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03 16:00:2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对策

摘 要:分析了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广东信息产业可采取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2-0015-03

1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1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速度超常规

近二十年来,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软件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我国三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之一。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产品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约占全国全行业三分之一,连续18年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产业规模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3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广东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10.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8.4%,占全国1/3[1]。广东省已成为全国的信息产业大省和世界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在产品方面,彩色电视机、激光视盘机、数码照相机、组合音响、电话单机、录放音机、打印机、半导体分立器件、彩色显像管等重点产品的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其另一方面,广东电子信息企业也在“走出去”的带动下逐步做大做强。TCL在2004年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构建起覆盖全球市场的业务架构,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其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取得重点突破,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而华为2005年的海外销售额也高达48.7亿美元,海外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国内市场,其产品从早期进入非洲、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起步,目前已开始进入欧美发达国家。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向不断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华为、中兴等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大企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集群系统、高端程控交换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行业竞争力增强。如华为公司在全球市场上较为强势的3G标准WCDMA上,已基本达到与跨国巨头们相互制衡的水平,其WCDMA方面的基本专利有69项,名列WCDMA全球基本专利五强。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深圳聚龙光电整合国内4家彩电生产厂商,准备建设第六代以上液晶屏生产线[2]。至此,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进军”,初步形成新型的显示器产业群。目前,广东已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点突破,并逐步扭转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形成了通讯设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四大优势行业,出现了华为、中兴、TCL、康佳、创维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跻身于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层次已从最初的加工组装型推进到初步的制造研发型。

1.3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局面正在逐渐扭转。一些大企业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已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的华为公司GT800数字集群系统被国家鉴定为全球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芯片级到应用层的所有核心技术和安全机制的全面自主知识产权,如今的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三代通讯领域的第一阵营。依托于珠海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基地发展起来的炬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其自主设计的mp3芯片已占全球市场40%的份额,占有率世界第一。广晟数码的数字音频编解码算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经成为国家数字电视音频标准的两个候选方案之一[2]。一批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开始占据国外重要的3G通信市场和消费类电子市场。另外,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重点扶持的Linux公共技术支持中心、嵌入式软件技术支持中心已经成为聚集国内外软件企业的重要平台,IBM、Intel、Oracle、Red Hut等国际著名公司都在Linux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软件设计、生产、制造企业之间形成了较明显的上下游链条合作关系。

1.4 软件产业初具规模

广东省软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软件园区和产业支撑环境初步形成,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广东省软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广州、珠海两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深圳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成了多家省、市级软件园区,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Linux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中间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和其他行业性软件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软件产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在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中,广东省进入前100名的企业有20家。全省已认证的软件企业累计1216家,已认证的软件产品3958件。预计全年软件产业产值将达到23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中兴、华为、国微公司等的设计水平和规模居全国先进行列[3]。

2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来料加工型企业仍占主导,自主型企业发展不足

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值、工业增加值中,来料加工贸易型经济占主导地位,比重超过80%;在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中来料加工贸易型企业比例超过70%。这种产业结构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过多依赖于外部,市场由外部操纵,使得广东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以廉价劳动力换取低附加值的产业底层,尽管其产值很大,并给广东带来了相当大的税收,但企业并未在本地生根,产业发展受国际信息产业市场变化影响极大,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在广东地方税收总额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的加工型贸易型企业所占部分却仅仅与其它类型大致相当,远远低于其经济所占比重。中小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能力普通较弱,主要与来料加工贸易型企业比重过大,内外结构失衡有关。

2.2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从广东省的现实情况看,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机新产品所需的集成电路和重要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核心硬件和软件大多是国外产品。

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只占少数(华为、中兴、TCL、风华高科等),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都严重不足,未能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加工贸易型企业的投资主体在外,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没有在广东生根发展的动力,加之广东多数企业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致使企业承包研发投入意识与愿望不足。

2.3 企业规模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工业增加值低

目前,广东企业大多处在来料加工和组装的初级产品形成阶段,看起来产业总规模较大,但产品附加值低,且受制于人,对跨国公司形不成竞争能力。企业规模小,工业增加值低是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一个突出弱点。据调查,广东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与销售额综合比例为21%,远远低于全国27%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广东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层次低的现状[3]。另一方面,广东目前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次、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品比重小,反映出关键领域产品技术薄弱的困境。虽然已培育出不少国内知名企业和品牌,如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华为、中兴、TCL,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的康佳、创维、格兰仕等,但与世界著名品牌如Intel、IBM、Sony、微软等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2.4 软件发展产品单一,应用开发不足

广东软件企业普通存在着小、散、弱的现象,管理水平偏低。总部在广东的软件企业中有70%左右为100人以下的小企业,产出量不大,利润比较薄。广东软件业中的嵌入式软件“一头独大”,独立软件明显薄弱。虽然象华为、中兴这样一些与通信设备相关的嵌入式软件生产厂家已深入到操作系统领域,但大多数正在使用的仍是国外厂商生产的嵌入式软件。尽管广东的应用软件行业已出现一批特色产品(如新太集团的电信软件,深圳金碟的财务软件,珠海金山公司的WPS系统和杀毒软件等),但全省的软件产品则主要集中在低端,而具有核心竞争力,易于形成产业规模的系统软件、中间软件、安全软件、管理软件及服务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广东软件出口类型比较多,但大部分为外包加工,且处在软件外包产业链的底端。

3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做大做强,增强产业积聚效应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连续十五年全国第一,但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广东信息企业巨无霸不多,领军企业规模偏小,因此,继续做大做强信息产业仍然是广东的主要任务。因为规模越大,配套能力越强,产业的积聚效应也将超强。要达成这项目标需要做好如下三点: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及地缘比较优势,更多地承接国际信息产业梯次转移,加强世界重要IT制造中心的地位,强化广东信息产业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二是通过资本经营、资产重组、科技创新等途径,实现产业整合,尽快培育一批超大型龙头企业,提高信息产业的集成度;三是在抓好珠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建构的同时,借助其辐射带动、推动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3.2 着眼竞争,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最初是通过价值链低端转移、贴牌生产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自有品牌、核心技术不多。因此必须着眼竞争,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使信息产业实现内源性动力与外源性动力协调发展,逐步摆脱他人制约,提高产业安全度。这需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继续发挥信息产业出口加工优势的同时,注意OEM的基础上,逐步向ODM发展;二是加大实施品牌战略力度,培育有国际知名度的强势自有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产品;三是致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切实抓好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积极参与新产品的标准制订,争取掌握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产业的“内生增长效应”,降低产业发展风险,确保广东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

3.3 扶优扶强,促进从“规模增长”转变为“效益增长”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典型的组装经济特征,即元件和部件的生产能力大于研究开发的能力,研发环节最薄弱,整体上呈倒三角结构。在这种结构下,规模增加与经济效益提高不成比例。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广东目前急需促进信息产业从“规模增长型”转变为“效益增长型”。要完成这个转换,一是要推动从组装型生产转向具有专业化分工、体现广东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努力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二是利用政府采购扶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和自有品牌的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拳头产品;三要通过结构调整,引导和促进广东信息产业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渗透;四要鼓励企业练好内功,走规模化和国际化道路,利用好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以获取更强的竞争实力。

3.4 加速发展软件业

大力发展应用软件,推进软件产品化。推动Linux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开发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管理和网络文化等领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嵌入式软件,重点开发各种先进专用控制软件、专用检测软件、专用设备软件等[5]。加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培育软件消费市场。加快软件服务业发展,主动承接欧美国家的软件外包业务,扩大软件出口。大力推动广州、珠海国家级软件基地、深圳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全省软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和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

3.5 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突破信息产业发展瓶颈

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最严重的“瓶颈”是人才缺乏,广东不仅缺学科、学术带头人,也缺乏信息产业需要的“高级蓝领”。因此,必须从“第一资源”的战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加紧改善人才待遇及生活和创业环境,吸引国内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视野的高级信息人才来粤发展。同时要加强广东高校电子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改革办学机制、鼓励多元与联合办学,大力培养信息制造业、微电子软件和各级组织系统集成设计方面的各层次人才,构建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广东信息产业厅[EB/OL].https:///gdiid/home/index.jsp.

[2] 黄炳坤,谭颖群.广东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经济,2005,(2).

[3] 储节旺,谢阳群.沿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5).

[4] 淦家畅.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和对策[J].广东科技,2009,(14).

[5] 广东七大措施推进信息产业稳步发展[J].中国信息,2009,(2).

推荐访问:广东省 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 现状及 对策研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