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

时间:2023-04-17 13:45: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中国电影已走过百余年历程,如今的中国电影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片云集,万众瞩目。中国电影大片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视。中国电影目前面临什么问题?中国电影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中国电影 国产大片 商业片 票房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2.008

从1905年中国诞生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之日起,一晃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而今的中国电影百花齐放,大片云集,万众瞩目。中国电影大片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视。中国电影目前面临什么问题?中国电影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中国电影大片之现状——有形无实

“大片”这一说法源于英文Blockbuster,原指重磅炸弹,后被引申为某人或某事取得巨大成功并引起轰动,尤指文艺界引起轰动的事件,比如电影、歌曲、话剧等。[1]虽然电影评论家们对于大片尚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的界定,但在广大电影从业者和观众心目中已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范式,那就是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宣传的“四大”电影。

1.由古装电影兴起的国产商业片——有形无实

中国电影市场中最早出现的大片大抵是1994年的第一部进口影片《亡命天涯》,它揭开了中国观众了解海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帷幕。随后,1997年由卡梅隆导演执导的《泰坦尼克号》给中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泰坦尼克号》的放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空前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大陆也因此掀起了一场好莱坞大片热。2000年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大受好评,并且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在声誉上,还是在票房上,《卧虎藏龙》的大获成功,不仅激发了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创作的无限激情,同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中国武侠热。

2002年由张艺谋导演的,被业界各方人士成之为中国式大片的开山之作——《英雄》,影片的各个环节都承袭了好莱坞大片的运营模式,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宣传,成为中国当年最热门的电影。正如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所言:“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从《无极》到现在的《夜宴》,这个模式全部是阵容要庞大、场景要豪华、故事要奇幻,特效要多,武打要靓。”[2]但毋庸置疑的是,《英雄》 仅在票房上的一路走高就稳固了中国电影人坚持走中式商业大片的态度。很讽刺的是,后来出现来各种以“四大”为前提的武侠片都出陷入了和《英雄》大同小异的尴尬境地:票房成为观众好奇心的产物,电影本身则成为观众谩骂的对象。种种这些不禁让人思考,中国式大片怎么了?为何会被牢困在这样一个囧破的怪圈之中?

著名影评人焦雄屏曾形容自己对中国大陆电影的心情是既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大陆的电影在逐渐与国际接轨,市场逐渐成熟,而这个市场,她原本以为要至少十年后才能够诞生;失落的则是大陆电影也逐渐商业化,手工业时代尚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通通让位给了奇幻镜头。”[3]虽然面临这种问题,商业电影仍旧是以票房为目的,继续占据市场前沿。历数近年来的中式大片,几乎清一色的古装武侠戏,主题内容单一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从香港导演陈可辛在宣传《投名状》时,接受访谈的谈话可洞出一二。在记者问道,大多数都以为陈可辛是一个文艺片导演,为何会选择拍一部古装片时,陈可辛给出的答案很直接,也很诚恳。他说,一部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收回成本并盈利是其最终目的。那么,要想一部中国式大片在海外票房上能够承担应有的责任时,古装片、武侠片是其首选。因为,这类题材最能引起海外市场的关注和兴趣。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近年来会出现这么多的古装片。但一味的迎合外国人的口味,盲目的滥制武侠片,所造成的结果只是国人对于大片的恶评和冷漠。《无极》被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满城尽带黄金甲》被指不过是个家庭伦理剧;《赤壁》、《墨攻》、《花木兰》、《孔子》、《锦衣卫》、《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剑雨》等影片耗资巨大,阵容强大,却票房平平,口碑不佳……从社会各界对于此类中国式大片的评论便可知国人对于古装大片无实质性内涵的失望。

其实又何止是武侠电影,其商业大片的走向似乎已经给中国电影市场立足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快捷的运作模式。《建国大业》里的全明星阵容,《谍海风云》里演员的跨国合作,《唐山大地震》中的植入广告等都透出了高成本电影浓浓的商业气息。

2.电影市场的“繁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繁荣。许多所谓的中式大片用当下网络流行语来形容,那就是一片片“浮云”。中国电影大片就像是个上了速成班的孩子,只晓其一,不通其二,无奈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尴尬境地。

2.1 缺乏成熟的运营机制

大投资,大制作下的中式大片,除了在发行之初引来众多关注之外,在票房和评价上并不尽人意。高投入并没有得到高回报,借《锵锵三人行》中马未都对于电影业产值的评论的话来说:“如此声势浩大的电影业远不及洗脚按摩之服务业所创造的产值。”他的观点并不是胡乱吹嘘,而是有事实证据的。在他看来,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按照总票房和票价一折换,用电视台常用的计量方式来说,其收视率仅为0.1。这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就是要淘汰了的。单从一亿元的票房来说,除去50%——70%给院线公司和电影院,剩下的还要除去制作成本以及上映前的公关宣传,投资方最后能拿到手的已寥寥无几。或许发行方认为,大面积,空前的宣传和造势,以及对于电影细节的透露是吸引大众注意,调起胃口,并最终引其走进影院的法宝。但其如此大规模的宣传,甚至在影片开拍之初就开始狂轰乱炸式的造势,未必会得到如其所想的效果,受众并不都会买帐。如今的影片上映前,都无一例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造势,搞首映礼,影片还没上映,已经有多个版本的预告片问世,对于电影细节和演员的过度消费,导致大众对于电影的麻木,甚至厌恶。种种这些批评都暴露出中国电影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另外,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在票房上起不到应有的分担成本的能力。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海外发行机构和专业人员,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发行一般都以版权买断,低价卖给了国外的发行公司,因此在海外的票房收入大多与电影制作方没有关系。这也导致中国电影大多都是单只脚走路,远没有形成合理成熟的院线电影产业化的运营模式。

2.2行业内部和外部问题

中国电影行业内部的混乱管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院线公司对于影片资源的垄断,导致绝大多数影片在拍摄完成后不能得到足够的放映时间,只得为极少数所谓的大片让路,进而扼杀了众多有潜质的优秀电影人对于电影创作的激情。这一点从各大影院的影片排布便可知一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会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的原因:一是中国式大片坐拥几乎所有放映资源而拿不回应有的回报;一是许多优秀的文艺电影等小众式影片无法放映,只得远走海外电影节,通过摘得奖项,获得奖金或基金资助生存。这无疑都阻碍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长足发展。

另外众所周知的是,盗版猖獗也是阻碍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山寨”在中国的猖獗已经到达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头一天上映的《让子弹飞》,隔天就能在网上下载清晰版,一些视频播放软件也更新出新上映的大片,各类盗版光碟铺天盖地。这些对本就脆弱的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国产电影大片之未来——只有名副其实,方可实至名归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众电影消费者,对于中国电影仍抱有无限的憧憬,从我个人对于中国电影现状的分析来看,中国电影的未来要想如同五千年华夏文化一样璀璨,就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治理各方弊端。

1、创作路线多渠道

在剧本选择上,要尽量丰富不同的主题内容,避免类型的单一,不要盲目的迎合海外市场。有句话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就是为什么《黄土地》、《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可以引起国际共鸣。而有些商业大片假借伪民族特色的外衣大秀空炫镜头,说着一些特意迎合外国人的台词,最后反落得个不中不洋,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下场。《赤壁》上映时因台词影院笑场不断;《见龙卸甲》中赵子龙的造型像日本武士,曹操多出个会武功的女儿;《精武风云》里的陈真变身如闪电侠……如果空有形式,仅借有限的艺术表现和民族文化的外衣扎一副空架子欣欣然地在空中飘,中国电影产业只能是虚幻的泡沫,一戳就破。

因此,我们既要善于提取和弘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忽视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各类小众电影题材。2010年一部《山楂树之恋》让中国观众如沐春风,再次感受到了久违的不做作,不奢华的纯中国电影的魅力。另外,一些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片,剧情片也是能够在海外拥有一席之地的,如《孔雀》、《李米的猜想》、《日照重庆》等就是很好的例证。再者,可以通过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好莱坞影片《艺妓回忆录》由中国演员饰演;《纽约我爱你》则由来自包括姜文,岩井俊二在内的全球的12位导演共同合作。电影的创作形式要尽可能的多元化才能让观众不断看到新的好的作品。我们目前还拍不出《阿凡达》,但是我们可以拍出独一无二的,有着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作品。

2、规范行业内部运行机制,打击盗版

如今中国各大院线仍旧是被大片垄断,优秀的小成本电影很少能在上映期赢得一席之地,观众去影院的可选择性少,每次就那几部大片,制片方赚了钱观众却对大片不买账。想看些文艺片吧影院又不放映。这样不符合供求机制的电影市场是极其不成熟的,观众应该享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所以当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各大院线的电影分级放映制度,让更多优秀的非主流电影在票房上拥有一席之地。解决了不合理的放映制度,也就解决了中国电影诸多问题,制止了中国电影产业继续畸形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市场调控外,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我国应该继续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盗版监察和治理力度,从院线,网络,音像制品多路出发,打击盗版,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

3、借鉴西方经验,打开产业链

中国电影的成本回收目前还仅限于票房这一很小的部分,但放眼西方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产业链从前期宣传到票房到版权再到一系列后产品开发,应有尽有。

“蒂姆•波顿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做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极致。这部电影同时也做到了电影艺术与商品推广技术完美结合的极致,将爱丽丝塑造为最新时尚偶像。”[4]著名设计师柯琳•阿特伍德(Colleen Atwood)“以19岁的爱丽丝为缪斯设计服饰,9~59岁的女性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件”;随后,爱丽丝的魅力点亮了2010年的时尚界:“迪斯尼力推美国华裔设计师Sue Wong根据影片主要角色爱丽丝、红皇后、白皇后、白兔设计的高端时装”;接着,“日本玩具巨头Medicom,化妆品牌OPI、Urban Decay、Paul & Joe推出爱丽丝主题玩偶、彩妆、指甲油。施华洛世奇推出17件相关水晶饰品,每一件上有一个兔子洞里的角色”;另外还有手袋,茶壶等各式各样的“爱丽丝”衍生品让人目不暇接,让女人爱不释手。这个例子无不证明了好莱坞把电影作为一项商业产品来开发时做得何止是面面俱到。想要做到电影大片商业化,中国电影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

中国电影百年来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这得益于数辈优秀敬业的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电影人肩负重任,要看清形势,虽然中国电影目前与西方大片在技术层面上存在差距,但是要做到真正的艺术与商业相结合,运用技术,艺术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完美融合并非异想天开。未来的中国电影应该好比一位身着青花瓷晚礼服的优雅可人,带着浓浓的中国味道的国际范儿。实至名归,指日可待。

注释

[1]王一川,郭必恒,张洪忠,唐建英.中国大陆电影现状及其软实力提升策略[J].天津社会科学,2010,04(4).

[2]罗雪挥.焦雄屏:中国电影的未来应保持儒人文化[J].中国新闻周刊,2006.第70页。

[3]罗雪挥.焦雄屏:中国电影的未来应保持儒人文化[J].中国新闻周刊,2006.第70页。

[4]李孟苏.爱丽丝梦游商业仙境[J].《三联生活周刊》, 2010,(14)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论中国电影大片[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6).

2、石慧.浅谈中国电影大片产业的发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9).

3、王一川,郭必恒,张洪忠,唐建英.中国大陆电影现状及其软实力提升策略[J].天津社会科学,2010,04(4).

作者简介

谢玉洁,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艺术学研究生。

推荐访问:中国电影 现状及 未来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