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气球说课稿、教案(7页)

时间:2020-10-25 10:02:3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玩气球》说课稿

教材分析:

《玩气球》是鄂教版新课标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13课,也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课中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分派科学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对空气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有,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理解,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

 

课堂上,我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水平,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空气,与人协作深入探究空气的水平。

 三、教学方针:

1、知识方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实验探究,记录结果,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水平方针:能自己通过实验得出准确的结论。

3、情感方针: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知与同学之间交流分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确定为: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实行预测和准确的解释。

五、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法,它经过让学生对自然物质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形成对空气的理解。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水平。同时我又把比较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2、说学法:在指导学生的学法时,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此我提倡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六、教具学具准备:

气球、塑料瓶、塑料袋、若干个水槽等。

七、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理解空气的性质.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四、总结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力求讲解耐心,用语亲切,不要让学生感到拘束和压抑,不怕他们给出错误的猜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然后自己动脑动手证明之前的猜测准确与否,并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准确的结论。我想,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这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水平、互助精神,还让他们在活动中领会成功与喜悦,更好地激发在以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欲望。(“做中学”) 正好体现整节课的知识探究目标。

曹书平

2014、4

《玩气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玩气球》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13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有,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理解,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对科学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解。

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

1、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

2、了解空气确实存有,空气要占据空间。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有。

2、初步学会使用并设计实验的方法深入研究空气;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实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实行预测和解释。

三、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知与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四、学习重点:

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理解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五、学习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实行预测和解释。

六、学习过程:

玩气球

学习目标:

探究:

1、引领学生使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有。

知识:1、使学生理解空气存有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水平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水平。

4、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和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5、能对研究过程结果实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对学生实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空气存有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

学习方法:实验观察。

学习准备: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矿泉水瓶)、剪刀、针或锥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教师:“很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实行猜测,再想办法实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理解空气的性质.

? 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方案。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 2、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你准备用那些感官来实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学怎样使用感官实行观察。这个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有于我们的周围。

5、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有于什么地方。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实行研究。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实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各小组实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怎样能够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能够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能够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1、我们使用了很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很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空间等。)

?3、趣味游戏:拿出杯底有纸巾的杯子,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介绍这个现象吗?

12、让学生动手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我们发现空气占据了这个杯子,水就进不去了,杯中的纸团就不会湿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快乐的科学游戏中揭开了空气的神秘面纱,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动脑,我相信一个个科学之谜就 会在我们的手中被揭开。

推荐访问:说课稿 气球 教案 说课稿 玩气球说课稿、教案(7页)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