人的政治意愿,转移到依靠制度规范,从而使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制度反腐”。

二、《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主要内容。

《党内监督条例》设五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第一章规定了《党内监督条例》的立法目的和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对象和重点内容等。第二章规定了党委、党委委员、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和作用。第三章规定了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十项制度,每项制度列为一节。第四章规定了实施《党内监督条例》的保障措施。第五章规定了《党内监督条例》的解释机关和施行日期等。

(二)主要特点。

《党内监督条例》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0多年来党内监督的经验教训,适应了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从基础法规的高度,全面建造党内监督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显著特点。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党内民主是贯穿《党内监督条例》通篇的主线。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根据国情、党情和现阶段人们的认识水平,《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程序和要求,贯穿于《党内监督条例》的通篇。

2.重大监督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如中央委员会如何监督中央政治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监督作用,党员如何行使党章规定的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的权利等。《党内监督条例》对上述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长期以来在党内监督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3.“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针对这种情况,《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就表明,“一把手”成为党内监督的重点。这是《党内监督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

4.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党内监督条例》在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时,既重视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又重视保护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较好地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平衡的思想。坚持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这又是《党内监督条例》的一大亮点。

5.监督职责划分更为明确。《党内监督条例》的另一个特点是明确了监督职责的划分,对党的委员会及委员,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委员,以及党员、党代表开展党内监督的职责,走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6.突出党内、党外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条例》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了“舆论监督”一节。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7.立足实际,操作性强。《党内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注重从实际出发,重点解决时机成熟、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求一劳永逸,不求解决所有问题。《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的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不再停留于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如何保护检举人的权利,如何进行调查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定和颁布,无疑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但这一举措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于是,如何贯彻落实党内这一重要法规,便提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前。

(一)学深学透《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监督条例》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只有学深学透《党内监督条例》,掌握了《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才能正确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而要把《党内监督条例》学好,首先要充分认识《党内监督条例》的重大意义,认识有多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就有多高。其次,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要把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当作一项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进行学习,不仅要熟悉《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内容,而且。要精通《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规定。再次,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为广大党员作出榜样。

(二)广泛宣传《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监督条例》虽然是党内法规,但对于《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执行,不仅要靠全体党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员,还要依靠广大群众。因此,不仅要使党内人人知晓《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而且要使党外群众也知晓《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就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向群众宣传《党内监督条例》的意义和各项规定。

(三)把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与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

学习是为了贯彻,为了应用。因此,学习时不能光是坐而论道,而要联系自己的思想,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把学习的过程当作增强自己党性修养,加强本单位党的建设的过程。

(四)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做到人人按《党内监督条例》办事,为党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推荐访问: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创举 党建设创举党课讲稿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