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私家园林设计风格下洞悉个人品质特点

时间:2023-05-29 20:40:1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从明清私家园林设计风格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品质特点分析“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的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所具有的设计风格就像设计者赋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当游走于其间,就像品味自身品质特点。私家园林所具有的设计内涵,就是要学习的典范,待人细细揣摩。

关键词: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

通过短短几周的园林史的学习,老师对经典园林案例的分析,以及对中西方园林的介绍,让我对园林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更加激发了对园林史的深入探讨。将自身特点与园林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对园林的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由于文化传统各异加之历史背景大相径庭,中西园林的风格迥异却又各具特色。中国园林主要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两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出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则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线路,分为古代风格、中世纪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综而观之,在不同的哲学人文影响下,中西方园林在风格、样式上的差别十分鲜明。相对于西方园林设计而言,我个人对中国园林更感兴趣。

从历史文化背景出发,中国园林共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转折阶段、成熟阶段、高潮阶段、新兴阶段6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各有所异。从“囿”到“苑”的发展便是先秦及秦汉时期著名的自然时期,此时期特点是:面积宏大、工程量浩大、人工山水构景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特点可以追溯到汉代,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最终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苑囿中游乐和赏景的作用提高了关注;二是美学与哲学的发展互相促进。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是形成阶段的突出成就。明清时期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至此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备三个明显特点:功能全,形式多及艺术化。

相对于富丽堂皇的北方皇家园林,我更喜欢“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的明清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所具有的设计风格就像设计者赋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当游走于其间,就像品味自身品质特点。私家园林所具有的设计内涵,就像我要学习的典范,待我细细揣摩。

一、妙在小———“一勺则江湖万里”

明清私家园林以自然为依托,强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明清时期,私家园林之风兴盛,此时私家园林的主人多为文人、隐士,虽然其面积不大,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却渗透了他们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明清私家园林的这个设计风格不禁让我想到人的价值。经常苦恼于怎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创造价值,对于身边很小的事儿却不放在心上,没有积少成多、精益求精,没有达到最基本的目的,却好高骛远。学习工作也是如此,记得有一个学长告诫我,当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做一个广场的效果图时,首先不要想着怎样把它做得大,要静下心来把范围做小,这样可以在这个小范围内把效果图做精,越大的东西越不容易掌握。想想确实如此,让我领悟到了私家园林“妙在小”的精髓。

私家园林的造园以城市中的庭院为基础,师法自然,将自然中的锦绣河山浓缩到一个小庭院之中,“一拳代山,一勺代水”,含蓄内秀,小中见大。私家园林在局部设计上巧于因借,其中园林空间组织观念和视觉美学有共通之处,对现代园林设计理论的发展有所启发,也对人自身发展有了一个小而全面的认识。著名的清代造园家李渔总结为:“一勺则江湖万里”,就是这个道理。

二、精在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是一个封闭的美学系统,其源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长期不受外来干涉,所以有着独立的自我形成并缓慢变化,宛自天开。

山林野趣、开山筑池为主的自然式园林便是明清私家园林的缩影。江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又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使得江南成为造园活动的聚集地。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用地狭小之处巧用借景拓展空间,巧妙组成更加深远的景区和若隐若现的游览路线。采取分割园景空间的方法,巧妙利用敞台、花窗、亭台、长廊,但又隔而不断,起接开合彰显灵动。通过构建一系列空间和灵活多变的游览路线,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引起游人极高的审美情趣。

拿苏州拙政园来说,众所周知园中心是远香堂,四面围绕秀美的窗格,像是摄影师手中相机的取景器,此手法使人们在堂内能够通过这些窗格观赏园中景色。来到远香堂对面,雪香云蔚亭在绿叶掩映的山上若隐若现,亭子被四周的腊梅包裹;东隅,在恢弘的亭台假山之间又不失含苞待放的玉兰和桃花点缀;望西,荷风四面亭朱红栋梁,旁边柳条摇曳,值此春光月夜之境,倍觉清幽淡雅。园中植物花卉品种繁多,富有情趣,水榭楼台玲珑,让人心悦神怡。

人生就像观景,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心态,“车到山前必有路”对任何事情抱有积极向上的热情。不仅如此,在“精于景”这一特点上,巧妙地用自然因素装点园林,活学活用,唯我所用的精髓大概也就在此。园林的设计不仅仅是表面的山水形式,它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对顺其自然的向往,但中国园林虽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高度概括,体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

三、贵在变———“既有师法,又有变通”

明清私家园林,其空间组成之复杂和数量之多,简直难以胜数,这种园林通常都可以划分成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虽相对独立但却不能等量齐观,必定使某一个区域更突出、更吸引人,以达到起主导和支配的效果。对于面积相对较大的园林来讲,并不是主导区域就显得面积很大,但这一区域在空间处理和景观组织上定是曲折有致、最富变化的。拥有上述要求的园林区域,即使主要厅堂不在其内,也不会影响它在园内的主导地位。

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相对其他部分中部面积并不是很大,并且主要廳堂也不在其内,但由于景观内容充实、空间环环相扣而极富变化,实为整个园林最具诗情画意的精粹。留园中部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不仅水波粼粼、花木繁茂、怪石丛生,而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疏密相间,层层加深的气氛为它处所不及。

然而对于大型私家园林,我们不能认为全园的重点和中心就仅仅只停留在园内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因为这种部分其本身面积就相对较大,有时甚至大于某些独立的中等规模的园林,比其更复杂。因此必须把要强调的中心范围浓缩,才能彰显出主题和重点,换句话说,就是要使某些部分成为重中之重。

灵活变通的设计思想不正是体现了做人切忌刻舟求剑的死板行为,为人处世工作学习要灵活应对,变通体现了为人处世之道。做事儿要分清主次,要忙眼下重中之重的工作才是变通的表现,一味埋头苦干并不是取得成功的最快速的方法,园林的景色安排上独具匠心,它所包括的内涵不仅仅是这些。

四、长在情———“相遇不易,有缘珍惜”

中国地大物博,江南尤其山水秀美。明清以降,更是文人巨贾汇聚之地,领社会风气之先。作为那些官场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文人隐士,园林成为了抒发情怀感悟哲理、巨商权贵斗富攀比的产物,造就了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鼎盛。

園林的意境之美是一种更高层次和更广泛含义上的精神境界。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赋诗绘画样样精通,善于品评。他们的园林风格将自己清高风雅、淡素脱俗的人生追求融入其中,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园林在意境上追求的是安顿灵魂的绿洲,意在突出园主的高尚情操。

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园林是人类心中所希翼的美好事物总和,是安顿灵魂的绿洲,是自己宁静自然的一方天地。园林的主题立意、总体布局到景观设计都围绕着这种格调。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是水榭楼台,还有文人志士的人生感悟:崇尚老子无为而治,就模仿自然简居山林;师尊孔子就寄情仁山智水;种棵菩提树,在树下打坐顿悟;嵌几方碑刻,意气风发指划揣摩,与古人意会。春光明朗万物生发,宾客雅集厅堂,谈古论今、吟诗作画;秋风飒爽万物萧条,家人齐聚长廊,赏月听曲,同享天伦。在园林里,我们会看到月下相会,也会看到亭中对弈,更能体会到文人墨客生活在片片“城市绿洲”中的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艺术家们是伟大的,这样的瑰宝不仅只停留在外在美的阶段,更是通过这外观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所以园林创作过程与欣赏品味是带有感情的,更是一个深层的过程。把以情入景、触景生情发挥得淋漓极致,这种情景交融的氛围表现了私家园林的一大特点,流露了中国人骨子里重感情讲义气的情怀,对待家人朋友也是如此。

五、结语

综上诉述,“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的私家园林的特点,体现了个人品质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洞悉自身的品质,体会到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深入研究了私家园林这一特点后,更加折服于古人的学识,从私家园林的设计风格上,不仅看到了我自己,而且告诉我该向其内在学习。积少成多、精益求精、积极乐观、灵活变通、唯我所用、重情重义、怀着感恩的心对待人和事。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江南古典私家园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计成.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推荐访问:洞悉 明清 设计风格 园林 品质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