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先替别人想|总是替别人着想的俗语

时间:2020-01-10 10:36:1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在实际上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别人时,常会发现,在某些事情上对方根本就没有道理,但他自己毫无觉察,有的还是以为是。

  朱自清的《论别人》中讲道: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许多人不能行这个道理。本来自己以外的都是别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可以说‘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子女,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别人,其余是不相干的别人。相干的别人合成家族亲友;不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社会国家。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存在的,离开了别人就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自了汉不是好汉,自顾自不是好话,只知自己,不知别人。不是好人。我觉得,《论别人》一文,足可作为为别人的启蒙篇。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他只是社会的一份子。因此,他只有遇事肯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人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只有遇事肯为别人着想,才能维护家庭、团体、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只有遇事肯为别人着想,才能在当前互惠双赢的竞争机制下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为别人其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从远古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到神农尝百草、共工触不周山、大禹治水患;从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范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在实际上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别人时,常会发现,在某些事情上对方根本就没有道理,但他自己毫无觉察,有的还是以为是。这时,我们千万不要谴责他,应试着了解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只有这样你才能掘出那隐藏的理由,才能明白他的行为与人格。当你为别人着想之时,对方也会把你视为自己人,这样对方也会站在你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彼此的沟通。

  

  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能对待别人。马克思这一处世要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有效方法。尽管世界是复杂的,人之心灵也无法统一,但是,只要我们与别人交往时,不采用受动式的以牙还牙,而是主动式的种瓜得瓜,这样定然会带来奇迹。

  

  为别我不但在社会生活中和日常生活中很重要,而且在人文和科学的发展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阐述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交融的重要性时,他将如何做人放在首位,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时刻为他人着想。无独有偶,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在谈到青年成才的要素时,也把团队协作能力,工作中替别人着想,作为要素之一。由此可见为别人在科技新时代的重要意义,足见其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的学问。对学问自然不能马虎,更何况是第一等呢?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