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画中来

时间:2023-05-31 13:50:2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1941年6月的一天傍晚,重庆。

在位于观音岩的抗建堂,一场为宣传抗日而进行的新舞蹈表演会即将上演。音乐响起,一位身材娇小的舞者伴随着小提琴曲《思乡曲》的乐声翩然出场。她身轻如燕,舞技娴熟,那种东西交融的舞蹈神韵,让在场的观众为之叹服。此时的台下,一位留着小胡子,叼着烟斗的年轻男子正一手执了画板,一手拿了画笔,一会儿目不转睛抬头看台上,一会低头精心地画着什么。勾勾画画间,那些美妙绝伦的舞蹈动作,就在男子的画纸上定格。他画的,正是台上的舞者,被称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的戴爱莲,坐在台下飞笔速描的男子是她的丈夫,著名画家叶浅予。

她在台上热情洋溢地舞蹈,他在台下激情满怀的描摹。那样的场景,已不是第一次了。他们的相识,正是舞与画为媒。1940年春天,叶浅予与戴爱莲第一次相见。当时,叶浅予受命在香港筹办对外宣传画刊《今日中国》,戴爱莲则受邀为抗日救国在港举办舞蹈表演会。叶浅予被安排去为这个华侨女舞蹈家做些宣传。这个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身形娇小却活泼热情的年轻女子,一上台就吸引了叶浅予的目光。那时,因为彼此语言的不通,两人的交流很困难,叶浅予就用自己的画笔,把戴爱莲一个又一个精妙的舞蹈瞬间记录在画纸上。休息的间隙,当他把那些画拿给戴爱莲看时,这个热情直爽的年轻舞蹈家,不仅为他的才华所震惊,她丝毫也不避讳自己对这位年轻画家的好奇与好感,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多起来。相识半月后,宋庆龄在自己的住处为他们二人举办了一次宴会,宣布他们结为夫妇。新婚后一个星期,叶浅予和戴爱莲就踏上了回祖国内地的征程,献身抗日事业。

那一年,叶浅予33岁,戴爱莲24岁。

战时的旅程,他们尝尽了风餐露宿之苦,可他们的艺术灵感却如他们喷涌而出的爱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途经桂林时,戴爱莲深深地为当地的地方戏曲所吸引,决定学习戏曲的身段,后来她根据桂剧改编的舞蹈《哑子背疯》成了保留剧目之一。在重庆,她将马思聪所作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和《新疆舞曲》编成两个独舞节目,在重庆交响乐团的配合下搬上舞台……而叶浅予的那次大后方之行,让他画下了《重庆行》80幅漫画,后来在香港展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叶浅予和戴爱莲这对艺术伉俪,一个用手中的画笔淋漓尽致地记录剖析那个时代,一个用娴熟的舞蹈唤起民众抗日的热情。共同的理想,相同的志趣,让那一段穷困交加的岁月成了他们生命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時光。那样的日子,他们刚好走了十年。

1950年叶浅予参加中央访问团去新疆采风,戴爱莲在歌舞团排歌舞剧《和平鸽》。一年后,叶浅予回来,收到戴爱莲的一张字条:“叶浅予,我不喜欢你了,我走了”。那个决定对叶浅予来说太过突然,他也有太多的不理解与感伤。可他还是尊重戴爱莲的选择,与她办理了离婚手续。多年后,戴爱莲谈起自己爱情往事时说,她年轻时与初恋情人威利·苏考普短短两个星期的恋情影响了她一生。因为她的心底永远爱着威利,总是忘不掉他,所以在婚姻中感觉不到幸福,才会固执地与叶浅予离婚。晚年的戴爱莲与叶浅予都独身生活,他们的子女也曾试图让他们两个破镜重圆,可那段逝去的爱情已是覆水难收。到老,他们都只能是最亲近的朋友了。

戴爱莲在79岁高龄时又到法国陪伴病重的初恋情人威利,希望他病好后再同她结婚。无奈天不从人愿,1995年1月,威利病逝,同年5月,叶浅予也在北京病逝。不知是巧合,还是上苍的有意安排,他们享年均为88岁。戴爱莲曾说,在那一年里,她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2006年2月9日黄昏,风舞莲花飞天去,戴爱莲老人也离开了她挚爱一生的舞蹈事业,平静离去。

舞者画中来,叶浅予与戴爱莲因舞与画结缘,曾经在艺术界书写了一段爱情佳话,尽管那样一段爱情佳话,只持续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可舞与画,爱情与理想,也曾经在大师的心灵深处有过最默契完美的结合。

摘自《甘肃文艺》

推荐访问:舞者 画中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