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吗?:为什么年味淡了

时间:2020-01-12 10:26:5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什么是年味?怎样看年味?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年味是过年的味道,过年的特有氛围。在家团聚、祝福亲友,以及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它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期待——剪窗花、贴门神;包饺子,吃年饭;祭祖宗,拜新年;耍龙灯,逛庙会而年味的背后,则是中国人一直珍视的人情味。如今说起过年,人人都说年味一年比一年淡,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说年味淡了,不如说人情味淡了。年味没变,变的只是你我的心境。

  儿时盼过年,感觉年味很浓。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我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从进了腊月门就开始了忙年,母亲忙着给一家老小添过年的新衣裳,年二十三,糖瓜儿粘、扫房日、糊窗户;年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儿坐半宿、大年初一绕街走,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那个过年的气氛啊,别说有多浓厚!最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难忘的就是我读小学时,我家开了一个小饭馆,父母、爷爷都在其中,还雇了几个伙计,过年是要歇业的,那时的年才叫有滋有味。因为平时缺嘴,过年当然要补回来了;在八碟八碗,大鱼大肉的诱惑下,管不住嘴,而导致拉肚子,五更泄,慢性肠炎落下了,几十年了,肠炎一直困扰着我。

  中年过的是革命年,对年的体味,则是另一番滋味。由于生活所累、工作压力,以及情绪的进一步升华,个中滋味用打破五味瓶来形容都不为过。七八十年代,我,过年大多在井队、采油队;1969年春节为了组建大庆文工团,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是在外地招待所度过的。过年仍在工作,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相对于家人来说就亏欠遗憾的多了。在那个岁月,大庆是要过革命化春节的,机关干部都要下基层,与工人同吃同住。

  晚年怕过年。退休后,每到过年心里似乎有沉积了许多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过年的气氛完全不像从前了,并流露出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变迁的感慨。品尝年味其实是安顿心灵,当心境平和如初,年味也许才会相伴身边。浓浓的亲情和归家的感觉本是对年味最重要的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我却越来越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儿。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节越来越被物质化、简单化了,那些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与之相反,麻将越打越大,压岁钱水涨船高,拜年送礼兴起攀比。种种事实证明,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慢慢消逝或变味儿,让人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越来越俗气,越来越市侩。许多中老年人因此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春节过得太缺少传统文化味儿,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

  传统春节民俗文化在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尴尬地位?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年味儿还能回归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找不回以前对年的期待和热情了。这是为什么?

  社会发展使现代人放弃了古老年俗

  以前,娱乐主要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其载体就是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社会发展了,人们丰衣足食,对文化的追求也常态化、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平时也会花钱消费。娱乐,纯粹是现代人紧张工作劳动后的一种放松与休闲,于是,花钱买享受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传统年俗尽管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其中的含义,而且觉得礼节太多,不自由,因而选择了放弃。

  多元文化导致民俗传承出现断裂

  春节其实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过年是一个新旧时间更替的过程,一个由紧张到放松、由严肃到喜悦的过程。年前担心旧的不去,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驱赶,并设定了许多禁忌,小心防备。防备的主要方式就是家族的老小团聚,用集体的力量抗拒威胁,爆竹、火、红色门联等起初都有巫术的意义。年后则是庆祝新生,互相祝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也产生了变异。过去写春联是因为不写就没有可贴的,缺少喜庆的气氛;现在不一样了,每年的年货市场上各种春联比比皆是。除一些书法爱好者外,现在很少有人手写春联了,花三五块钱就可以到超市里买到一副。过去人们打着灯笼挨家挨户拜年,现在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可以了。电话、手机短信,把上门拜年的程序给省了;电视、网络里的娱乐节目,把与家人拉家常的时间占据了;进口大片、游戏等外来文化的冲击,把那种成群结队走出家门去看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传统民俗变成了儿时的记忆。人们过春节就像应付一项工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传统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人们转而追求吃喝、金钱享乐。

  大家庭变小家庭失去了气氛

  以前过年时,不少家庭是五世同堂、四世同堂,至少也是三世同堂,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拜会团圆非常热闹。但现在的家庭趋于小型化,三口之家过年肯定不如以前热闹。有专家认为,家庭小型化也使过年的气氛减了不少。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很多农民工过了初七就出门打工,大家族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家庭,城市也是这样。

  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那些美好时光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那些童年时代热切向往的年味已经随着亲人的离去,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成家,聚少离多,留下的只是对儿时过年的回忆。中国在向小型家庭发展,又失去了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那种热闹的气氛。以前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兴辞岁,意思是告别即将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辞岁是有不少讲究的。但如今这些充满年味儿的辞岁民俗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人给小孩压岁钱,而且数额一年比一年多。按照传统民俗,到了除夕,全家要彻夜不眠、点灯围炉守岁。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吃完年夜饭,全家围炉而坐,一边吃糖果点心,一边追想先祖功德,回味创业艰辛,反思成败得失,憧憬来年日子。现在有了电视,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着火炉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嗑瓜子,一边拉拉家常也好啊。可如今多数年轻人似乎耐不住寂寞了,吃罢年夜饭,就架起桌子打麻将赢钱。没有了大家庭的年味儿,就失去了精神寄托,只能在物质和金钱方面寻找新的寄托。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

  我们可以把对春节的认识放到大的转型背景中来看,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变了是可以理解的。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我认为,传统春节是个精神安顿时间,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

  虽然现在春节期间年味’似乎不够浓了,但看看元旦以后到春节放假前那段时间,却洋溢着这种传统的年味,全社会处于过年的心态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年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干部、发放慰问品等活动虽然表达时间变了、表现方式变了,但却同样是过年的心态,年味也就浓浓地萦绕在那段时间的空气中了。

  我觉得,有没有年味,纠结的本质是农业文明怎样向工业文明转型,如何适应农村一元结构向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让年味儿浓郁起来

  过去的春节,在我们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如今的春节又该如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衔接起来呢?

  春节民俗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过年是一种文化,总应辞旧纳新。譬如燃放鞭炮就应该改进,春晚就应有新创意。春运大军应想法(如带薪假等等)解决,对年节赋予新的观念并不影响亲情。年味在传承中,总有新元素加入,旧元素被淘汰。现在的新年俗,逐渐取代传统习俗的形式,如春晚的时间段正好就是守岁时间,可算是新的守岁;再如短信拜年也成了新年俗;还有登高迎新的新年俗,其实无非就是再加上个现代一点的健身因素,还有把压岁钱换成压岁书,仍然沿用了压岁两个字。几十亿人次流动的春运,不也是浓浓的年味吗?我倒觉得过年唯一不会被淘汰的,是亲情。既不是我们那样的年,也不是后代那样的年,才是我们自己的年吧!

  纵有历史变迁却没有改变13亿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这是全民的文化认同,是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团聚,是中国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务好人类史上每年最大的迁徙,铁路部门全力保春运、高速公路免过路费,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淡了 如何看待年味越来越淡 年味淡了议论文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