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视野下的山东影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3-05-27 21:55: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在齐鲁文化视野下探索山东影视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山东影视产业,应以齐鲁文化为根袛和支点,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内涵,同时适当借鉴他方经验,打造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影视发展战略,以此为山东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齐鲁文化;影视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94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多个文化传媒集团在政府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有力地促进了影视产业的发展,彰显了齐鲁文化产业的实力。比如,山东政府采取打造电视剧“精品战略”的举措,使得《闯关东》《大染坊》等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齐鲁影视文化发展的骄傲。但是,如何再现曾经的辉煌并使影视产业更好、更持续地发展下去,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在齐鲁文化视野下探索山东影视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山东影视产业,应以齐鲁文化为根袛和支点,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内涵,同时适当借鉴他方经验,打造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影视发展战略。

一、以山东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础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先秦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自古以来,齐鲁大地在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滋养下,不断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片钟灵毓秀、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朴实的人民,形成了稳重内敛、重信守诺、自强不息的地方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理论基础。

电影、电视剧的采集、制作应以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为依托,并努力开发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1986年,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成为山东影视剧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生产基地。迄今为止,它已经累计创作了700多部近5000多集电视剧,其中的《孔子》《大染坊》《闯关东》《孔繁森》《誓言无声》等几十部优秀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深受观众喜爱。《孔子》是山东电视台与济南电视台合资拍摄的历史正剧,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引起强烈反响。该剧正是以圣人孔子的生平和经历为主线,展示了真实的历史,发掘并弘扬了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极具山东地方文化特色。又如《武松》一剧,将水浒故事搬上荧屏,传达了山东水浒文化,并获得好评。所以说,以山东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础,不断开发其中蕴含的宝藏,正是影视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以齐鲁文化美学特征为依托

“齐鲁文化精神在本质上呈现为以仁、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爱国主义、贵和尚中、遵礼求仁、崇尚气节”等精神是齐鲁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些文化精神是齐鲁文化的美学特征,展示的是山东的风采和魅力,也正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托。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就很赞扬刚健有为的人格,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也是重视个人的坚韧品行。到了孟子,则将这种精神发展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这是一种贯穿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千百年来,山东的仁人志士正是以这种刚健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国家、人民奔走呼号,并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民族精神。

《论语·卫灵公》有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亦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义,小人看重的是利。孔子对义与利的看法奠定了儒家的义利观——追求公正、合理、合大局的“义”,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去做不义之事。随后,孟子的“舍生取义”更与“杀身成仁”的精神相配合,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品格,增添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齐鲁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之一。”中庸之道是儒家信奉的道德原则,孔子就极为赞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认为中庸达到了道德的最高水平。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写了《中庸》,深入阐释这种思想。中庸精神使得山东人性格内敛稳重,勤奋踏实。基于以上齐鲁文化的美学特征,山东影视产业可以着重表现这些精神,并融入到电影电视的制作当中。比如,通过个人奋斗、为国为民题材的剧作以展示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大水浒文化的开发以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仁义品格;利用乡村题材表现山东人民勤劳朴实、厚重踏实的性格;将“礼仪之邦”重和睦、和谐的生活面貌融入到家庭伦理剧中。

三、以新时期山东精神为动力

齐鲁文化有两千多年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继承弘扬,推陈出新,形成新时期的山东精神,以此作为影视产业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今,在“和而不同”理念指导下,善于求同存异、意蕴宽广的齐鲁文化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如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共生的时代,多维立体地追求多样共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影视产业当然也不例外。《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道,是处理关系的基本法则,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此,以诚信为主要释义的“信”,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要义之一。“信”,自古以来在山东人的精神构架和道德准则中占有重要地位,待人做事、于国于家都体现着诚与信的风貌。“务实拼搏是齐鲁文化精神中‘经世致用’和‘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上的儒、墨、管、兵等学派都是主张积极入世、救世,充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这些均属于新时期的山东精神,也是影视产业人应有的风采,更是推动影视产业持续强劲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以蓝色文化为新突破点,注重山东品牌建设

蓝色文化即海洋文明。中国文化虽为典型的内陆文明,但海岸线长,沿海城市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频繁、经济繁荣,海洋文化历史比较悠久。以山东为例,胶东半岛历经东夷文化、齐鲁文化、近代海派文化等8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独特的地域条件。

近十年来,胶东半岛多个城市打蓝色文化牌,“这是对长期积淀的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传承,也是彰显齐鲁文化魅力的现时之举”,同时成为齐鲁影视产业新时期发展的一个全新突破点和有力增长点。打造齐鲁地域文化特色品牌,塑造齐鲁影视文化产业的全新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人文传统、城市品牌等优势,尝试建立海洋文化影视基地,努力打造海洋文化影视剧、海洋动画动漫等产品,把发展蓝色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利用半岛港口城市优势,推进与其他国家海洋影视文化产业的交流,逐步扩大国际产业合作,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山东影视产业的国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与此同时,提升山东影视产业的实力,就要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以孔子、泰山等为代表的品牌文化,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合理融入影视制作当中。山东媒体完全可以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诸如“儒家文化论坛”一类的品牌,提高影视产业的实力。二是做大做强地方影视媒体,构建地域品牌影视节目。地方媒体可以依托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努力创造地域影视品牌,壮大齐鲁影视产业。

五、适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发展山东影视产业,除了加强自身底蕴外,还要适当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先以西安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拍出了《老井》《秋菊打官司》《黄河谣》等多部在国内、国际获得好评的影片。进入21世纪后,西安的民营影视企业迅速发展,拍出《法门寺》《大明宫》等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其影视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政府对影视企业的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以曲江影视为中心的影视产业群外,还离不开对自身文化资源的重视和开发。西安影视产业已初步凝聚了以黄土文化为中心的历史地域文化资源和以周秦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为中心的区位文化资源。这都是其影视产业呈现勃勃生机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无锡的影视产业很发达,一系列影视城和影视基地的建设,扩大了无锡的影响力,使其与“影视”紧密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离不开以下成功的经验。第一,通过育名企、制名作、聚名人、建名地,树立品牌意识,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二,突出重点,严格立项,加强技术研发管理。成立专业部门,严格立项,加强技术研发与管理环节。第三,不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聘请国内外人才担当顾问指导,努力与国际接轨。

美国影视产业的发达已被世界认可,我们要根据国情适当地借鉴其成功之处。首先,经济上,极高的利润率和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大型财团进入,为美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完善的市场经济又激发了活力,使其瞄准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其次,文化方面,建立起了完善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众多具有专业素质的高质量影视产业人才。再者,法律方面,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来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最为详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系统。最后,发达的科技作支撑。

总之,山东影视产业的未来走向应以齐鲁文化的大背景为引导,积极开发其中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加快影视传媒品牌的建设;借鉴成功的外部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蓝图和战略走向,使齐鲁影视产业的不断迎接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于志平等.齐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

[2]刘文俭.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8(8).

[3]高冠琳.山东电视剧地域文化特色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4]高亚娟.《齐鲁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贺滟波.重视蓝色文化,推进齐鲁地域文化品牌建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0).

[6]曹丙燕等.齐鲁文化与新时期山东精神[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7]肖江文.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3.

[8]何承志等.无锡影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J].江南论壇,2014.5.

推荐访问:齐鲁 山东 产业发展 路径 视野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