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正确使用

时间:2023-05-11 16:10:4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改变了以往那种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环境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良好学习效果。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电教媒体,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本人的经验和体会。

一 课前精心选择电教媒体

在准备上课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紧扣授课主题选择恰当的电教媒体。如果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就需要播放课文录音;如果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那就需要制作CAI课件……同时还要把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的总体思路构思好,做到成竹在胸。

二 课堂上适时使用电教媒体

1.创设情景时使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特定的情境中去,在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中带着问题进入课文所蕴含的意境。例如:我在教学《送你一片绿荫》一课时,就通过播放爬山虎长得十分茂密的画面,使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生长习性及作用的兴趣。

2.揭示课题时使用

教师在揭题时,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沟通,缩短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突出课文重点和突破课文难点时使用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理解课文时如果选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景,就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直观性很强。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4.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

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例如:我在教学《故乡的水墨画》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体现江南水乡特点的美景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而形象的印象,在欣赏课文时,学生就有“画面”可想,而不是空泛地简单朗读几遍就完事了。

5.介绍地理位置时巧用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较广,而小学生的地理知识面窄、不易理解,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

在指导学生复述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放映画面,文中的内容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语言文字,这就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再现,起到提示和引路的作用。我在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依次展现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图片,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而获得的信息,其遗忘率最低,且便于旧知复现。

三 使用电教媒体要“不走过场”

正确使用电教媒体就要做到该用才用,而且一定要用好,不必用就不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为电教而电教的形式化倾向。倘若只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使用了却毫无效果,纯粹是教学上的时间浪费。为了电教而电教,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破坏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紧扣主题、适时运用、不走过场,把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推荐访问:电教 浅谈 小学语文 正确 媒体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