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

时间:2023-05-31 09:35:2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玉米在我國的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多,甚至严重影响到了玉米正常的产量和质量,这需要我们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病虫害进行重点的研究,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便全面提升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收入。特别是要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作物种植提供了更权威的指导。

一、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害

现代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玉米斑病、病毒病、丝黑穗病、青枯病、茎腐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病时间与玉米种植、授粉、坐果等各个环节都相互关联,不同形式玉米种植病虫害,会对玉米的根、叶、果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1.大斑病。玉米叶子出现大规模不规则的斑状物,称其为大斑病,大斑病一般是受玉米根部的影响产生的。在大斑病发病初期,玉米根部会出现青灰色的小点,随着病情的不断加深,病害也会从下向上逐步发展,直至整个玉米布满不规则的斑状物,而此时玉米的根部也已开始大规模的腐烂,大斑病就这样双管齐下导致了玉米的死亡。

2.病毒病。在玉米生长中,如果玉米出现根部褪色、玉米颜色不均匀、植株矮小且易于弯曲的情况,这都属于玉米病毒病的范畴。病毒病一般是由于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引起的,在发现玉米患有病毒病后,应尽快确认是哪一种病毒,为随后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丝黑穗病。患有丝黑穗病的玉米一般果穗较短,或是在玉米开花时就没有花穗,患丝黑穗病的玉米很容易枯萎,幼芽生长率低,丝黑穗病的发病一般是由于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芽鞘的影响。

4.青枯病。青枯病是一种在农作物中常见的疾病,不仅局限于玉米。玉米患上青枯病后会在玉米成熟阶段枯萎致死,并呈现出青枯色,玉米果实会变得很轻,如同空心一般。

5. 茎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茎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大水漫灌且遇到地温过高最易发病。

二、常见的玉米虫害

1.玉米蚜虫。玉米蚜虫通过玉米叶背或嫩芽进行大量繁殖,当其繁殖到一定数目后就会导致玉米叶枯黄卷曲,严重的还会造成玉米植株的死亡。玉米蚜虫是一种发现后需要立即投入治理的害虫,如果不在短时间内将其消灭,玉米轻则产量受损,重则植株死亡。

2.玉米螟。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玉米螟也被称作空心虫。玉米螟通过咬食玉米茎进食,这就直接导致了玉米因营养短缺成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玉米螟还会咬食玉米的雄蕊,如果没了雄蕊,玉米就丧失了授粉功能,最终导致长出的玉米无粒或是粒少,直接影响玉米产量。

3.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草食性昆虫,喜好晴朗炎热,它们对玉米叶和玉米雄蕊进行啃食,也是玉米虫害的一种。玉米叶被啃食后,玉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玉米的营养供应降低,使得玉米生长放缓。雄蕊被啃食后,玉米就丧失了授粉功能,导致长出的玉米无粒或是粒少,直接影响玉米产量。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往往导致玉米的大幅度减产,给种植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应认真研究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有效方法,降低病虫害给玉米造成的危害,以达到玉米稳产、增产的目的。

1.生物防治。赤眼蜂喜欢在害虫的虫卵中产卵,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繁殖,很适合玉米害虫的防治。这也属于“优胜劣汰”这一达尔文理论的应用,农民在玉米田中放养适当的赤眼蜂,对玉米虫害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

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较为传统也较为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法,选择玉米新品种中抗病虫害较强的种类进行种植,能有效避免多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对玉米所面临的病害虫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农药喷洒,消灭一切可能阻碍玉米正常生长的因素。

3.物理防治。物理防止因其成本过高,较为适合大规模的玉米种植,顾名思义,物理防治就是通过物理手段消灭害虫。例如,有的害虫喜光,就可以在玉米田周围设置紫外线灯对害虫进行消灭。首先,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高压汞灯以及白炽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以有效降低田间落卵量,从而达到防治玉米螟等害虫的目的。该种玉米虫害防治方法的应用,不仅起到了较好的杀灭害虫效果,而且不会导致人畜中毒,操作方便;其次,使用色膜、色板驱避。该种方法主要利用光色生态规律及害虫的特殊光谱反应原理,用色膜、色板诱杀、趋避害虫。例如,田间合适位置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达到趋避害虫的目的,而悬挂黄色捕虫板可黏住害虫;最后,使用毒饵进行诱杀。傍晚撒施诱饵,以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我国一直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通过针对害虫有效地化学药剂对其进行消灭。但以往这种方式对作物及土壤的危害性较大,不过随着科技发展,我国研发的化学类药剂的副作用也在不断降低。首先,仿生物杀虫剂具有选择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其中虫螨腈、吡虫啉以及阿维菌素类等仿生物农药比较常见。阿维菌素类等仿生物农药具有较好的内渗、触杀、胃毒等特点,使用时可采用 2000~4000 倍喷雾预防玉米甜菜夜蛾等害虫,每隔一周左右喷雾一次;其次,植物源杀虫剂在控制玉米虫害种群、抑制害虫生长发育等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容易分解,不会给人畜造成伤害,因此,可利用其防治玉米的病虫害。例如,苦参碱可较好的防治同翅目、鳞翅目类害虫。使用 0.38%百草一号 800~1200 倍可用于玉米蚜虫的防治,要求每隔一周喷洒一次连续用药1~2 次。

总之,玉米病虫害种类较多,发病时间、危害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规律,积极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尽快提升玉米种植人员的综合预防能力,不断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为玉米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462000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推荐访问:病虫害 浅谈 玉米 新技术 防治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