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的桂林地区古村落开发研究

时间:2023-05-31 13:50:2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分析桂林地区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虽然桂林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桂北历史韵味,但是在悠久性、完整性、典型性、规模等方面略输一筹,属于非优区旅游资源。探讨通过开发遗产之路、多种旅游资源组合、由政府主导,整体筹划复合型开发等模式,对桂林地区古村落资源系统开发,实现非优区资源的优化。

关键词:桂林;古村落;非优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82-03

桂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二千一百年的历史,在桂林地区散布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桂林千百年历史的缩影,是桂北文化的传承。这些古村落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村,较大地保留了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由于经济的落后、交通的不便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新建筑数量不多,这些古村落保留了大量反映桂林地区历史、文化原貌的古建筑和村落结构。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古村落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桂林进行旅游业转型过程中,保护和开发古村落对于从景观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型、从大众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桂林地区古村落分散在桂林乡镇,由于远离城市喧嚣,传统建筑和传统民风民俗得以留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古村落面临古民居建筑毁损、古民俗衰失、古生态被破坏等问题,古村落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同时大部分古村落规模不大,不具备规模化的商业旅游开发的吸引力。因此寻求适宜的开发模式,在开发中保护这些古村落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分析桂林地区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桂林古村落的开发模式,通过开发遗产之路等模式,组合、挖掘桂林古村落旅游资源,实现非优区旅游资源的优化。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非优”反映了旅游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质和量方面的差异,因此非优区是相对于资源优越区而言。“非优”因素会随着旅游需求、旅游资源发掘、创造而优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普遍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唯一动力。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基于现代旅游发展动力观,认为旅游发展动力不再是单纯的资源驱动,1990年雷特提出了“需求+吸引物+信息”的旅游吸引系统。旅游发展不仅局限于资源驱动,经济发展、旅游需求等也能刺激旅游的发展。

在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方面,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基于现代旅游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有五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区域行为、介入机会。有效调动五个因素作用,扬长避短,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可以优化的。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优化机制主要包括:创建新景观、深度开发现有资源、发掘原有事物的新价值、资源组合、采用合理的市场运作方式与营销手段、基于经济发展引导旅游需求等。

二、桂林发展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

通过初步统计在桂林各乡镇分布着近三十多个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历史悠久,折射出桂林经济发展的脉络,建筑体现了岭南地区明清时期古民居特色。在这些古村落中“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还建成了长岗岭古村落生态博物馆。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阳朔渔村因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到访而名扬中外。除此之外,在桂林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阳朔县、恭城县、平乐县都存在多处古村落,灵川江头古村、长岗岭古村、迪塘古村等近二十处,兴安秦家大院古民居、莫川榜上村等四处,阳朔古石头寨、旧县等五处,灌阳文市镇月岭村、古墓,古牌坊,平乐榕津沙子乡,恭城朗山村、荔浦青山古屯等等。这些古村落现存有古民居、宗祠、古戏台、古桥、古塔、古墓群。有的村落古民居保持完整,有的规模不大,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这些古村落沿着历史上桂林经济发展的脉络排布,古建筑具有独特历史韵味,并体现了多种文化的渐进与交融。

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

1.桂林地区古村落属于非优旅游资源分析。古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村落本身所具有的遗产性价值特征,包括村落凝聚的文化特征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二是基于古村落特色和创新利用的市场价值。古村落的价值主要通过五个指标进行评价:悠久性、完整性、乡土性、协调性和典型性。

从单个古村落进行评价,桂林地区大部分古村落建于明清时期,村落的规模不大,保持基本完整,处于乡野之间,古建筑大部分是徽式明清建筑。与国内知名的古村镇相比较而言,桂林地区古村落并不具备独特的优势,至少在悠久性、典型性、规模等方面略输一筹。相对于历史经济发达地区的古村落而言,大部分桂林地区的古村落属于非优区的旅游资源。如比较有代表性的江头村仅八百多年建村历史,现有180余座620多间砖瓦结构民居,其中60%以上属明清时代建筑,部分现代建筑兀然于其中。历史性、规模性、完整性、知名度等方面,与丽江古镇、陕西平遥相比,难以企及。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皖南古村落相比也望其项背。因此桂林自然风光闻名于世,但是桂林古村落作为历史旅游资源而言,不具备优势,从遗产旅游角度而言,桂林属于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由于受到规模和典型性的影响,大部分古村落进行单纯的古村落景点式商业化开发的吸引力有限。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开发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古村落旅游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村民的保护和开发意识相对薄弱,部分村落在经济得到发展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建筑,使得村落原有的布局、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村民缺乏旅游接待意识,对于到访的游客态度生硬。其次,开发时间相对较晚,以自主开发为主,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目前开发较早、名声较大的江头村始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为村民自治管理,参观费用主要作为修缮基金。江头村作为旅游项目进行招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未引入理想的投资开发者。再次,古村落缺乏系统的旅游规划,没有专业的旅游资源开发,如系统、具有趣味和学科性的导游词,缺乏必要旅游辅助设施。一些村落卫生条件较差。最后,到访者以桂林地区本地居民为主,客源非常有限。

2.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桂林地区旅游价值再分析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按照非优资源的优化机制,对桂林地区古村落价值进行再分析:(1)联带优势。桂林作为国家旅游文化名城,以山水著称于世,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虽然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仍实现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超过20%的增长。游客在欣赏桂林山水风景之余,有了解桂林历史文化的兴趣。发展桂林遗产旅游,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2)区位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桂林地处广西北部,交通网络发达,湘桂铁路由东北向西南纵贯桂林,随着桂广高铁的建设,游客进出桂林更为便利。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有50多条航线,可以到达国内、国外很多地方。桂林地区的古村落都分布在距离桂林市区车程在2小时以内的范围内,便于游客游访。(3)遗产旅游的需求增加。在过去二十年里,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需求迅速增长,遗产旅游体验需求也在增长,遗产旅游成为全球旅游业种发展最快的旅游活动之一,根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期间,参观遗产景点的游客人数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财富增长、闲暇时间增多,遗产旅游将成为旅游需求主要的推动力。(4)组合优势。桂林地区单个古村落而言,虽然不具备规模优势,但是整个桂林地区古村落数量较多,各具特点,比如江头村是桂北儒家文化的代表,长岗岭是桂北商宦文化的代表,渔村是渔家文化的代表,阳朔石头寨具有独特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等等,沿湘桂古道各古村落在数百年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北部地区到南部地区,古民居建筑风格出现渐变的趋势,外来文化不断交融,折射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脉络。这些古村落散布的地区风景优美,具有桂北乡村风情。近年来,桂林旅游产品已从较单一的大众观光型逐步拓展到休闲度假型,并随之衍生出乡村游、自行车游、徒步游等绿色环保旅游方式。这些古村落散步于乡间田野,山水与农家田园风光完美结合,文化因素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有利于绿色环保旅游方式与遗产旅游结合,可提升旅游的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从传统的旅游资源观点来看,桂林地区古村落属于非优区旅游资源,但是通过优化机制,从发展的眼光,桂林地区古村落具备发展遗产旅游的潜质,是桂林旅游资源的又一亮点,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突破口。

三、桂林发展古村落开发模式与保护措施

1.集群式开发,设计遗产之路。遗产之路是遗产旅游的一种方式,相对于点或面的旅游景点,遗产之路实现点线结合,遗产之路上的各独立景点由步行小路、自行车道或汽车道连接。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如著名的丝绸之路、美国波斯顿自由之路等。桂林地区的古村落单个规模不大,不适宜作为点面型的旅游景点进行开发,而以一个主题,设计遗产之路,连接独立的古村落,集群化开发。如沿湘桂古道,以古道为连接,开发出具有桂北地区特色的湘桂商旅遗产之路。由于湘桂古道由北而南,穿越桂林市区北面的丘陵地带,古道沿途有风雨亭、古树、古桥,原貌保持较好。游客跟随马帮向导,进行体验式遗产旅游,在各古村落休息、参观,在古戏台观看桂剧或傩戏。对古村落线路进行勘探,考察各古村落资源,设计出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及多种交通方式交替的线路,是遗产旅游开发的前提。

2.多种要素组合,复合型开发。非优旅游资源的优化机制之一是进行要素组合。桂林地区山清水秀,桂林地区古村落一般依山傍水,空气清新,乡情浓厚。发掘古村落的旅游要素,将其遗产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运动旅游资源要素进行组合。把古村落遗产之路打造为遗产旅游、乡村旅游、休闲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复合旅游产品。每个村落又各具特色,保持其原真性和乡土性,有的村落突出建筑特色、有的村落突出文化特色、有的村落突出乡土体验、有的村落突出地方曲艺、有的村落突出地方美食等。让游客在不同村落都有不同体验。将历史文化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让桂林古村落旅游散发出不同于江南古村镇、西北古村镇、丽江古镇的独特魅力。

3.政府主导,整体筹划。遗产之路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给当地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增强认同感。但是遗产之路涉及的遗产保护、线路考察及涉及、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公共性、公益性,路线长,跨行政区域,专业性强,跨行业,必须依托于政府整体筹划,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公共利益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投入与利益分配问题,做好生态管理、文物管理、文化管理工作。

由于桂北古村落分散、规模不大等特点,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较高资质的开发者整体开发存在一定难度。以名气较大、开发时间较长的江头村来看,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依托村集体自主开发,导游由村妇女担任,主要收入依靠捐赠及门票。由于村民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开发资金缺口的限制,很难将江头村的特色挖掘出来,旅游体验单一。如果没有统一筹划,必然出现各村落自行开发或由单个旅游公司开发,容易出现旅游产品雷同、恶性竞争等问题,无法较好体现遗产之路的原生态及体验旅游的魅力。

政府对遗产之路的统一筹划、协调发展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2)调动各方力量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规划,特别是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社区的参与积极性;(3)做好营销活动,打造品牌,形成特色;(4)搭建营销网络,实现多种宣传、销售活动;(5)做好监督管理,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与维护,保证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6)多种途径引入保护资金,维护修缮古建筑,并做到修旧如旧,保持桂北古民居风情。

4.投资者多元化,多模式开发。目前中国古村落的开发主要有以下模式:第一类,所有者开发,即由古建筑所有人开发,主要由村委会发起、管理;第二类,个人承包开发,由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个人承包开发;第三类,企业承包开发。从发起人看,主要有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引资)经营等模式。由于古村落旅游必须依托仍然居住在村里中的村民,村民素质、村民对于游客的态度、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成功,因此合理进行利益分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成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在开发初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尝试多种模式混合经营,实现政府主导、多种投资主体、社区参与,多种经营模式结合。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与原房主协商,对于无力修缮的古民居公开招租,承租人支付古民居的修缮资金,同时在合同约定范围内,获得古民居的使用权,可在古民居内休闲度假或者经营。

四、结语

根据旅游非优区理论,桂林地区古村落作为遗产旅游资源,由于不具备历史典型性、规模性等因素,决定了桂林地区古村落属于旅游非优区。但是桂林地区古村落散布各乡间田野,各具不同文化特点,体现了桂林经济发展的历史脉搏和文化交融。按照旅游资源非优区优化机制,通过探索桂林地区集群式开发、设计遗产之路、整体筹划、多种旅游资源要素组合、复合型开发等多种模式,实现桂林地区古村落非优区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罗艳菊,黄宇.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26-130.

[2] 杜坤,朱良斌,等.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增城市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J].经济师,2009,(7):274-275.

[3] 何旭娜.古村落的旅游开发的RMIP研究——以桂林灵川县江头村为例[J].北部湾论坛,2009,(3):162-163.

[4] 吕华鲜.桂林江头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7,(9):199-200.

[5] 王秀娟.秦家大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6):97-98.

[6] 姚斌.关于大圩古镇保护性开发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6,(10):85-87.

[7]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8] 黄芳,浣伟军.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8-59.

[8] 颜亚玉,张荔榕.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机制比较研究——以古村落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8,(4):87-94.

[责任编辑安世友]

推荐访问:旅游资源 理论 地区 古村落 开发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