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4-16 12:00:1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以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教学为例,思考如何使学习过程更有“科学味”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探究学习的评价效度。

【关键词】小学科学 物质领域教学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A-0104-03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所发生的物质运动和变化,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内在的规律性,而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科学领域方面的材料内容,包括水、空气、岩石、物质的变化、沉浮、机械及工具、运动、声、光、电、热、磁等重要学习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增加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养成细心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笔者在实践、听课、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在物质领域的教学中,都能够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也能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课堂上依然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教师反思:如学生对探究目的不明晰;探究过程过于模式化;形成假设等探究的流程。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因材指导”,针对性不强;学生对概念及标准界定不清晰,造成实验数据有误;教师的提问过于细碎,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填写的表格设计不实用,不利于进行分析和汇报工作;学生汇报交流时间及空间不充分,走过场的情况普遍;科学概念的形成不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而是教师“包办”总结所得……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思考。下面,笔者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为例,谈谈教学收获与反思。

一、问题思考

问题1:为什么在猜物环节,师生已了解了材料的特性,还要又一次利用课件展示金属、纤维、玻璃、纸、木头、塑料等物品的特性?

解答1:在猜物环节,学生只是描述物体所属材料的部分性质,学生在生活中较少见过这六种材料,展示六种材料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下一阶段辨认材料做准备。

问题2:为什么允许学生使用拼音?

解答2:三年级学生书写速度慢,所以教师应该适当增加课件的展示时间,便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及记录。

问题3:为什么需要对有疑义的材料打问号?

解答3:有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疑义,允许学生在判断不清物品材料时,保留个人观点。

问题4:为什么将教材中查看“书包里的物品”内容调整为“观察周围的材料”?

解答4:书包里的物品也属于观察周围的材料所涉及的范围,而教材中也包含观察教室物品的内容,将两个内容整合为一个环节,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接触及认识更多的材料。

问题5:学习成果汇报结束后,教师为什么要留给学生重新修正表格内容的时间?

解答5:修改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各小组的成员首先应倾听别的小组的匯报内容,然后比对本组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修改填写事项。若在上一阶段对材料判断有疑义,到了现阶段可以把“?”清除掉,写上思考后的答案。这一过程,教师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问题6:教师开始教学“观察周围材料”内容时,为什么要先介绍活动规则?

解答6:课堂教学要有时间和节奏的观念,同时也需要保障学生的探究时间。教师需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原则,需要掌握课堂的调控技巧。

问题7:教师在最后一环节中为何要展示有关“新型材料”的内容?

解答7:引导学生了解新事物,了解新型材料对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作用,为后续对材料的探索及学习做好铺垫。增加展示新材料的环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更有“科学味”?

(一)注重了解学情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在课堂上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获取科学证据,并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情感。

(二)注重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

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同、教学资源也不同,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到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这四个课程目标在一堂课中应有机整合起来。教师同时还需要明确探究不是科学教学的唯一方式,它应该与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相结合。教师应不断接受并掌握新技术,边学边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注重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下已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及提高教学效率的好策略。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利用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交流合作。

(四)注重教学的灵活性

常话说:“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教师应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科学教材具有普适性,但无法兼顾各地区的特点及资源。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理解探究活动的目的,又要考量校情、学情及当地资源,以便学习活动能顺利开展。

(五)注重评价效度

评价不仅仅是个“筛子”,而应该是个“泵子”,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发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进程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除此之外,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差异性也依赖于评价所反馈的信息,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竞争机制,开展激励性评价,在学习小组中渗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理念,在课堂中常使用“鼓励+反思”的评价模式。

(六)注重紧密结合课内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搭建对应的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课外科技活动、科学科普活动及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社区活动中心及各类科技宫、博物馆等校外场馆,教授学生运用多媒体等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

三、注意事项

(一)教师在开展实验前,需要明确评判的标准,以便学生实施有效的探究。待学生明确这些标准后才能实施后续的观察和记录,否则不利于实验的推进,得出的数据也无法进行比对及寻找规律。

(二)加强实验设计的指导及训练。低、中年段的很多小学实验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步骤依次开展。教师在该阶段提供细致的引导工作是必要的,但到高年段的小学实验要求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针对预设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探究方案,并会设计包含有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三)要预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和空间。其中包括实验结果的展示与交流时间,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忽略该环节。

(四)表格的设计要精巧简明,便于实际操作。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表格,培训学生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四、教师需重视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技巧急需提高。在现实中,部分教师的知识基础不扎实,研究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研究不深入,无法理解编排教材的意图,授课只是依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担任科学课程的专任教师多为兼职教师,教师群体的流动性大,难以做到接受长期稳定的研训培训。

(二)教师对评价工作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但目前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对提问过程中对话质量、观察角度、学生思维的考察等方面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三)教师常会忽略后进生。学习能力強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在课堂上享受的教学资源丰富,得到的锻炼机会多,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堂上所享受的资源就相对有限。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进步,是教师的一大挑战。

(责编 周伟琳)

推荐访问:教学实践 物质 思考 领域 小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