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窝,一个生长音乐的小镇

时间:2023-05-15 14:15: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河北省武强县周窝村坐落在衡水武强县城西南5公里的周窝镇,处于华北平原腹地,面积1.5平方公里,256户人家,人口近千人。这座典型的北方村庄,曾经长期是贫困区,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土碱地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引进了第一家小型乐器加工厂,周窝便开始了与音乐的缘分。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加工厂现已成为管弦乐器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龙头企业——金音乐器集团。在其带动下,周窝村乐器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达到13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成为全国管乐生产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自2012年起,武强县政府又与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联手,投资1.8亿元,以金音乐器集团所在地为中心的周窝村为基础,创建了以演艺、培训、比赛、交流、展览、创作、制造为一体的原生态特色音乐小镇。聪明的周窝人不但把自己生产的西洋乐器卖到世界,而且把世界的优秀音乐人、投资人、游客引到了周窝、留在了周窝。中国武强麦田音乐节暨河北省管乐节、第六届吉他文化节、国际乡村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更为这个北方最具创意的音乐旅游基地迅速聚拢了人气。周窝村与普通意义上的小村落早不可同日而语,周窝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闭塞的农民,世代相传的土地是他们的舞台,乐器制、修、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是他们的平台,而吹拉弹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周窝人是快乐的,正如当地村民所言:“在比金窝银窝更幸福的周窝生活,就是在音乐里生活!”

土洋结合的味道无处不在

我们在寒意浓浓的冬日里来到周窝,老远,那根被当地人戏称为“路标”的巨大的沙比利木便赫然在目,上边“周窝音乐小镇”几个红色的大字潇洒而张扬。与其对称的那座塞满几百支旧电吉他、红蓝相间的椅子形现代雕塑,气势非凡地矗立着,赫然有摇滚界头把交椅的阵势。

往里走,视觉上的反差无处不在。一眼望去,并不大的村子规划整齐,主路两旁是颇有情调的咖啡屋、茶吧、提琴体验馆和手工吉他制作工作室,街墙上到处是五线谱、音符,以及嘻哈和摇滚风格的涂鸦,各种颜色艳丽、写满网络词汇的木板钉成的卡哇伊飞机造型贴,在简单粉刷过的砖墙上,彰显着作为音乐小镇卓尔不群的品位。然而几幅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瓷砖画、乡土味十足的粉红凤凰和大白馒头装饰画则提醒着人们,这里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华北村庄。

正逢周窝的赶集日,“洋”味十足的创意墙下是各色小商品摊位和熙攘赶集的老乡。红红绿绿的被面、床单、针头线脑、布老虎让人眼花缭乱,叫卖声、乡音十足的讨价还价声鼎沸;依然挂着农村合作社牌匾的小店铺与墙面刷成白蓝相间的餐吧、文化小院交相辉映。抽象的、具象的、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国内外众多摇滚领军人物的照片和宣传海报让人如置身798等知名“文化据点”,而大红灯笼则在旅客们的头顶摇摇晃晃。

在这里,每套院落都是由一处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民居改建而成,院内的茶座、乐器制作小屋、旅客休憩房和酒吧,处处呈现着音乐的温馨。小院既保留着北方农村建筑特色,又极具现代音乐韵味,中西结合,相得益彰。细节无处不在——约翰·列侬纪念馆的小院分外朴素,白砖墙上一幅黑白大照片颇有意境,甲壳虫乐队的诸位成员从乌黑木门后露出头来,侧墙上,手捧“WAR IS OVER”标语的约翰·列侬和妻子小野洋子静静地站在照片中,似乎正专注地看着这小院中匆匆来慢慢去的游人。

随意挑个街边的椅子休息。记者发现,这些椅子、沙发甚至街角吹萨克斯的音乐家雕塑,都是用生产乐器的下脚料制成的。“涂鸦和街景等创意作品,是今年4月,中韩两国的艺术大师创作的。”周窝镇党委书记王建坡自豪地说。

有朋自远方来

“别动,就站‘时间先生’海报前头来一张!”“这比我去过的任何艺术小镇都有感觉,来了这儿灵感往上撞啊!”漫步街上,我们刚好遇到来这里采风的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协会的艺术家们,他们漫步小镇,听着悠扬的琴声……小镇浓厚的艺术气息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协会理事、书画家苏立学作诗称赞:“全国名镇何其有?音乐小镇有周窝。不信请君漫步看,道明街净听乐声。”其他艺术家则纷纷表示,“音乐小镇形式新颖、有创意、有氛围,我们下次一定带更多圈内朋友来这里转转。”

来自黑龙江的7岁小姑娘田新奕,正在“彩绘吉他”小屋里认真地给自己选中的小吉他“穿上”彩色衣裳。她灵巧的小手拿起画笔,蘸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在木吉他上轻轻地描绘着。绘完图案,她开始仔细观察屋里的吉他制作大师制作木吉他,提出一个个问题,比如“吉他里面为什么要做成空的?”“声音好不好听跟什么关系最大?”小姑娘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要到周窝来订制乐器,所以她就跟着一起来了,“刚才那个喝奶茶的小店铺可漂亮了,那里的阿姨还教我敲鼓,中午妈妈说带我去吃‘私房菜’。我喜欢这儿,特别好玩!”

有鼓声、吉他声、贝斯声传来,街道一隅,几个年轻人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快节奏氛围里,每个人都表情专注而投入,冬日里,仅穿单薄T恤的他们却都微微冒着汗,衣服背后写着“吉他青年到武强去”。这样的乐队演出在周窝有很多,乐队也大多是音乐发烧友临时组建的。

周窝因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四方的宾朋,众多音乐人来到这里体验交流,周窝音乐小镇已经日渐成为音乐人进行艺术创作以及举办各项音乐节庆活动的首选之地。而常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一游,带动了乐器制作销售、当地特产销售、餐饮酒店服务等相关产业日益兴旺,仅2012年文化旅游收入即可达1千万元。

这里的农民不寻常

周窝村农民天天都跟乐器打交道,工作中制作调试各种乐器,生活中参加多种音乐活动,渐渐都成了音乐的发烧友,几乎人人都会演奏一两种西洋乐器。如今,周窝村60多名农民自发组建了农民打击乐队和铜管乐队。王建坡介绍,乐队目前能熟练演奏贝多芬的《欢乐颂》、俄罗斯名曲《喀秋莎》等。“上班时间制造乐器,业余时间到村里乐队吹萨克斯。”这样艺术化的生活,令周窝音乐小镇的村民感到惬意。

现今60多岁的张唤迎,15岁就开始学习各种民族乐器的练习,后来又在正定剧团担任过乐手,学习了小号等西洋乐器。1972年调到武强县文化馆工作,2003年退休后到金音乐器集团担任技术骨干。2012年,周窝村村民自发组建了全县首支农民西洋乐队,张唤迎又自告奋勇担任起这支乐队的总教练。由于所有队员都是农民,原本拿锄头、剥玉米的粗手却拿起了西洋乐器,许多人在兴奋的同时,拿着乐器都不知道该从何练起,张唤迎就专门为这支特殊乐队量身定做了一套特殊的培训计划,不到两个月时间,队员就掌握了演奏技巧。张唤迎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周窝村的新农民”。他告诉笔者:“我们乐队好几十号人里,我是比较年轻的,岁数大的都70多岁了。我们吹拉弹唱的技术可能不咋样,但许多专业演奏家乐器坏了,也会特意来到周窝,向我们提出问题来,我们准能给他满意的答复。就连来这里的外国人也经常跟我们互相讨论乐器配件细节上的问题,一比划就知道。我们没受过正规教育,都是业余出身的草根,令老外们惊讶的是,种地的人能懂得西洋乐器,太不可思议了!”

34岁的周卫仓是乐队的主力成员。初中没毕业,他就到乐器厂打工。20岁出头时,他决定“到城市见见世面”,在山东青岛和天津的乐器厂待了10年。两年前,一听说家乡要建音乐小镇,他带着一身本事回来了。周卫仓是萨克斯的发烧友,有把“全世界唯一”的萨克斯管。“你看,刻着我名字的全拼zhouweicang。”他指着管身说,“从上到下,哨片、管身和U形管,铜质内壁的薄厚是有变化的,而一般的萨克斯就没这么细致。”周卫仓根据多年对雅马哈、萨尔曼等高端萨克斯的研究琢磨,结合自己的演奏习惯,专门制作了这把萨克斯管。去年,有位美国演奏家试吹之后,出14000多元想买他的宝贝,他没答应。最近三年,他在QQ群上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萨克斯爱好者,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周卫仓为网友们修好了三百多支萨克斯。如今的他开了自己的“小周工作室”,制作的乐器品牌名字叫做“伊萨奴”,意思就是“甘愿做萨克斯的奴隶”。他的工作室集制作、销售、维修、现场教课和网上教学于一体。他自豪地说:“美国很多演奏大师都来我的工作室量身定做乐器。我的学生好多都是大学老师,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愿意跟我讨论。我们周窝村基本每家都有人从事与音乐及音乐产业相关的工作。现在,全国各地来旅游、玩音乐、拍婚纱照的人越来越多,我很自豪。”

周窝的明天

“刚开始有营造音乐小镇这个想法的时候,村里的老百姓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村子,也没有旅游名胜和古迹,建什么音乐小镇,这概念太理想化了,但经过一年的运作、包装、提升和改造,国内外的艺术家源源不断地慕名而来。虽然这里没有自然风光,但是我们有独特的人文内涵。慢慢的老百姓也都认可了,而且往往一家人除了在金音乐器集团上班的,就是在自己房子改造的音乐会馆或小院里服务的,人人有活干、有钱挣,生活蒸蒸日上,每个周窝人都感觉自己就是音乐小镇真正的主人。”武强璐德音乐文化公司总经理董玉戈骄傲地描述着周窝这个已渐成规模的音乐王国。

音乐小镇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了策划者的预期:“真正着手打造周窝音乐小镇是从2012年4月开始的,我们有一个五年规划,打算先改造四五家民居做示范,然后吸引音乐家来改造。后来政府非常支持,就加快了进度。2013年以来,通过不间断地做一些音乐活动,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租院落,装修房子,美化村落,他们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比我们统一装修的更有人文效果。”

高端的大型艺术活动辐射效果惊人。董玉戈介绍说,2013年4月的中韩艺术节,请到了12位韩国知名艺术家,他们美化墙面,用废弃的材料做艺术装饰,还做了一些跟音乐相关的涂鸦。村里的墙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和提升。5月举办了麦田音乐节,6月到8月打造了小镇美食节,8月举办了吉他文化节,还有一些主体摄影展。很多摄影家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为艺术家提供一条龙的创作空间是周窝音乐小镇主要的发展方向。董玉戈说:“我们希望这里给艺术家提供一个能够静下心来创作的环境,同时艺术创作的后续服务也要跟上,比如很多歌手需要优秀的作品,而艺术家也需要能够展示他们作品的新人,于是我们可以为艺术家和市场之间搭建桥梁。2014年我们要建起录音棚和演播厅,为艺术家提供必要的硬件资源。我们与政府联合打造的音乐中学刚刚建成,与维也纳音乐学院合作的璐德音乐学院,已经开始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从产品生产到品牌培育,从演艺市场到文化传播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采访结束前,我们遇见了塞尔维亚音乐人伯瑞斯,他在周窝文化小院已经居住快半年了,他告诉我们,自己身兼着几种不同身份,他本身是长笛和电钢琴演奏家,在金音乐器集团加工定制自己品牌的长笛和电钢琴,同时还在璐德音乐学院教孩子们音乐课,他的纯音乐授课方式,让当地孩子们开心不已。他用生疏的中文告诉记者:“我爱周窝,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音乐和生活。我正计划邀请我的朋友们一起来这里生活。这是流淌着音乐的不一样的小村庄,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责编:曾荷 建蕊)

推荐访问:小镇 生长 音乐 周窝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