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感性回归重回审美之维

时间:2023-04-25 18:15:1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我们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致力寻求一种更合理、和谐、合乎人性的生存状态,文学乃至文化的研究使命本是如此。审美文化学追寻的也恰恰是一种完满的生存方式,让我们更切近美。她能够面对当今复杂混乱的社会现象时,博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为我们提供一些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犀利的研究方法,对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研究也有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审美;文化;感性;形象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5-091-03

审美文化学能够在当今复杂混乱的社会现象中,给我们提供一些别的学科无法触及的新鲜而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关系研究,这种关系关涉美,更关乎文化,美的普遍复杂与文化的深广宽厚决定了审美文化学在当今诸多学科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审美文化学的方法论不拘一格,能够广泛吸取现今诸多犀利的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审美文化学能够直面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生存方式,告诉我们怎么摆脱异化、摆脱物化、挣脱枷锁、拥有更好的人类理想,过着一种美的生活,有着艺术化的生存方式。

审美文化学的这些特点,对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有很多在研究方法上面的启示。比如有比较文学中的形象解读问题、异质文化的交流沟通问题,我们还试探用审美文化学所提倡的方法或者理念去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形象,如何用真正感性的方法审视艺术作品等问题。

首先,有必要简要地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这里所要说明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区别于单纯的社会学研究,她研究“形象”的文学性,即幻象性,将文学形象主要视为一个幻影、一种意识形态、一个乌托邦的迹象。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这类“形象”的幻想性,即是研究行行色色的形象如何构成了某一历史时期对异国的特定描述。

形象学应在文化的范畴内以自我为参照研究“作为他者存在的”异国形象。这是一种含有自省意识的反观自视。但形象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或困难,诸如到底应该用何种眼光或视角去解读形象、关照文化。现在对文本和形象的解读分析大多流于模式化或程序化,让人物分析鉴赏刻板僵化;抛弃主观或先见的纯粹客观中立的立场或姿态固然不存在,但在比较的过程中,相异多于相同,难以让异质文化沟通交流。在此我就这些问题做一个小小的讨论和试探。

一、解读形象的新思路

形象是艺术的核心问题,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核心始终是审美意象的不断生成与不断开放的问题,詹姆斯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基本上是空间优位与形象泛化,由于消费社会所引起的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整个人类文化正在经历着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这将改变人们的感受和经验方式,从而改变艺术与审美的性质。形象是艺术审美领域中不断变动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这种变动可以说明人类审美意识与艺术价值的变化。在横向的空间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地域、民族所反映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而在纵向的时间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的演变历程。而美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文化的走向,对美的分析研究,其实就是抓住了文化的来源和走向。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形象之美即文化精神的体现。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的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区别于科技文化和社会理性文化。审美文化关注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精神演化,关注人类活动意义的生成,并不断地解决主体更高的精神慰藉与自由理想的实现。因此,审美文化学更强调感性,强调身体的感觉。她能以一种责无旁贷的担当者身份来审视剖析当前文化的病态存在,重建价值理性,恢复道德秩序,拯救失落的灵魂,给我们勾绘合理和谐的生存样式。审美文化的意义不是只在于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传承艺术的真谛、为现代审美和艺术文化提供必要的指导并让我们拥有更诗意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她还作为人类灵魂和价值意义的守护者,让文学艺术乃至文化牢牢地把握人类生存的意义,使其更多地包涵并展示出人类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伦理意识与审美追求,帮助我们在被裹挟的洪流中坚持自我,关照内心,不被“异化”,不被“物化”,不僵死刻板,做个活泼泼的有灵魂血肉、有知觉有感情的健康的人,重回人类失落的精神家园。

在此给我们分析鉴赏形象的启发是:先做好一个读者,再做一个清醒的批评者。既然没有完全的中立客观,在解读文本分析形象时,我们不妨将我们的感官和感觉统统释放,将我们的逻辑推理和模式方法暂且搁置不论。充分运用那些先见,让我们的文化底蕴去与那些异域文化的浸透物们搏斗,让矛盾逐渐清晰。当尘埃落定,感情不再喧腾,异质文化的不同立现,此时我们就必须成为一个清醒的批评者,将文化间的矛盾斗争的脉络再现。

二、形象之后的异质文化的交流沟通

比较文学形象学关注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关系。自我在言说他者形象时,也言说了自我的思想及文化。他者的“在场”与“缺席”和创造者对他者的狂热、憎恨都体现在两者的关系之中。如今我们要建构两者的深层对话模式,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者,审视他者的同时也审视“镜像化自我”,并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态势。比较文学形象学,并非一般性的关于形象的总体研究,而是对以国家为单位的他者形象的研究。按照巴柔的界定,这里的“异国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巴柔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当代形象学研究关注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关系,注重走出文本,研究所属形象的文化体系,实现形象与文化的携手。透过形象的解读,关照自身,切近异国文化,并且能与异质文化交流共存,给我们审视生活一种新鲜独特的视角,

比较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向文化内核发展,向深层次的文化比较发展,以期求得在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领域引发的诸多矛盾,如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本土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现状,克服文化相对主义的缺陷,努力建构平等的对话机制,达到人类文化在相互尊重和相互比照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让文化真正发挥人类在前进道路上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点上,审美文化学的目标和宗旨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是有共通之处的,而审美文化学的研究更能够鞭辟入里地解决一些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找出文化之间审美取向的不同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文化的异质并不意味着两种文化之间的拒斥或阻隔。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价值恰恰在于异质文化为我们树立起“他者”形象,让我们更好地反观自身,促进异质文化间的沟通与和谐共存状态生成,达到“和而不同”的完满状态。

三、对若干形象之“美”的试探性解读

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比较异质文化的不同。我想,分析或解读应该从感性,

或者从感觉出发,摒弃过度过分的理性和逻辑分析。我们在此做一个试验,虽然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经过多年严密思维逻辑训练的我们很难充分将我们的感性释放出来。

我们首先从对一则漫画的分析说起。

有幅作品刊登于《意林》的漫画,名为《乞丐搬新家》。漫画画的是一个乞丐,满脸微笑,哼着歌,画面中洋溢着心满意足的快乐。这个拥有着乐观主义精神的职业乞讨者,正在用刷子粉刷他的“新家”——一个特大号的纸盒子。盒子里有一条床单,一个枕头,旁边有一双拖鞋。作为一个乞丐即以别人的怜悯和同情过活的人。就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说,其外表应该是最邋逼最肮脏的。粉刷房子应该理解为对个性的张扬和对不完美生活的补充和修饰;床单应该意味着整洁和卫生,也许代表着勤劳和虔诚,而肮脏代表着对神灵(对上帝)的亵渎,是灵魂堕落的外化;拖鞋则是舒适的象征,在这里也意味着乞丐对尊严的维持,在艰苦卑微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当然,就中西的文化内涵来说,“乞丐文化”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无论如何,这幅漫画传达出了作为—个拥有健康人格,坚强的生存信念,坚定的人生理想的人们所共同渴望的美好生活——尊严体面地活着,舒适地享受生活。

当我们在这个所谓象征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城市的角落里,看到那些乞讨者佝偻着的背和头,被刻意暴露者的残缺的肢体,木然空洞的眼眶,伸出的颤抖的手,漫画中的乞丐,确实是—个很好的“他者”形象。

我们再联想一则著名的雕塑艺术作品《拉奥孔》的艺术形象。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够唤起人们同情的不是恶心和残忍,应是朴素的乐观和对苦难的默默反抗或承受。雕塑《拉奥孔》之所以不表现最极致的痛苦,一方面是因为最极致的痛苦和受难限制了观者想象的空间,统一或强硬改写了不同的观者心中对痛苦之极致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痛苦本身并不是美。那极致的痛苦即使能唤起人的惊骇和恐惧,仍然不具有美的享受。总的来说,《拉奥孔》没有走那条物极必反的道路,采取了通过表现温和的呻吟或哀叹勾起了我们观者深重的悲悯,让那种痛苦的感觉持久并强烈留存于我们心底。想到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怨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风格,我们得到了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美之标准的变迁,还有在民族、地域、国别上美之规则的不同。

相较于文字和图画,雕塑具有立体空间感,由于光线的强弱所呈现出的真实肃穆感。仍然让人有种眩惑。而文字诉诸我们的视觉想象,使我们徜徉于自由组合后的意象带来的奇异快感,再将文字条分缕析为触觉、嗅觉、视觉、甚至味觉。而图画更直接切近我们的视觉,色彩、线条、结构有更自由的组合。但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要求我们的感觉,而非教科书上严密的逻辑与推理。

通过对以上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对一些艺术形象的分析,我们能体验到艺术形象之间的差别,感受到文化脉搏间细微或巨大的差异。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现象,在方法论上不拘一格,灵活地将一些细碎的差异纳入整个文化运行的系统体系中。又能找到一种犀利的视角和锋利的工具,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视角,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盂 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z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李西建.审美文化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4][5]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7][德]高特荷德·莱辛.拉奥孔[M].吴福刚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8]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重回 审美 感性 呼唤 回归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