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学者关于政治稳定机制的主张及其评述

时间:2023-04-26 16:15: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当代中国学者对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从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政治稳定生态、政治稳定保障、社会转型、社会结构构成与民主政治建设诸方面,提出了维护政治稳定机制诸构想。本文从政治系统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区别、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关联、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与现代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的要求以及政治稳定机制研究的方法与价值取向诸方面对学者的观点进行整体评价。

[关键词]政治稳定;机制;主张;评价

[中图分类号]D6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7)07-0144-04

政治稳定机制是维持政治稳定的相关机构及其运作原理。研究政治稳定机制,就是研究其内在的构成、工作方式和活动过程,以实现社会政治生活的平衡与协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代中国学者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谋求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内在统一,对维护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构想。

一、当代中国学者对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的构想

有的学者从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两大功能出发,强调政治稳定就是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认为政治稳定就是政治系统在面临社会环境的种种变化和压力时,能够通过内外一系列调节机制的调节,维系其存在状态和发展的过程。施雪华在其研究中指出,政治稳定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隐含于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稳定机制,包括政治功能平衡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决策和执行的程序机制、纠错机制等)和政治文化凝聚机制(一体化机制、权威机制、动员机制、认同机制等)。这类机制解决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问题。二是外在于政治体系但时刻影响着政治体系稳定的社会机制,包括物质利益资源的分配机制和合法性供给机制等。这类机制主要解决政治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影响问题,即如何整合、凝聚社会资源、获得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吴志成在其研究中,也认为政治稳定机制包含隐含于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稳定机制和外在于政治体系、但时刻影响着政治体系稳定的社会机制,并认为这种社会机制包括政党组织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合法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机制、协调保障机制、控制机制和缓冲机制。唐志君、邓伟志在其研究中也得出与上述两位学者相同的结论。李爱国认为社会政治系统内部的稳定机制主要有三种:其一,政治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机制,主要包括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机制、政治体制的优化机制等;其二,各政治功能之间的平衡机制,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机制、政治决策和权力执行的程序机制、政治运行的纠错机制等;其三,政治文化凝聚机制,主要包括政治动员机制、政治认同机制等。社会政治系统外部的调节机制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社会政治稳定的物质保障机制,包括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社会政治活动的资金供给、筹集和运用机制;第二,社会政治稳定的融合机制,包括利益调解机制、危机化解机制、民主协商机制、文化融合机制等;第三,社会政治稳定的监控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反馈机制、法律规范机制、组织调控机制、强力整合机制等;第四,社会政治稳定的减震机制,包括发泄政治郁闷的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第五,社会政治稳定的创新机制,包括体制创新机制、观念创新机制、政策创新机制、理论创新机制和操作创新机制。

有的学者从政治稳定生态角度出发来研究政治稳定机制。孙景峰在其研究中,将中国政治稳定机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政治系统自身层面的机制。它包括政治活动主体的包容机制、消极能量释放机制、协调机制、社会控制机制(非正式控制机制和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力量凝聚机制(树立制度权威,形成共同信念)。这是中国政治稳定最根本、最里层的机制,别的层面的机制只有通过它来起作用。二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国内生态层面的机制,它包括经济发展对政治稳定的促进机制、利益分配与调节机制。在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三个层面的机制中,国内生态层面的机制居于关键性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三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国际生态层面的机制。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国际生态层面的机制的核心内容。这三个层面的机制会同时起作用,任何一层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政治稳定的大局。董文芳指出,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建构政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政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包括权力制衡机制、政治沟通机制、合理分配机制和吸纳机制等。

有的学者从为政治稳定提供保障的角度来研究政治稳定机制。杨志祥、刘剑君认为政治稳定首先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政治结构包容机制(政治结构的统摄机制、政治结构的凝聚机制),它为政治稳定提供制度保障;政治稳定要求建立政治体系的吸纳机制(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世界范围内人类共享资源的吸纳机制),它为政治稳定提供资源保障;政治稳定要求建立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社会信息向政治体系传送的输入机制和政治体系的各种决策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级政府输送到社会机体中去的输出机制),它为政治稳定提供社会保障。

有的学者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研究政治稳定机制。闫星、赵伯飞在其研究中指出,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权威型政治稳定机制必然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自动平衡功能的现代政治稳定机制转换。必须建立社会政治心理稳定机制、专家型的政治决策稳定机制、政治权力制衡机制,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制度保障。

有的学者认为,实现我国社会在21世纪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10~20年时期的稳定发展,关键是建构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政治稳定机制: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传动效应,又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压力转化效应;既包括政治文化的建设,又包括政治制度的建设;既要考虑党和政府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社会中介组织的缓冲作用等。这种立体的多层次的政治稳定机制应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转变与完善政治治理的结构、制度与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治体系。它包括完善政党、人大和政府等政治主体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坚决肃清吏治腐败,完善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机制;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完善公民参与的决策机制。二是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构建多元的利益诉求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专家委员会与社会组织三者共同参与利益诉求的公众参与模式。三者应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人民代表大会应充分发挥代议作

用,负责对公共政策的审批和监督;专家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咨询作用,为公众和政府提供专业意见;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代言作用,直接代表各公众阶层,向政府表达意愿,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协调公共政策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有的学者从广义角度理解政治稳定机制,认为政治稳定机制即社会稳定机制。因为政治稳定虽然集中体现于政治领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政治稳定的实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稳定为基础的,因此政治稳定机制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稳定机制及其相关子系统组成的动态结构。

有的学者认为,建构政治系统稳定机制,关键在于民主运行机制的完善,因为民主机制具有内在的“平衡一稳定功能”,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冲突因素,是政治稳定的持久力量。

二、对当代中国学者的政治稳定机制研究成果的评析

当代中国学者对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源于对“文革”的反思,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发端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鉴了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成果。他们对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的多视角的探讨和颇具建设性的构想,对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设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党和政府制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但是,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失稳态又警示我们:维护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构建,均急需修正和完善。在中国,学者不能也不可能要求他们解决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失稳问题,因为理论和实践不能等同。理论正确与否及其正确程度对政治稳定态的实现影响巨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正确的理论,用它来指导实践仍然需要诸多条件。在肯定学者的努力和成果的同时,我们认为中国学者关于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在以下诸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是许多学者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从“政治系统的稳定”这一价值取向出发,将政治稳定机制界定为维护政治系统的稳定或政治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平衡及排列秩序的合理的机制。事实上政治稳定与政治系统的稳定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稳定是政治系统的稳定或内部要素的协调、平衡等的前提,因而政治稳定机制内含政治系统稳定机制,也是政治系统稳定机制的前提。因此将政治稳定机制界定为维护政治系统的稳定或政治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平衡及排列秩序的合理的机制,既不是从影响政治稳定的全面因素来研究维护政治稳定的机制,也不是基于时势变换而出现的直接决定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来构建维护政治稳定机制。这在方法论上有“以一点代替全面”之嫌,尽管这一点是全面之中的重点。

二是大多数学者仅从现代化角度研究政治稳定机制,强调政治稳定机制的构建要为维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须的政治稳定服务,这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构建维护政治稳定机制,除了必须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恒定趋势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稳定机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实践,没有可供参照的固定模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构建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体的针对性。因此,中国维护政治稳定机制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现代化因素。还要考虑当今世界全球化因素、中国独特的国情因素,特别是影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因素,即必须从现代化、全球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角度来探讨政治稳定机制的合理构建。

三是大多数学者探讨的政治稳定机制还是囿于传统的国家对社会、人的强力控制视角,强调国家本位和社会本位,过于强调对人和社会的控制而实现政治稳定,忽视人的主体和核心地位。笔者认为,传统的维护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借鉴和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政治发展水平,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理论、机制创新。合理的政治稳定机制,应是“政治系统—社会—人”、“国家—国际社会”和谐互动的机制。即确保政治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社会自身内部要素之间,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国家、社会与公民之间,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多向和谐互动机制,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公正、民主、和谐、法治、充满活力的社会政治稳定。

四是对维护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改进。第一,实证化研究缺乏。实证化,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案例、数据、图表、模型等来证明相关结论,增强结论的说服力。我国很多学者在研究中用的多是推测法和笼统的观察法来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结论的可信度较低。第二,解释方法应更多地运用阶级一阶层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它的精神并把它应用到政治稳定机制研究领域。但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必须结合社会学家们发展起来的阶层分析法,才能对政治稳定与否、维护政治稳定的机制作出更加基础性的解释。第三,政治稳定机制的可操作性不强。学者进行研究的职责,不仅应该在理论上论证为什么,还应该为政治系统建言献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当然不可能要求学者具体去解决维护现实政治稳定这一复杂问题,但在研究中为政治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却永远是其价值追求。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稳定机制的构建也任重道远。当今时代和人民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大的历史责任,作为对国家与社会,时代与历史、人民的回应,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定会硕果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覃 合]

推荐访问:评述 当代中国 学者 机制 稳定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