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的“城乡差异”——浅析农村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时间:2023-05-26 19:30:0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新课改顺应了这一发展,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构建平等、民主、互动、互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关键词:通用技术;突破限制;改善措施

从2007年9月到现在,我省各大县市区都开设了通用技术这门课。在一路的摸索与探究中通用技术的教学在技术条件和技术素养相对发达的各大城市学校已渐渐走上了正轨,其任课教师也率先从一名转型教师变为专业技术课程教师。在各学校起步点都一样的情况下,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成果对比发现,城乡差距在逐渐拉大,相反在相对技术条件不发达的农村学校通用技术教育仍走在摸索教学经验的道路上。这些差距是如何拉大的?应如何在农村学校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对于该学科的理解和课程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不断探索、尝试。

一、农村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现状

1.家庭环境因素限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地城乡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许多学生家里办起了工厂,父母都当起了私营企业的老板。虽然从经济条件上观察,城乡差距在大幅度缩小,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甚至已经赶超了城市家庭,只是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教育者还没有城市家庭教育者的投资意识。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他们对子女学习的最终目的仍非常传统,始终抱着“成绩至上观”,还是沿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存在无论花多少时间和金钱都要让子女考上重点大学来光宗耀祖的陈旧思想。虽然通用技术也是一门高考科目,可根据现在政策三项高考中通用技术也仅是针对报考专科学生实行,碍于面子问题,在没有考虑学生切实需要的主观思想下,给他们制定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本科高考目标。甚至当有些学生在家动手设计制作一些作品时,随即遭到父母的指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而且跟考大学没有任何关系,还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这就在无形之中遏制了很多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

2.教学环境因素限制

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城市来说比较分散且人口较少,受这两者的限制,在农村高中类学校通常一个镇只有一两所,而且都是把远近周围几个农村的孩子都放在了一个地方进行教育,回家路程较远致使这些学生平时必须住在学校里,一两个星期才难得赶回家一趟。而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其中学生可能一个星期才只能出一趟校门,平时也就只在校园内活动。虽然现在的校内活动非常丰富,但活动范围的缩小使学生接触各类创新技术设计机会也变少,许多学生的设计思维也就被框定在这小范围里难以延伸。要学好通用课程,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接触新鲜事物,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而目前的教学环境因素却恰恰限制了这一点。

3.教师因素限制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开设的必修课程。它的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它不仅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还融进了经济、法律、心理、环保等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所以在通用技术课的准备、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很容易以本身原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学科。物理教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师从数学角度来看;劳动技术课教师从技能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讲到自己的专业内容时许多老师就表现得侃侃而谈。相反,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就一跳而过,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选择在上课,忽略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与目标的实现。

在杭城各大学校里,为了培养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除平时上课外,教师还专门定时组织一些设计小组,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他们自己动手体验在做中学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而在农村学校,迫于家长给学校的招生压力与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学校虽然已开设了技术课程,可很多时候技术课程是要给所谓的“主课”让路。最后,任课教师在和时间比赛的情况下为按时完成任务匆匆结束新课程教学,甚至省去了对所学内容总结交流、吸收消化的重要过程。

4.教学模式因素限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进入快乐的情感状态,才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农村学校里可以发现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实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要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教师要学生怎么学,学生就得怎么学。结果就是在课堂中要么教会学生科学理论了事,要么教会学生技能就完成了任务,忽略了技术课程本身的设计目的,没有更进一步站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素养角度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根本没有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依附于一定的教学形式而存在。离开了一定的教学形式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又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师、学生、媒体(即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如果在农村通用教学中能实现以下三个转变,我想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一定会到来。

二、突破限制,提出改善措施

1.突破一: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绝对的。

例如,在课程用案例提供思维线索、整合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这样的策略尤其适用于较为枯燥、刻板的陈述性知识。为避免有照本宣科之嫌,只要巧妙地调整其顺序以符合案例教学的思维逻辑,再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且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案例,就不仅能使学生耳目一新,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习“技术的性质”一课时,原本课本里有五个技术性质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理论性太强容易把内容讲“死”,所以在这里可以学习某一位通用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选用优盘这个案例作为串联五个性质的线索,使学生在趣味性和实用性中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讲模拟试验时,老师在讲台上解释半天口干舌燥的,还不如直接播放一段汽车碰撞视频来的直接和有效。

2.突破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它的内容是每年都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前面提到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多数为转型教师,转型前可能只是某一个专业的教师,而且长时间待在乡镇农村,很少与外界交流,可是现在要教这涵盖知识如此之广的科目有时真的会力不从心及缺乏信心。对此,我们可以学习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当英国中小学实施“设计与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感到没有信心并缺乏对这门课程必要的理解及基本技能时,英国伯明翰中英兰大学教育学院对任课教师及时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他们同时开设与“设计与技术”相关的9门课程,帮助教师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理解,从而使教师树立了信心,克服了困难,提高了在学校实施这门课程的水平和标准。中英兰大学还设立了世界知名的“基础设计与技术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国际设计与技术研讨会”,他们把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常规教学及科研结合起来,促进任课教师对“设计与技术”课程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探索并进行新的改革与实验。虽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或充足的时间,但是我们在教书的同时自己通过网络自学、跨学科交流、跨学校交流等多种途径学习一些相应的知识,充实自己。

3.突破三:加强交流沟通

通用技术课程之所以能在杭城各大学校实施成功,主要在于学校能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重视并带头支持这门课程,对这门课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新课改指导下的通用技术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旨在通过学习相应知识,提高各种技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在学校鼓励支持下任课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相关的技术活动比赛,让学生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在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得到锻炼的同时让所学知识得以实践,提升相应的技术素养,把技术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运用到其他学习的科目当中,实现共同进步。可持续发展,是现在所有领域都孜孜追求的目标。正如在讲授设计原则的时候,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爱因斯坦曾经说:“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而什么又是对人终身有益的?即“求知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于新课程技术教育,我的理解是:学习昨天和今天的一切有用的,内化为自己的,去创造明天社会需要的。也就是指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自己未来需要的东西。新课程技术教育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而必将引发教育改革的更新。相信通过改善相应措施定能拉近同类学科的城乡距离,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4(4):107-108.

[2]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戈立.英国中小学的“设计与技术”课程[M].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

?誗编辑 孙玲娟

推荐访问:通用 技术 浅析 城乡 开设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