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什么 [捧读父亲的来信]

时间:2019-12-27 10:31:4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没有阳光,窗外的天空里布满了乌云。雨声和雷鸣从不远处一阵阵传来,不久便下起了大雨。我在楼上,我在书房里,整理着那堆陈旧而杂乱的书信。

  这些书信大多是我在外漂泊打工时和妻子的来往通信,也有近几年读者给我写来的信,还有我在云南这些日子里,老家亲人们给我写来的信。有父亲的来信,有哥哥的来信,有姐夫的来信,有侄儿侄女们的来信,还有外甥的来信。

  我把家父写给我的每一封来信都翻出来读。这是我来到云南以后,父亲写给我的第十八封书信,因为时间长了,信封、信笺都变黄了。每当读完父亲的一封封信,我心里便涌起了父亲那慈善的笑容,耳边响起父亲他对我谆谆教诲的话语,在我的心空里又一次回荡;父亲他那苍老而又被岁月雕琢过的面孔,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了一生艰辛的父亲驼着背,躬着腰,借助拐杖,站在村头的小路上等到我回家的情景荏苒光阴,岁月如梭。2005年的冬天,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父亲走了整整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之中,我在异土他乡,每当想起父亲,我就捧读父亲的来信,我就不由自主地思念起父亲,怀念起父亲,我的心里就会涌起难过的浪涛。我就会从信里翻出父亲的那些来信,认真地读,认真地看。读着读着,我便热泪盈眶。

  我离开老家,离开父亲来到云南的时候,父亲已经老态龙钟了。他老了,但他每一次都是用毛笔一丝不苟地给我写信回信。信中的内容大都是,问我一家人生活的情况,以及老家的变化,再一个就是嘱托我在他乡与人要相处好,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不要忘记帮助过你的恩人,要学会感恩每一次读完父亲的来信,就仿佛他老人家站在我的面前,面对面的跟我说这些话一样。我仿佛真的听到了父亲对我说的每一句话的声音。思念的往事,又一幕幕在我眼前掀起。

  父亲在世时,因为年纪大,加之路途遥远,他没有来过我在云南蒙自的家里,这是他一生的遗憾,我不能把父亲接到云南的家里,是我一辈子感到内疚的事。我没能在他活着时,把父亲从江苏接到新房子我的家里,现在想起,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那时我的家里穷,日子不好过,父亲没有来;现在生活变好了,房子盖起来了,有地方住了,父亲却走了,想到此时我不由如心刀绞,肺如箭穿。

  在我紧握双拳来到人世时,母亲就弃我而去。那时我还小,全靠父亲和好心的伯伯婶婶,还有年老的奶奶用玉米糊糊将我喂饱养大。那时候,父亲很忙,为生产队的事忙出忙外。父亲在生产队里当会计又兼记工员,一闲下来,就看到父亲在拨打算盘,记账,算账。那时候我家很贫困,生产队里也很穷。越是贫穷越是忙。打我记事起,每天晚上,我家的屋子里就挤满了人,很热闹。桌子上点着一盏罩灯,也就是煤油灯,比煤油灯的灯光要亮一些,但屋里还是昏暗昏暗的。桌子四周站满了人,都在等着父亲给他们记工。父亲坐在煤油灯前认真地帮着出工的社员记工。干了一天活计的社员,每天晚上都拿着记工薄来到我家找父亲给他们记工。记完工,送走了乡亲们。天也不早了。冬天的夜晚寒冷,夏天的晚上燥热。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十冬腊月,父亲记完工,送走乡亲们,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把我叫到他的面前,教我背诗写字。每次都是先温习头一天教我的的诗句,看我是否会背。然后再教我背新的诗。他教我背的大都是《千家诗》里的五言和七绝诗句。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不但要求我会背还要会默写。这是擂打不动的规矩。父亲在生产队里拿来了一些无用的纸本和旧报纸,他把笔和墨准备好,让我一边背一边写。记得父亲教我第一首的诗是: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那时我才上一年级,记忆不好,又笨手笨脚的,这首诗背了好几次,也写了好几次,才会默写。有些字写不好,有的字还会写错。比如竟和尽,我就是分不清该用哪一个字。但父亲没有生气,耐心地帮我纠正错别字,教我一笔一笔的写,然后又让我重新默写一回,只到写对,才会放我去睡觉。

  光会写会背,不懂诗的含义也不行。等到我倒背如流,提笔就写时,父亲就逐字逐句地讲给我听,直到我听明白,记在心里。父亲又让我把诗的意思讲给他听,父亲每回都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把他所学过的诗文教给我。

  那时候,父亲在村子里也算是一名有学问的人。村子里无论谁家遇上什么大小事,都要找到父亲。结婚写喜联,白事写挽联,都得请父亲帮着写。

  父亲年轻时没有真正地上过私塾学堂。他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当时我们家田地多,养了好几头牛,爷爷奶奶不给父亲去念私塾,父亲每天都赶着牛去放,背着筐去割草。私塾学堂周围的地里,都长满了草,父亲就把牛放在那草地上让牛自己去吃草,他就跑去私塾学堂,站在窗外听私塾老师讲国文。父亲越听越入迷,他一边听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看老师怎么写,他就在地上怎么写。父亲说,有一次他站在窗外正听得津津有味,让老师发现了。老师走出教室,问父亲为什么不去干活,站在这儿。父亲说他在听老师教学生背诗。那个私塾先生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他说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调皮捣蛋,不珍惜机会,想读书学习的却站在窗外,又没有机会。父亲告诉那位教书先生说,他每天都在这里放牛,每天都来这里听先生讲课。您教学生的诗我也会背会默写了。老师愕然,随叫父亲背给他听,在地上写给他看。父亲随手从地上捡了一根小棍棒,边背边在地上写着他听老师教过的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教书先生听完父亲的背诵,又看父亲写在地上的诗句,只有一个错字,父亲把衰字写成了哀字。教书先生立即帮助父亲纠正,父亲不胜感激。先生说:你如此地勤奋,用心读书,以后就坐到教室里听我讲课。

  父亲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感动了教书先生。每天他都把牛赶到草地里,就走进学堂坐在教室里,听先生讲课

  这是父亲一生最为荣耀的事情,他经常一次次督导教育我们,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我进中学读书时,父亲就告诫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教你学会做事,读书教你学会做人。这就是父亲对我寄予的厚望。

  父亲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记得上中学时,他经常去别人家做客,或帮人家撰写对联,或看到别人写的红白事对联,他回家后,都用笔记在本子上,给我看。教我怎么写对联,特别是挽联,关系复杂,写起来难,从那时起,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对对联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父亲一生是艰苦、勤劳的一生,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父亲娶了母亲,生下我们兄妹五个,他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那时我家非常贫困,母亲生病没钱去看医生,她的病不能得到及时治闻,后来病情严重,突然离世,撒手人凡,这给父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养育着我们姐弟五个。等到我们长大了,他已经老了。

  那年我回老家看望父亲,一直坚强的父亲,变得两鬓苍苍,借着拐杖,举步维艰。父子见面,泪如泉涌。那天晚上,我跟着父亲睡在一起。父亲听我的倾诉,我听父亲的教诲。那一夜,我和父亲一夜未眠,有说不完的话。因为我在云南,山长水远,见一次面真的很难。在老家住了几日,辞别老父亲,返回去云南。那天父亲拄着拐杖,我搀扶着他,还有二哥二嫂一家人把我送到村口,我看到父亲的脸上挂满了泪,不知道这一别,又到何时见面。

  2005年父亲不幸离世了,那年他85岁。临走之前,还挂念着我:海舟在云南过的好吗?连说几遍。父亲去世时,我没有来得及赶回去,因为借不到路费钱。我只能在新房子村的夜空下,对着北方的方向,对天祈祷:父亲,我对不住您,我不是个好儿子,我不能为您送行了,望您一路走好!

  父亲一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给我留下的是他一生的勤劳、节俭、善良,足矣给我享受一生的了。

  捧读父亲的一封封来信,我的心里一阵阵辛酸,这些信,好似就是父亲活在人世时,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时刻地提醒我,要认真做事,坦诚做人。

  写在父亲逝世十周年

  2014年6月29日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