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特点,落实语文要素

时间:2021-01-02 09:31: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把握教材特点,落实语文要素

【摘要】本文以《宇宙生命之谜》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研课应该关注的要素,提出研读教材,明确教学方向;夯实过程,落实语文要素;课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教师的科普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材 特点 语文要素 《宇宙生命之谜》 课例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74-02 《宇宙生命之謎》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拓宽阅读的广度,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好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说明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在这一课的研课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研读教材,明确教学方向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理解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精准备课,从而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在备《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读: (一)关注单元导语,明确单元目标 《宇宙生命之谜》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两个关键词和训练点分别是“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动阅读的目的”,另一类是“外在要求阅读的目的”,即“我自己要读”和“别人让我读”。“阅读方法”是指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阅读策略单元在编写体例上属于阅读单元,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阅读策略单元虽然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但是要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不管了解、习得哪个阅读策略,都应在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并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认识、获得并实践该阅读策略。在学生获得阅读策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二)关注学习提示和旁批,明确学习重点 《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在开头就提出了问题: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对这个疑惑的解释便自然生成了阅读目的。

  同时,编者在课文两侧进行了批注,如“浏览了这一段以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对于与主题没有关联的信息,我们要告诉学生可以忽略;“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则提示找中心词句,读懂段意,其实是在运用三年级就学习过的“抓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在提示学生阅读有关“说明性”文字时,告诉学生为了快速把握课文大意,应先找到“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这样就把握了这段话的意思(如果感觉与自己要找的信息不符,那就可以不再细读,直接往下寻找)。这些随文批注,呈现了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

  安排这六处批注,意图有两个:一是为了直接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步进行的;二是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梳理。

  (三)关注课后提示和习题,巩固运用方法 本课课后做了如下学习提示:“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个同学的思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思考之一: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内容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思考之二: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资料借以判断。” 编者这样安排,意图是“回顾前面阅读时采用的方法”,同时,对前面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总结。从编者提示的内容看,这里的“阅读方法”选择,就是“浏览、略读与细读”的结合,重要的细读,甚至反复读几遍,读懂其中的要点,读懂段落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甚至读懂几个段落的关系;有关系但是不重要的,只了解“段落意思”;关系不大的,浏览一遍就过去了。重要与否,就看段落内容是否有助于解答自己“要解答的问题”。

  课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教材在这里安排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另外一种阅读目的。在完成课文前面给出的阅读目的的时候,“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这一部分,有的内容是可以略读的。比如,“这一段了解到没有生命存在”,就采用“略读了解大概信息”的方式;而如果解决“科学家是怎么判断的”,则需要细读那些给出“否定”的段落——读懂结论,同时读懂“为什么会没有”。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重点阅读“4~8段”,了解“5~8自然段中火星的自然条件”与“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的条件”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根据作者的结论,做出自己的推测。教师通过列举两个新的阅读任务(阅读目的),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这节课学到的阅读策略。

  通过单元导语,学生提示、旁批,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整体组合,前后联系,逐步呈现“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二、夯实过程,落实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训练要求是有目的地阅读。要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做到有目的地阅读,首先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联的内容进行阅读;其次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以下两方面: (一)阅读策略的指导要循序渐进 阅读策略单元的三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以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呈现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相互联系十分紧密。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水平要求是一篇比一篇高,前一篇課文目标的呈现是后一篇课文目标达成的基础,调整课文教学的任何顺序都会打破这个单元的整体性,都会破坏该单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必须按照单元安排的课文顺序,严格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水平标准进行。

  因此,在教学时应立足单元整体备课,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偏离、不拔高。《竹节人》是学生首次接触,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的交流环节,通过交流使学生对该阅读策略有初步了解。在学生对该策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宇宙生命之谜》再上一个台阶,进入实质性的学习阶段。所以,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沿着旁批所呈现的思维过程及阅读方法的选用上,从而使学生获得启发,习得方法。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一以贯之 在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无论是《竹节人》的首次接触,《宇宙生命之谜》的方法习得,还是《故宫博物院》的大胆尝试,呈现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能灵活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又要根据目的、任务和即时效果自主地调整阅读速度,这都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

  而《宇宙生命之谜》课后第二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设置,不仅仅是习得方法后“牛刀小试”的练习,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其既是对思维策略的巩固练习,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例通过研读教材,明确教学方向,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从而做到有目的地阅读。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单元整组的教学意识,面对不同的课文,要基于学情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同时通过策略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并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迁移运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形成熟练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在阅读的海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同时,教师要积极构建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实现从“教课文”向“教阅读”的实践转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正是部编教材编排创新的意图所在。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编者意图的指引下,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语文要素,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20XX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教师教育发展的主题式校本教研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XXB2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坤花(1980— ),女,广西合浦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推荐访问:落实方案 要素 落实 语文 把握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