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百变之身】大蒜

时间:2020-01-14 10:31: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大蒜的百变之身

犹太人认为世界上卖豆子的人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担心豆子卖不出去。豆子卖不出去,可以把它磨成豆浆;豆浆卖不出去,那就把它制成豆腐;豆腐卖不出去,那就把它制成豆腐干;豆腐干卖不出去,那就把它腌起来,制成腐乳……

故事称赞的是犹太人的智慧和执著,当然还有变通。但前提是豆子的百变之身,只是这百变之身依赖科学技术。大蒜也是百变之身,这百变之身却都是依靠自己。

春天刚到,储存在厨房里的大蒜就耐不住春风的催促,早早地冒出芽来,对节气敏感的细心的人,早已找好了盘或碗一类的器皿,将剥去了皮的白白胖胖的蒜瓣耐心地排列整齐,在器皿中浅浅地放一点水。不几天,嫩绿茁壮的嫩芽就

迫不及待地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润泽着人们干枯的眼。其实,还未到春天呢,性急的人已经把秋天买来吃不完的大蒜剥开了,将白白嫩嫩的蒜瓣用醋腌起来。这一天一般是腊月初八,所以,这天腌的蒜,被称为“腊八蒜”。腌好的“腊八蒜”通体碧绿,如翡翠,如碧玉。吃起来,辣酸香甜交织在一起,极其爽口。这是北方的风俗,北京人尤好这一口。吃炸酱面不就腊八蒜,那滋味准得减一半。

无论是在器皿中养蒜苗还是泡腊八蒜,都是市井小民的玩意。要是真正把蒜当作菜来种,那就得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展身手。

还是春天,必须是宽广的田野,开沟堆畦,在畦上挖穴,将分好的蒜瓣(这时候不需要剥外皮)一一点种在穴中。之后的浇水锄草施肥一切如旧。初夏时节就能长到尺把长,这时候就需要间苗了。间出的苗就是蒜苗,有的地方叫做青蒜。蒜苗鲜嫩青翠,根部紫红,还带着雪白的须根,不黄不烂,光外观以让人赏心悦目。有人喜欢生食,洗净切碎,拌上盐醋,吃饭时夹一点,清新爽口,微微的辣,既让人食欲大增,还能防病健身,让人欲罢不能。更多的人是熟食,蒜苗炒肉就是一道家常菜。就是这道家常菜,若把比例稍稍调整,蒜苗少一点,肉变成熟肉,就变成了鼎鼎大名的回锅肉,那可是川菜的看家菜啊。

芒种前后,夏天真正开始的时候,间过苗的蒜苗早已长得粗大茁壮,从蒜苗的中间开始抽出细细的蒜薹。刚露头的蒜薹欲出未出,犹抱琵琶半遮面。浇两次催薹水,不需要几天,蒜薹越来越高越来越粗,蒜薹的头部就开始打弯了,这就到了收蒜薹的时节了。菜农收蒜薹,类似于粮农“双抢”。首先是把握好时节,早了,蒜薹细而短,产量就上不去,经济效益自然不高;晚了,蒜薹老了,开始木质化,品质自然不高,经济效益也不高。分寸的拿捏靠的是长期的经验,更靠的是对自己的劳动的用心和负责。时间把握好了,剩下的就是繁重而细心的劳作。蒜薹是“数”出来的。每一根蒜薹的抽取几乎都遵循一样的程序。左手捏稳根部,右手握着露出苗来的蒜薹,微微用力往上一提,“啪”的一声脆响之后,又是轻轻的一声“吱——”,像是春天拧好柳笛,抽出其中的木棍的声音,一根完整的蒜薹就抽出来了。分寸拿捏得不好,劲用得不匀,蒜薹就抽断了。就这样一根接着一根得“数”,几百斤上千斤的蒜薹便堆积如山了。当然,这都是蒜薹产业化之后的情景了。

蒜薹的产业化,出现的自然是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和产量的大幅提高。对于蒜薹这种鲜菜而言,这时一个极其危险的问题,一旦信息不畅,流通不利,积压的结果就是菜农的劳作很快化为乌有。1987年,蒜薹主产地山东苍山县,就爆发了著名的“蒜薹事件”,后来山东作家莫言依此事件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蒜薹无疑是一种好蔬菜,价廉物美,脆爽鲜香。富含大蒜素的微辣的蒜薹,经过高温爆炒,辣味没有了,倒有些微微的甜味。尤其是一般家庭最常做的蒜薹炒肉,荤素搭配,老少咸宜。我的孩子从小口细,但是一旦炒了“棒棒菜”(孩子对蒜薹的叫法),就能胃口大开。所以,无论冬夏,蒜薹成了我家常吃的蔬菜。

秋风起,树叶黄。大蒜的叶片也开始变黄,肥大的蒜头突出来,收蒜的时节到了。有人在前边刨,有人在后边抖土,还有人专门切根。销售顺畅的年成,当时就在地里,将蒜辫起来,活生生的就有人收,年成不好的时节,就需要在地里先晾着,拿回家再晾着,有的要连蒜杆编成蒜辫,有的要切去蒜杆,只留蒜头,然后再将蒜头装袋。这都要看收购商的要求。

一般人家种一点自家吃的大蒜当然没有这么大张旗鼓大动干戈。但现代农业的日益产业化,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绑到了这辆飞速前进的战车上,身不由己了。于是蒜价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到了极限,蒜贵伤民,蒜贱伤农。忽而“蒜你狠”忽而“蒜完了”。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以此为题材的纪录片《蒜收季节》,丰富而激烈的矛盾冲突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产生深深的思考。

大蒜据说也是张骞凿通西域时传入中原的,所以原名叫胡蒜。这时为了和中原原有的小蒜相区别。中原的小蒜,古时叫薤,现在叫做藠头。原是野生,分布十分普遍。其鳞茎就像蒜一样,味道也和蒜差不多。传说汉朝初建,田横率五百门客逃入海中。汉高祖召见田横,田横不甘臣服而自杀,其门人为之作歌二章,一章名《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二章名《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蹰。”这成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挽歌。薤现在在好多地区还有,还是野生的多,也有人工栽培的。

这里还得说说洋蒜。洋蒜其实就是洋葱。有人说也是张骞从西域带来。其实,张骞已经成了一个中西交流的象征,许多从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传入中国的东西都和他挂钩。但比较可靠的说法应当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台湾,再由台湾传入。至今鲁南苏北地区仍将洋葱成为洋蒜。

大蒜从引进时就被人们当做一种药物。中外现存古代药典中都记载着大蒜的药理药方。还有许多用蒜治病的奇闻轶事。到了现代,大蒜的杀菌防癌降糖等治病保健功能被人们逐渐挖掘,大蒜成了人们的宠儿。近年来,在日益兴盛的保健品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叫“黑蒜”的产品,据说是韩国人发明的。是将普通大蒜放入发酵箱中长达两三个月才制成的。作用十分神奇,是一种速效的保健食品。大蒜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是一种百合科葱属的草本植物,经过千百年来人类的挖掘分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调味品而蔬菜而药物而保健品,分身众多,作用层出,地位日显。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生发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呢。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