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课 中秋节探秘教案

时间:2020-11-01 09:16:3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中秋节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所以,所以,我们六年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个节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我们当地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决定以“走进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在家乡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 、相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 ,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弘扬民族文化。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

1、活动时长:2—3周

2、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相关知识;

·了解相关中秋节的诗词。

(2)水平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社会调查水平、动手水平、创新水平和与人交往、合作的水平。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品质。

·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

·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审美水平、绘画水平、写作水平。

·通过展示、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情感目标: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的情感。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事先将学生分好组,分好工,以便活动时分组有目的性地调查。

2、制作中秋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3、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准备: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首先选出小组长,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各小组热烈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很快,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队讨论制定出以下初步的活动方案。

四、活动过程

1、中秋节探秘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促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美食、佳果和月饼的变迁。

2、通过对中秋节相关资料的搜集,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探究、社会调查、处理信息的水平和动手实践水平。

活动过程:

阶段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你知道她有哪些佳节吗?(指名学生回答)

2、欣赏课件(中秋节的相关图片):

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佳节来研究相关中秋节的文化。

(二)启发提问,确定主题

1、启发提问: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发言,确定主题:走进佳节话中秋。含四项内容: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C、中秋诗词欣赏;D、中秋的月饼相关知识。

(三)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同学们能够通过上网下载、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摘抄和拍照片等,展开中秋节的课题探究。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四)制定方案,布置任务

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吧!活动方案表格:

中秋佳节

做什么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习俗

月饼大调查

中秋诗词

怎么做

1.问老师、父母

2.看书查找

3.上网查等

1.问别人

2.到网上查阅

3.到商店里看

1.查月饼的成分

2.参观食品厂

3.自己动手学做

1.看书查诗文

2.上网查诗文

3.自由创作

2、四组(把观察目标接近的分为一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课题名称

?

研究主题

?

预期结果

?

组 长

?

组 员

?

研究方法

?

?

?

活动步骤

?

?

?

?

?

工具准备

?

活动时间

?

(五)走出课堂,展开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家里、超市的月饼有怎样的包装。

最有创意的、最环保的、最实用的分别是什么?

有多少是过度包装,有什么影响?今年的月饼与往年比,有什么变化?

附:小组活动调查表:

课题名称:走进佳节话中秋

研究主题: 月饼大调查

访问者:

?

被访问者:

?

访问地点:

?

访问时间:

?

方式(电话、面谈、其它):

?

访问主题:

?

访问记录:

?

(4)废弃的月饼盒,经过我们的巧手改造,能变成什么有用的?在学校社区发起倡议,回收月饼盒。

(六)成果交流,师生小结

1、小组交流:

主持人发言:经过近两周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最初制订的活动方案,在这次亲自实践活动中,你们有哪些可喜可贺的收获,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吗?你们想以怎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丰采呢?

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

2、小组汇报:

主持人主持,分组汇报。按照预定方案,第一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节的习俗”成果;第二小组汇报展示“月饼大调查” 成果;第三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节的由来” 成果;第四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诗词朗诵” 成果。

(1)我的成果与收获

(2)这次探究活动,我感到最成功、最自豪的是什么?

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度设计一种月饼。

◆附:学生收集的部分资料: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第一小组部分资料)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仅仅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但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逐步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月饼大调查(第二小组部分资料)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由来(第三小组部分资料)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月夕” ,“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诗词(第四小组部分资料)?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活动反思:

推荐访问:中秋节 探秘 中秋节 教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