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2页)

时间:2020-11-10 09:42:3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阿甘正传》教学设计 ( 人教版高二选修 )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百 态,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正确理解影视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从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提升艺术欣赏品味,丰富精神 生活。

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影视作品,提高欣赏水平。

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验剧中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从而明白“英雄源自凡人”。

教学重点

1. 了解蒙太奇手法。

2. 对影片的全面梳理和解读。

教学难点

对影片的梳理和解读。

课时安排

2 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集体欣赏此影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解题

1 、影片简介 美国派拉蒙公司 1994 年出品 编剧:埃里克罗斯(根据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 主演:汤姆汉克斯(饰福雷斯特甘普) 萨丽菲尔德(饰甘普太太)

罗宾怀特(饰珍妮) 格雷辛尼斯(饰丹纳中尉)

获奖情况:本片获美国第 67 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 13 项 提名,获得 6 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影片剪辑、最佳剧本改编。

一句话评论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

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

 展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 社会史的史诗片。

2. 导演对影片的评价

在这部影片里,我想让阿甘以一个头脑简单、纯真,而 又缺乏主见的人物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我把影片中的各个角 色看做是美国国民人性化的象征。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重新肯定了旧

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

态,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于此, 它才能深得美国民心。

主演简介

汤姆汉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实自然。他以在此片 中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这已是他连续获 得的第二个影帝金像奖。《阿甘正传》的成功,也使汤姆汉 克斯成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对汤姆汉克斯来说, 那两年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为幸运的一段日子。

剧情简介

本片发生在 80 年代初的一天,美国乔治亚州某镇一个 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本片主人公向一同等车的人讲述自己 奇特的经历。

阿甘出身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是个智商低下的残疾儿童, 必须靠一副特制的脚撑才能行走,因此经常遭到周围人的歧 视和欺侮。在母亲和童年好友珍妮的关怀和鼓励下,阿甘奇 迹般地甩掉脚撑,一下变成了健步如飞的飞毛腿,被橄榄球 队教练慧眼识中,顺利地进人大学,成为橄榄球明星,在白 官接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参了军,结识了一心 想当捕虾船长的黑人小伙布巴。两人一同被派遣到越南战场, 成为丹纳中尉的部下。在一次大伏击中,阿甘冒着生命危险 救出了丹纳中尉等四名战友,布巴牺牲了,丹纳中尉失去了 双腿,阿甘却成了越战英雄,获得了约翰逊总统颁发的国会 勋章。凭着在军队里学会的一手精湛的乒乓球技术,阿甘居 然成为中美乒乓球外交的一名使者,再次成为白宫的座上客, 受到尼克松总统的款待。阿甘却无意中“以怨报德”,泄露 了水门事件的天机。

之后阿甘稀里糊涂地加人了反越战的游行示威,还发表 了“无声”的演说,并与浪迹天涯的珍妮重逢,却因不同的 人生追求,两人再次分道扬镳。

阿甘退役回家,用自己的广告形象赚得的一笔丰厚酬劳 履行了他和布巴的诺言,投资到捕虾业当中。曾经一蹶不振 的丹纳中尉受到鼓舞,与阿甘携手创业,终于成为捕虾业大 王,继而又搭上了计算机工业的快车,成为亿万富翁。

母亲去世后,阿甘留在了家乡,珍妮也回到故乡,阿甘 再次向她坦露自己多年的思念和深情,而珍妮自觉无法接受 他的爱,还是不辞而别。阿甘陷入深深的伤感惆怅,他毅然 拔腿开始漫长的横跨美国的长跑征途,一跑就是三年多。途 中突然得到感悟,又回到了故乡阿拉巴马,却意外地收到珍 妮发自乔治亚州的信,于是阿甘赶到了本片开始的那个公共 汽车站。

结束了传奇经历的讲述,阿甘匆匆赶到珍妮的住处,找 到了珍妮和他的孩子 -- 小阿甘,三人回到故乡,度过了一段 幸福而短暂的时光。不久珍妮因病去世,阿甘与儿子相依为 命,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影片分析

(一)电影拍摄手法简介 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建筑学上的术语,有构成、组装 的含义。

借用到电影、电视理论中来,有剪辑、组合、连接的意 思。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 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凑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 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 的一种技巧。

(二)全面梳理解读影片

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智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

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 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这一 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它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 名畅销小说改编,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 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 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它使美国人重新 审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影片的表 层是阿甘的自传,由他慢慢讲述。阿甘的所见所闻所言所行 不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且是对历史的直接图解。这种视 觉化的比喻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中得到生动的暗示:一根羽 毛飘飘荡荡,吹过民居和马路,最后落到阿甘的脚下,优雅 却平淡无奇,随意而又有必然性。汤姆汉克斯把阿甘从历史 的投影变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阿甘是一个占据着成 年人躯体的幼童、一个圣贤级的傻子、一个超越真实的普通 人、一个代表着民族个性的小人物。

历史叙述的戏剧性和寓言化 我们回到影片本身,看看阿甘是如何完成他的历史的叙 述者的任务的。

(1)视角功能:

这分两个层面:

①描述层面。

即通过阿甘的亲身经历(越南战场上的美国大兵),或 者直接参与(反越战运动的演说者,水门事件的泄密者), 或者耳闻目睹(以珍妮为中介接触了嬉皮士和黑豹党;从电 视里得知肯尼迪等四位总统被刺杀)等方式对历史风云作了 走马观花的粗线条的描绘。在描绘过程中,总是自然流露出 内在的喜剧因素和讽喻意义。

越战的环境被放置在雨季,影片不厌其烦展示在雨、泥

和大林莽中美国大兵的狼狈不堪,“雨”这种环境的设置, 其实是当时的美国政府陷人越战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进退两 难的尴尬境地的暗示。阿甘数次进人白宫晋见总统,本该是 庄严的场面被他搅得滑稽可笑。他对肯尼迪的出言不逊,对 约翰逊的举止不雅,颇有些嘲弄权威、化庄为谐的意味。

②评价层面。

阿甘的画外音和内心独自贯穿全片,以一个“弱智”的 直线思维方式和直白的口吻讲述、评点着一系列纷繁复杂、 讳莫如深的历史事件,其强烈反差带来的戏剧性的幽默和幽 默背后的奇妙寓意就自然产生了。这些例子在片中俯拾即是。

阿甘在军营里接受训练时,被看做是智商 160 的天才, 他感到:“我在军中如鱼得水,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每 次答话时都要说:是,长官!”调侃和讽喻了军队其实是愚 民的天堂。

阿甘认为越战的意义在于:“到越南的一个好处是:总 是有地方可去,而且总是有事可做。”把这场战争的无意义 及其荒诞性揭示得入木三分。

(2)影片结构:

影片以 1980 年乔治亚州车站为界,把影片分为历史时 空和现实时空两部分。历史时空从乔治亚州阿甘的会议展开, 阿甘从故乡阿拉巴马跑出来,穿过越南战场的硝烟和红色中 国的政治风云,经受全美壮丽的大自然的洗礼,最终回到乔 治亚州车站来寻找他的情感归宿,也完成了他的历史叙述。

 这是一个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的过程。从阿甘的人生轨迹 来看,他从阿拉巴马出发,最终和珍妮、儿子回到故乡,这 也是一个回归过程。这种封闭的结构安排从形式上来看,犹 如历史链条的精致微缩模型,演示着人生和人类历史的循环 反复的发展进程。只有暂时靠站的时候,没有终点,是一个 永远“在路上”的过程。片中那个公共汽车站的造型设计也 颇似一个舞台,人生悲喜剧、历史正剧都在这里上演。

(3)场面调度:

“场景复现法”可算是片中的一大特色。《阿甘正传》 是一部回溯式的影片,时间跨度较大,导演有意识地将不同 时期的戏尽可能地放置在同一个场景,甚至在人物调度、机 位设置、镜头处理等方面有意作十分雷同的安排,让观众在 观影过程中产生一种对某人、某事似曾相识的感觉,营造出 轮回交替、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历史氛围。

(4)长镜头与蒙太奇:

长镜头如:

1972 年元旦新年狂欢夜。

①特写仰拍电视里记者报道庆祝元旦实况 近景摇酒吧里的人群,阿甘与丹纳聊天 中近景两个妓女过来搭讪

近景一个妓女要阿甘看电视 近景阿甘向画外电视机的方向看 ②特写俯拍电视里记者报道庆祝元旦实况 中景摇珍妮从电视前走过 全景摇珍尼走过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位半裸男人 近景摇珍妮走到镜子前,端详自己 全景摇珍妮走到门口,打开门,走了出去 特写摇推电视里记者在倒计时“三、二、…… 特写电视里记者在倒计时“二、一…… ③特写巨大的灯球变成 1972 的字样 全景摇丹纳与阿甘互祝新年快乐 特写俯拍丹纳陷入沉思的脸 这个段落只用了三个镜头,每个镜头里人物和摄影机都 处在运动之中,拍得一气呵成,简洁流畅。既有大场面的氛 围展现,又有单个人物心理情绪的细微刻画,两次转场,都 巧妙地运用了电视机,把两个场景的热闹与悲凉气氛的强烈 反差不动声色地透露出来。

影片的蒙太奇特色与上面谈到的“场景复现”有异曲同 工之处。随着阿甘的画外音讲述丹纳中尉辉煌的家族史: “他的家族在每一场与美国有关的战争中都有人殉难。”画 面上出现了四个相似镜头的快速组接:一个独立战争的美国 士兵,一个南北战争中的美军士兵,一个是一战时美军战士, 最后是二战中的美国大兵,都是张大嘴瞪大眼仰面躺倒战场 上。这组镜头总长不过两三秒,却像拉洋片似的对美国的战 争史作了一次快速检阅,以戏谑的方式展示战争的残酷,历 史悲剧的重演。

对布巴的家族史的介绍也用了类似的手法,不过联系后 来他家陡然好转的境况,便又多了一层“三十年河东,三十 年河西”的意味。

影象风格的奇观化和游戏化

《阿甘正传》中运用高科技电脑处理制作出来的影像, 从真与假、虚与实的角度来看,其功能一般可分为两类:

(1)“逼真再现” 这类影像是存在历史和现实的依据的。如越南战场上那 惊险刺激的爆炸场面,巨大的火球就在阿甘身后咫尺处升腾, 让观众为他捏一把汗;阿甘手中纷飞跳跃的乒乓球让人眼花 缭乱;丹纳的双腿无需化装却奇迹般的消失了……这些电脑 特技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原来影像的真实效果和可信度,并 在此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新奇感。

(2)“逼真再造” 再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凭空捏造,基本没有事实 的依据,其目的也并非要让人们相信它的真实性,而正是让 人们在明知道它的虚假性的前提下,单纯的欣赏它“造假” 的高明手段。《阿甘正传》最让人惊叹的就是它运用电脑处 理影视图像的神奇功能,使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 -- 阿甘,与 历史中的三位总统的手握在了一起,还进行了毫无破绽的谈 话和交流。它是由三组镜头合成的:第一组是把总统的形象 从记录片上单独抠下来;第二组抽背景和其他陪衬人的镜头; 第三组拍阿甘的蓝色抠像动作。然后把三组镜头天衣无缝的 合成在一起,从胶片的选择到对口型,做动画,都是非常缓 慢、艰难和昂贵的。

四、深入探究 讨论:阿甘作为“英雄源自凡人”的典型代表,他成功 的秘诀是什么呢?

明确:首先,是他的“巧克力精神”。阿甘的充满爱心 的母亲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 会碰到什么味的。这句话在阿甘一出场就道了出来,它是阿 甘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和人生信条。尽管不知道人生中将会遇 到什么风暴、挫折,冥冥中注定的是福还是祸,只要尽自己 的全力去尝试,把握自己的命运,把上帝的恩赐发挥到极致, 这就是真正的人生。

其次,“奔跑”能力。从影片的剧情来看,“奔跑”是 影片中的贯穿行为,也是构筑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是在奔跑中,阿甘甩掉了人生的禁锢和他人的歧视, 进人了大学;保存了生命,也挽救了别人的生命;摆脱了情 感失意的折磨,最终得到了爱情;还带领着生活失去了方向 的人,给他们以启迪。因此,奔跑在这里既是一种行为方式, 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象征人类的积极向上、执著向前的行 为能力和一种主动出击、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

再次,阿甘的“傻劲”。

 Forrest 在英语里是 Foolish (愚笨的)谐音。阿甘也自诩“傻人有傻福”。在常人眼里, 阿甘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那么不合逻辑,愚不可及。但阿甘自 有他的说法:“只有干傻事的人才傻。”

所以,阿甘的傻,是一种保持孩童般的纯真,心元杂念, 宠辱不惊、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

五、对《阿甘正传》的评价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 欣赏作品,确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影视评论。

2. 你也许对阿甘的奔跑感到好奇,这是影片使用的象征 手法,请结合全篇,以课文为分析重点,写一篇短文,谈你 对“奔跑”内涵的理解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阿甘正传 选修 阿甘正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2页)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