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分析反转新闻中的舆论失焦现象

时间:2023-05-22 16:05:2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輿论失焦”是由反转新闻衍生出来的当代新闻的一种热点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各类文献与报道,试图将舆论失焦发生的过程进行归因与分析,对受众角度下的角色代入、刻板印象以及非理性的概念进行厘清,从而更好地解释舆论失焦现象。本文认为,舆论失焦是反转新闻发展的产物,应用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然而如何规范反转新闻,减少舆论失焦现象,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领域。

关键词:反转新闻;舆论失焦;受众;心理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形式不断呈现多样化趋势,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公民话语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来,并秉承不同的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就众多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发声,形成了多元的舆论格局。

然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会出现新闻内容与公众舆论不停进行多次反转的新闻现象,业界和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反转新闻”。受到传播信息碎片化、媒介素养良莠不齐、媒体报道失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常常会在反转新闻中对事件本身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舆论偏离了事件中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由于成本低、速度快的网络传播带来了爆炸性增长的新闻碎片,公众无法一时挖掘新闻深度及真相,造成对新闻原意的曲解;其二,公众的社会主体差异性使得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新闻时,热衷于新闻表层的讨论,并过分地代入自己的角色,将自己归类到弱势群体的中去,渲染不良情绪;再加上刻板印象作用下的思维偏见,常会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的非理性现象。因此,大众舆论在从众心理、刻板心理、共情心理、移情心理等多种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偏离事件本身,最终导致了舆论的失焦现象。

自2013年新华网公布《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开始,反转新闻开始逐渐融入公众的生活之中。之后各类媒体对于反转新闻的报道层出不穷,反转新闻中的舆论状态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随着反转新闻的活跃,舆论失焦现象也广泛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二、反转新闻中舆论失焦现象归因

因为完整的新闻报道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官方无法立即提供大量报道,且只有持续地无方向性地发布着碎片化零散的消息,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致使大众对于新闻报道的了解没有确定的方向。此时,大量缺乏权威性的信息生成者、新媒体便开始了对大众进行消息的提供,以满足其知情权的需要。在此阶段,公众群体范围广,受众面宽,使得舆论对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新闻报道形成大量关注。但大众接触到的信息却极为零散化,其对于报道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此类状况便导致了大众关注新闻的话题性远超真实性,一系列延伸出来的边缘话题使舆论的焦点错放。

(一)从角色代入角度浅析新闻失焦的过程

角色代入是一种主体对客体产生强烈认同或共鸣之情而将自己代入客体的一种现象。同时,角色代入是引起主体自觉自主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的原始原因。

当新闻报道快速地出现在大众视阈中时,大众在第一时间对此新闻下定义并且分类的标准便是新闻的标题,新闻标题又引起了此后的大众的角色代入。如若新闻的标题是“大妈碰瓷玩具车”,大众便会将自己的角色代入到被碰瓷的小女孩一方,先不去参考新闻的真实性,而是先联系自身生活经历与头脑中对此类状况的印象,产生共情效应,由此出现的大众同理心又触发了共鸣形成舆论声势。紧接着大众再从小女孩的角度出发,角色代入感愈演愈强,群体同理心由此激发,使得大众突破年龄、性别、阶级的差异,汇聚到一起,将矛头对准大妈,发泄共同的对于大妈的厌恶之感,而忽略了事实是大妈被小女孩的玩具车所伤至桡骨骨折且拒绝赔偿。此类舆论的走向的偏转是新闻失焦的始作俑者。

(二)从刻板印象讨论新闻失焦的因素

刻板印象,即人们对某类事物形成的一种墨守成规的印象,并把这种观点推而广之,盲目地认为此类事物或者整体都具备该特性,从而忽视客体差异的现象。

使大众舆论形成刻板印象的因素共有以下几个。

1.生活经验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印象。如“雷某嫖娼被电击殴打”一事以网络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大众固有的印象乃眼见为实,加之对警察执法不公的刻板印象,断定警察暴力执法毋庸置疑。且在网络讨论的过程中,网民为雷某打上的“人大硕士”、“初为人父”的标签,作为第一信息将人们的思想左右,深深地固定在原处。锚定效应产生,大众便由此将同情心理投射到客体之上,不顾视频中人并不是雷某的事实,转而将舆论对准警察,造成了新闻的歪曲。

2.社会存在的差异与阶级性。社会的差异与阶级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这样的产物往往会导致如贫富分化、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增加的情况。大众习惯将自己视作弱势一方,常常会对有相同经历的报道中的人物秉持同情心理,从而在大多数情况偏袒为弱势一方。正如“保温箱烤死婴孩”的事件,医患问题总是会大幅度地引起公众的关注,而公众此时会自然地站在患者一方,偏执地认为是医院保温箱未达到质检要求,而没有思考到新生儿可能会患有疾病的情况,便开始指责医院。

3.社会文化氛围。在当今中国,大众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之初性本善”等观念直到现在还印刻在大众的脑海。正是如此,当出现“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时,男司机的暴力行为与人们所接受的文化与观念大相径庭,故使男司机遭受了公众舆论的一致谴责,而该事件中女司机违规变道的行为也被公众所忽视。

(三)从非理性方面解析新闻失焦原因

大众舆论的非理性即与理性相对,是一种未曾深度挖掘真相,便由情绪带动舆论走向的问题。大众主体地位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一种无耐心关注真相,热衷于发表自我的观点的现象。加之大众素养良莠不齐,无法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地理性地分析问题,导致情绪化与非理性泛滥。

当新闻报道出的涉事者损害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时,就易造成群体极化。大众的群体极化在舆论之中常会出现的一边倒情况,舆论全部会偏向冒险一方,亦会出现全部偏向保守一方的情况。大众怀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做出一些宣泄情绪的本能行为,造成一旦出现了少数的对立者,便会受到多数人的攻击的情况。

而同时,阅读新闻报道的大众往往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吸引,从而形成一个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此类现象往往也是导致信息茧房中群体化的原因,大众被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吸引,形成了一个群体,从而导致绝对化与偏激化,最终造成了群体的非理性,一味地排斥第二者,导致舆论视角的失焦。

三、基于舆论失焦现象的总结与反思

反转新闻作为当前热议的一种新闻话题,能够反映出许多社会问题,如下文所述。

当今新闻界媒体素质参差不齐。新闻固然是有与生俱来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作家应有社会责任感,不可为了一点稿酬,就来为祸人间。”媒体应以身作则,核实新闻真相,深度挖掘新闻内涵,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与商业价值而失去本真。

当今新闻受众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出现与曝光。贫富差距加大、医疗体系难以健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广泛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在新闻受众面越发宽广,受众也更加地想要发表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情况下,大众更容易出现失控、情绪化等问题。层出不穷的受众心理,如信息茧房、锚定效应、刻板效应、群体极化等左右着舆论的导向,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与新闻表面而忽视了表面下的真实,且大众对于新闻的探讨的热衷度远远超过了对于探索真相的热衷度。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是当今社会的不良产物,但也是无法避免的弊端。在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能够做的,只有竭尽全力保持对于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之心。

舆论失焦背后的大众心理。舆论失焦作为反转新闻下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改变舆论方向的道路上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舆论的失焦,同時也是大众关注点的失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此失焦点处发现受众对于社会生活状态的转变,可以更有方向性地挖掘出社会问题的深度所在。但切不可让舆论的失焦反转了新闻的真实性,反转了道德与品格的风尚,反转了社会的准则。法律、道德、事实绝不可以被任何事物所左右。

正如支庭荣教授在《“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中所说:“如果评判新闻价值的标准由时新性更多地向实时性转变,由显著性更多地向实用性转变,由接近性更多地向亲性转变,由趣味性更多地向媚俗性转变,那么,我们一直以来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坚持,也将可能会受到某种不应有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支庭荣,罗敏.“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J].新闻界,2018 (01):54-59.

[2]宋祖华.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7 (12):39-43.

[3]李惠琳.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反转现象[D].暨南大学,2017.

[4]陈丽.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7.

[5]王丽媛.“反转新闻”产生及规避路径探析[J].新闻知识,2017 (04):26-28.

[6]逯彦萃.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J].中国记者,2016 (06):64-66.

[7]谢林伶.对反转新闻现象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 (10):103.

推荐访问:反转 受众 舆论 角度 现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