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时间:2023-05-29 14:15: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笔记是交替传译中的关键技能和必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国内资深翻译人士的观点,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和研究结果,从脱离语言形式、传递信息意义方面对译员如何书写笔记、提高笔记质量、提升翻译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交替传译;笔记;脱离语言形式

一、交传中笔记的特点

口译笔记指的是,在紧张的环境下,译员用简便易认的符号或字词快速记下有关原语的信息。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普遍特点包括:即时性,根据笔记译员要在极短时间内传达原语信息;提示性,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交替口译中要七分靠脑记、三分靠笔记;完整性,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不要求记录下所有原语信息,但是要充分体现关键词、逻辑关系、语气。

二、探究精炼、高效笔记方式的必要性

口译记忆是脑记与笔记相结合的过程。大脑本身具有一定的记忆容量。但是,“听”和“记”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大脑本身的可承受的工作量是一定的,听得多则记得少,听的时间长则记忆就会变得模糊。要想同时保证口译过程听辨和记忆的高效性,在不削减听辨精力的条件下,则需要笔记来辅助脑记,使听辨和记忆达到最佳效果。为了使笔记不过度消耗译员精力,又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提示作用,有必要探究一种精炼、高效的笔记方式。

三、前人研究现状

释意派口译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 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 。口译的过程包括信息听辨、信息记忆、信息输出。其中涉及到刘和平(2002) 所指出口译八大技能中的记忆和笔记。

从上述理论看来,对原语言经过思维加工形成语言代码,称为“脱离语言形式”现象.成熟的译员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便于识别的、具有逻辑内涵的语言代码,也就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译员的脑记可以大致构建原语信息网络,而口译笔记有助于激活该网络,提供从原语言到目标语言转化的通道和信息资源。

四、口译过程简析

1、听辨阶段

译员要熟悉讲话者的口语特点。要听懂原语内容,着重理解语言信息的篇章结构、句子逻辑结构、关键信息,根据讲话情景和背景知识理解讲话者的情感和意图。

2、记录阶段

这一阶段,译员在听辨的同时,要启动大脑的记忆机制(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帮助记录碎片信息意义,长期记忆记录整体逻辑和结构关系。同时使用笔记,记录讲话者的关键信息、逻辑意义等。

3、表达阶段

译员根据脑记信息,快速阅读笔记。这包括及时识别笔记符号、归纳主题、组织语言、及时表达。表达阶段切忌因无法识别笔记造成口译中断。

五、以“脱离语言形式”机制为标准提高笔记质量的方法

1、分辨信息,记录关键词

在交替传译中,译员要同时进行听辨、脑记、笔记,这三个过程彼此配合。配合默契,则记录过程流畅,配合不当,则会相互干扰。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做的是注意力的转移。听辨顺畅的情况下,则应将精力中心放到笔记上,在听力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详细记录信息;当听辨出现困难,则应放弃大量记笔记,可简单记录极为关键的信息,尽可能依靠脑力。具体的关键信息包括概念、数字、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

2、布置格式,理清逻辑

笔记工具是可上下开合或左右翻篇的笔记本,应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字迹大小适中,清晰明了,方便译员自己辨认即可。

具体的格式要求为:从左到右依次记录,不要过于拥挤,上下左右都要留有一定空间,用于补充信息和更改信息;用/划分句意成分,这样可使句意清晰,帮助译员在阅读笔记时缩短信息加工的时间;用//划分意群,表示语段的结束,具体根据译员习惯而定;信息纵向延伸,一般是一个句子结束后,在下一行安排下一个句子,或者根据逻辑关系利用几行安排一个句子,区分不同的意义单位;区分新旧信息,旧信息用完后,顺手划一道长横线,或是任何表示“译毕”的简单符号,表示上面信息终结,下面作为翻译起点。

3、语言选择

笔记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因人而异,毕竟笔记工作是极具个人特征的行为。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原语作为笔记语言,这样“听到什么就记什么”可以减少反应时间,不易丢漏信息,提高效率;选择目标语言记录的好处在于,经过大脑快速的语言转换记下笔记后,译员减少了在阅读笔记时进行语言转化的工作量,使得语言输出更为迅速;原语、目标语混合使用也不失为有效的策略,通常两种语言各有优势,搭配使用往往是笔记工作事半功倍,以中英口译为例,谈到中英两个国家时,用“中”而非“China”表示中国更方便,用“UK”而非“英”表示英国更快捷明了。

4、符号使用

符号是口译笔记中极为高效的提示方式。符号一般有文字符号和非文字符号。两种符号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文字符号一般记录关键信息(包括专有名称、称谓等等),非文字符号通常表示抽象的关系(逻辑关系、发展趋势等等)。常用的笔记符号有;数学符号,例如“﹤”或“﹥”表示大于/more than 或小于/less than;惯用符号,例如“:”表示说、评论,“?”表示问题、议题;图形符号,例如“^”表示领导,“◎”表示环境;趋向符号,例如“→”表示去、达到,“↑”表示增加、升值;英文字母,例如“y”表示年,“v”表示胜利;英文缩写,例如“edu”表示教育,“buz”表示商业;中文偏旁,例如“ネ”表示衣服。此外,还可以通过符号组合表示多重意思,例如“5y)”表示五年以前、五年来,等等。译员在实际演练中可以不断发明、积累便于操作的个性化笔记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符号是笔记发挥“脱离语言形式”作用的关键。笔记符号使口译的流程变为“文字语言-符号意思-文字语言”,这种方式大大减少译员记忆的负担,提高了翻译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交替传译中,译员的角色是一个信息传递者。合格的译员要做的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使原语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加工后的信息自然舒畅导出。

笔记是口译环节帮助译员进行信息转换的关键点。它摆脱了文字语言的束缚,将关键的意思和精神提取出来,通过直观的形象刺激译员记忆,从而使译员对符号意思进行加工,产生“语言脱胎换骨”而“意思忠实原文”的译作。记笔记看似简单,却需要不断的实践、琢磨,以“脱离语言形式”为指导练习笔记,可以使交替口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1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M].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念、新趋势.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1651.

[2]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刘和平.口译技巧 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1.

[5] 朱佩芳.实用英汉口译技巧[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 王斌.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81.

[7] 安新奎.论口译记忆[J].中国科技翻译,2004(4)71.

[8] 韩振宇.笔记在口译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2.05.

[9] 蒋玉娜、吴志娟.笔记:交替传译的关键[J].科教文汇, 2008.06.

【作者简介】

董 坤(1990-)女,天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传译 探究 交替 提升 质量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