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全省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时间:2020-09-29 08:55:3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PAGE

PAGE 1

力争上游 主动作为

在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再立新功

——2012年在全省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整整20年了,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二是在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生态湖北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应该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三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园林城市创建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提振精神,在新的起点上,争创新业绩,开创全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局面。

这次会议选在荆州召开,其实也是一个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现场会。近年来,荆州市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壮腰工程”的重要依托,聚能蓄力,以98抗洪的精神和胆识挑起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的大梁。创建三年间,采取规划指导、生态先行、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强化领导、全民动员等措施,稳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得到健全,管理职能得到强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累计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6.2亿元,新建城市绿地524公顷,不仅城市绿地面积和绿量大幅增加,而且在生态型园林、节约型园林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绿地功能也更加健全和完善。今年2月,住建部命名了30个国家园林城市,荆州市榜上有名。在此,对荆州市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荆州市委、市政府为召开本次会议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同样值得庆贺的是,今年也是我省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最多的一年,除荆州外,荆门和京山也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全省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数量刷新为12个。这是我省推进园林城市(县城)建设的重大成果,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既定目标。刚才,我们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还请荆州市园林局的负责同志、京山县园林局局长***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让人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我认为,全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领导重视,全盘创园;得益于各方参与,全民创园;得益于健全机构,扎实创园;得益于措施得力,有序创园。特别是杨盛荣同志,作为一个基层的园林局长,能够做到高瞻远瞩把方向、全局在胸理大事、捋顺关系搞协调、管好本行抓组织,持续创建不停步,这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闯劲、钻劲、干劲,可贵可敬可学,真正体会了基层园林局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觉悟和能力。

中央确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贯彻落实这个总基调要有“湖北特色”、“湖北追求”、“湖北作为”。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动员各地进一步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把园林特色、园林追求、园林作为当作整个城市建设的总抓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力争中部领先走在全国前列。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首先,在认识上,要做到五个“充分认清”。

一要充分认清肩负的使命。今年以来,各级领导在讲话中多次深刻阐述了做好园林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1月11日,***省长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要做好的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在第四个方面“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着力推进转型发展”中,明确要求“着力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美城’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2月16日,***常务副省长在全省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园林绿化与交通秩序和卫生状况一并列为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三个重要方面,指出:“园林绿化最能体现城市管理的品味,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建设的缺憾”,强调“要重点加强环卫、道路交通、商贸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塑造绿色湖北的整体形象”。***副省长说“要以创建活动为抓手”,“有抓手,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措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创建活动都有相应的验收标准,可以根据各自标准,制定工作计划”,“这样,实现一个创建目标,就能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上个台阶”。2月16日,**副省长在全省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扎实抓好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努力提升城市绿量和绿化品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日,省住建厅***书记在全省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坚持以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单位)、人居环境奖等系列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些讲话既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园林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同时也意味着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工作寄予厚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是要我们认清使命,奋发有为,把“争创新业绩,喜迎十八大”的政治责任转化为推动园林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自觉行动。

二要充分认清创园的意义。今年是国家设立园林城市评选制度二十周年,国家园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综合评价,是最具权威、最能反映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把园林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地方工作的总抓手,无论对当前还是长远,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建园林,搞绿化,改善的是环境、树立的是形象,促进的是发展,受益的是群众。我听咸宁的同志介绍,过去城市园林绿化档次低,就有人抱怨,生活在一个不好的环境里,就是天天吃鲍鱼、燕窝,感觉也不会好。如今,园林绿化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听得最多的是赞美。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有一个心声,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即使收入低一点也愿意在咸宁居住、工作、生活,为什么?就因为园林城市建设,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绿色福利”,因而归属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二是有利于聚合先进生产要素。我还听黄冈的同志说,同一个人,在黄冈工作一个月拿一千块钱,而在深圳可能拿到一万块钱。难道是这个人的能力一夜间提高了吗?不是,因为深圳比黄冈城市值钱,所以他在深圳创造的一切都值钱。因而黄冈市创建园林城市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个城市变得值钱。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总是向生态好、环境好、形象好的地区和城市聚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园林城市,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而且是投资环境的改善,是发展平台的搭建,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三是有利于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全省各地在创建实践中,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城市绿化工作格局。通过当地团委、市妇联、媒体单位协作,开展了“与春天有约,建绿色家园”等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市民栽下“家庭树”、“爱情树”、“平安树”、“希望树”,建起了“读者纪念林”、“三八纪念林”,并开展绿地认建认养活动,掀起全民建绿、爱绿、护绿浪潮,在城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增强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要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势。我省从2000年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截止目前,全省77个市县中,获园林城市称号的共43个,其中:国家级园林城市12个,省级园林城市31个。十年磨一剑,我省虽然在园林城市创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数量少,位次低。全国有国家园林城市(县城)307个,我省12个,占总数的3.9%。这和建设生态湖北的目标要求不适应,与两型社会试点、中部崛起支点的地位不相称。特别是国家园林县城的数量和比例,更是我省的短板。在全国,国家园林县城数量最多的是浙江省的8个,而我省只有3个;国家园林县城市占全省县城总数比率最高的是江苏省的26%,而我省是7.3%。在中部六省中,河南、山西两省国家园林城市分别为8个和6个,数量比我们多,比率比我们高。二是基础差,任务重。对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无论是绿地建设,还是城市设施配套;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环境容貌整治,我省很多地方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绿量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另外,中心城区还存在大规模公园绿地少、立体绿化少、精品绿化少、特色公园少等诸多问题和不足等等。根据《湖北省“十二五”时期创建园林城市(县城)工作方案》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省辖城市全部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大部分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

 五年时间能不能完成过去十年的目标,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和决心,取决我们发展的速度和推进的力度。三是竞争大,进位难。由于国家园林城市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争创热潮。随着考评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标准会越来越严格。为了争取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申报城市必然孤注一掷,竞争达到白热化,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尽管2011年是我省创建园林城市最多的一年,但仅在中部六省的排位,也由2009年的第三位迭至第四名。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是要求我们时刻心存危机感,奋发有为,主动作为。

四要充分认清存在的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自身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重点城市发展不平衡,比如,宜昌市取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下面还有7个县市也都是园林城市。而同样作为全省副中心城市的襄阳,下面只有两个市是园林城市。同时,市和县两级发展也不平衡,全省共36个设市城市,获园林城市称号的共31个,占全省设市城市总数的86.1%;而全省共有县城41个,获园林城市称号的共12个,占全省县城总数的29.3%。另外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以江汉平原中线为界,以西的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十堰、恩施,全部是国家园林城市;以东的还有随州、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咸宁、黄冈等还只是省级园林城市。二是有些地方不重视。园林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市长,是一把手工程,凡是园林城市创建成功的城市,都是书记市长亲自抓的结果。而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对园林城市建设不上心、不热心;有的表面上重视,口头上重视,雷声大,雨点小,说起来重要,提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就全省而言,园林机构设置普遍偏低,有的地方恨不得将这个部门撤掉。人员编制紧张,人才成长机制不健全,有用的人才留不住,外面的人才进不来;经费保障不到位,瞻前顾后,舍不得花钱,该花的钱不花,致使计划的工作得不到开展、推进的项目不能如期完工,最终拖了后腿。三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经常听到一些同志抱怨领导对园林工作不重视,部门没地位,工作不带劲,上面把任务分下来了,才知道跟着动一动;自身工作没做好,对基层发展也不关心,最终路子越走越窄。本来,作为一个地方的政府,需要落实的工作有很多,领导关注的事情多,抓手也有很多,若不去主动争取,就很容易在领导面前失宠。建设部门就是一个做事的单位,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再积极向上争取,让园林工作进入领导的视线,才有可能赢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三是创建方向不准确。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有的城市园林建设绝大多数指标建设都很好,综合考评的成绩很靠前,但最终因为一票否决的指标给卡住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究其原因,还是创建的方向没有把握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走了一些弯路。住建部制定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园林城市建设的标尺,要坚持对着标准查漏补缺,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哪个环节薄弱就要重点强化,打不得半点折扣。充分认识到这些,是要我们看到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才能缩短差距。

五要充分认请目标任务。《湖北省“十二五”时期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地。主要内容有五项:一是进一步加快绿地建设步伐。设市城市要力争实现老百姓出行500米见绿的目标,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绿化要有大的改观,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有效实施,道路、河边、湖边、海边全面整治绿化,城市绿化水平要有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植物园和动物园等公园的建设步伐,要做到每个县城都有一个以上公园、每个城市街区都有一块游园绿地。三是有效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普遍建立城市绿线管制制度。要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绿化隔离带规划、郊区(城镇)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四是注重和加强城郊绿化,要建成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大型苗木花卉基地。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都要纳入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统一实施规划与控制管理。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全省大多数城市要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对已经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要创造条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县镇要开展园林县城和园林城镇活动,通过深化创建活动来促进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在工作上,要做到六个“加大力度”。

一要加大力度夯实创建基础。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国标”。《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是对以城市园林绿化为核心的人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各地要按照住建部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结合国家、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验收,完成验收城市的等级评价工作。2012年对2009年以来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的单位完成园林绿化评价工作。其他城市(县城)要在2015年前完成园林绿化评价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今年的工作。推进三个重点建设:大力推进以综合性公园、街头小绿地建设为重点的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以“绿道”、林荫道建设为重点的道路绿化建设,大力推进以林荫停车场为重点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开展三个创优活动:园林城市创建要有新目标,专项评选活动要有新举措,人居奖申报要有新进展。组织三个专项检查:组织专家对已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的市县进行“三类”城市资格达标认定,检查县(市)城市绿线的划定、“绿色图章”的执法主体落实情况,并对《风景名胜区条例》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开好三个专题会议:贯彻实施《湖北省园林城市创建“十二五”工作方案》推进会、园林城市创建指导会、风景名胜区领导干部规划建设管理培训会;完成三个专业成果:论证发布《湖北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编撰出版《湖北省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指南》和《园林城市与和谐社会》;达到三个层面增效:城市绿地有增长、风景区管理有改善、改善民生有贡献,把“绿色福利”做大做强。

二要加大力度编制完善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要加快编制进度。目前,全省设市城市80%以上都完成了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12个省辖市还编制了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绿线管制规划。到2013年,全省所有城市(县城)要完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生物(植物)多样性规划、绿线管制规划以及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其次要完善绿地规划编制内容。各地要围绕园林绿化上水平、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及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将市域范围内的自然植被、河道、湖泊、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带的保护和恢复,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绿化提升改造、城市绿道绿廊建设等方面内容都要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范畴,加快绿地系统规划修编进度;同时,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对重点区域规划实行公开招标,引进高水平的规划编制单位,对规划编制成果要向公众展示,吸纳公众意见,健全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阳光决策。最后,要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地要争取出台绿色图章制度,像黄冈市那样专门成立绿线办,并安排专人专班推动实施。今年省厅将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执法检查,对新建项目绿化建设不达标,擅自改变绿地用途,侵占绿地等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责成进行绿化补偿,确保绿地面积不减少。

三要加大力度扩充城市中心区绿量。中心区绿化一直是薄弱环节,要做好城市中心区绿化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制定增绿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展开中心区增绿攻坚战。一是增加中心区公园数量。按照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采取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怕大、不嫌小,合理布局公园绿地,大中小梯次发展,尽最大努力增加公园绿地。二是全面提升改造街头游园绿地。重点对老城区现有绿地进行增植、补植大乔木。去年,武汉、黄石、十堰、恩施和咸宁等地,都实施了大树进城,在不破坏生态、确保成活率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而且还可以坚持。三是开展立体绿化。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各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护坡绿化、立交桥绿化,采取乔灌花草复层种植,增加单位面积绿量;四是实施破硬还绿。推进生态停车场建设,对居住小区、单位、商场、宾馆等硬质铺装过多、绿化过少的停车场,进行破硬植绿,合理配置、补植高大庇荫乔木,改变停车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争取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要达到60%以上。

四要加大力度打造园林绿化精品工程。园林精品工程是塑城市特色的重要栽体,也是园林绿化上水平的重要体现。一是规划出精品。根据城市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带气候特征,合理运用植物材料,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方案。二是施工出精品。要引进高水平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强化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三是有计划地选择精品项目重点打造。要根据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选择有特色的地段、易出彩的项目,重点打造精品工程,彰显城市个性,塑造风貌与特色。要突出“千湖之省”的特点,大力实施沿江、沿湖、沿河绿化整治。搞好城区水系和滨水景观建设。四是通过提升雕塑、小品建设水平提高精品内涵。要传承、融合城市文化,在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内规划建设一些能够展示地域人文历史,蕴涵时代精神,传承城市文明的雕塑、小品,要精心选题、精密制作、精巧布局,使之成为展现公园、广场特色的点睛之笔。五是完善园林精品工程培育机制。尽快研究出台精品工程项目动作管理机制,实施工程项目责任制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通过类比等多种手段,促进精品工程建设。今年是园林式单位、优质工程的评审年。届时,厅里将组织开展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优秀项目经理、湖北省最具影响力园林绿化企业的评选活动。

五要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绿道绿廊建设。城市绿道是构建城市绿化总体格局的脉络,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全新工程。各地在探索绿道建设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尝试,像武汉的长江大道景观带和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等,可以代表全省绿道建设的最高水准。但与广东相比,规模上还是有些差距。广东省已经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率先在珠三角建成六条总长约1690公里的区域绿道,构成珠三角绿道网的主体框架,将其打造成为我省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底,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要将本地区70%以上的区域绿道(省立)建设成型,确保绿道在各市之间互联互通,基本形成珠三角绿道网主体框架;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区域绿道(省立)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和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前建成;2011年底,珠三角建成全部区域绿道(省立)并投入使用;到今年底,配套完善各项设施,并逐步引导绿道网向广东全省东西北地区延伸。下一步,我们还要组织全省园林建设口的代表到广东学习取经,把绿道建设作为一个突破口,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结合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规划建设武汉城市圈绿道网,实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市郊、市郊与农村以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连接。其他各城市(县城)也要注重绿道控制区的划定,选定适宜区域,高标准、高水平的逐步推进绿道建设。

六要加大力度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建设应该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开源方面,要坚持走投资主体多元化道路,采取市财政投入一部分、向上级争取一部分、单位社区投入一部分、社会各界捐助一部分的办法,广辟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各地政府应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要健全城市异地绿化补偿费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发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参加认养认建绿地和公园,对捐资者可以通过授予绿地冠名权或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给予鼓励。在节流方面,要学习荆州循环利用绿化废弃物的做法,对城区主要道路、公园绿地内因自然生长和整形修剪产生的枝叶等废弃物进行集中粉碎处理,制作成肥料后全部应用到城市绿地之中,达到既清洁美化环境,又节约城市绿化管养资金的目的;要借鉴咸宁节约型园林的经验,沿河建泵站,取河水、集雨水,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和养护灌溉绿地用水全部利用河水和雨水;广泛利用太阳能、LED、PE板等新材料、新工艺,及驳岸生态化处理技术等等,节约能源消耗。要推广巴东县立体绿化的模式,充分利用挡土墙、阳台、屋顶、墙体进行立体绿化,栽植爬墙虎、长青藤、油麻藤等各类攀缘植物,建成 “立体绿地”和“空中花园”。

三、在措施上,要做到五个“千方百计”。

一要千方百计借权发力。千难万难,政府重视就不难。要借书记、市长的权,经常给他们写议案、写建议,想方设法让园林绿化的工作进入领导视线,争取转化为政府决策的热点,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要借相关部门的权,就是要经常碰头和协调,合力推进。借势推进,就是要借“十二五”时期新一轮的发展形势。“十二五”规划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同步推进。我们要牵住城镇化这个牛鼻子,顺势把我们的工作随大势推进。去年,荆州市、荆门市、咸宁市和黄冈市抓的是书记、市长挂帅“创园”,十堰市抓的是书记、市长亲自部署督办“创卫”。荆门市之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有这么大的变化,与懂得借城运会之势有很大的关系。咸宁市近几年无论是投资还是城市面貌,相当于过去十年的发展规模,就是借用了几个节庆的大势。我们还要想方设法进一步开拓视野,盘活资源,抓着一些大事来推进我们的工作。

二要千方百计发动群众参与。各地要通过广泛的发动和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绿化意识和建绿意识,营造健康绿色文化,增强城市绿色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加单位和社区生态性、宜居性,带动全民绿化的深入开展,夯实园林绿化工作的社会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关注绿化、参与绿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像武汉市、荆门市那样,“政府送花进家庭,园林科普进庭院、管理服务进社区”;像宜昌市一样办好花卉展、盆景展等展览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使“建绿、护绿、爱绿、兴绿”成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共建和谐幸福家园的舆论氛围与社会共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和影响力,全面巩固提高园林绿化行业的社会地位。

三要千方百计挖掘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名片和脸谱,园林绿化是塑造城市特色最有效的手段和依托,最忌照搬照抄、千城一面。在这方面,有的地方做了很好的尝试和努力。比如黄石市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开始实施了花城计划。计划建设项目12个,主要包括“二带十景点”、“六个一”,计划投资约380万元。目前已实施明珠广场、桂花湾广场、盆景园、陈家湾广场等11个,栽植梅花、樱花、碧桃、西府海棠等花木2476株。而咸宁更是凭着“桂花之乡”、“温泉之乡”的优势,借梯上楼、借壳扬名,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香城”。在2012年及未来规划的“五城二区”建设中开展城市“香化运动”,即在城市绿化、彩化、生态化等基础上,以“香”为主题,用香花植物妆扮全城,“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中国香城),实现两大提高(提高绿量、提高香量),通过六大“香化”措施(留香、添香、增香、植香、选香、保香),打造七大“香化”景观(香园、香道、香河、香院、香山、香廊、香泉),提高城市“香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科研水平,精心构建“中国香城”。这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自然就把城市的品牌打响了。

四要千方百计提高管养水平。按照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严格的养护管理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加强对绿地责任单位和养护单位的考核,提高养护水平,不断巩固提高园林绿化成果,积极探索新的养护方式和方法,把市场机制引入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进养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各地要高度重视园林绿化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培养壮大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服务、生产、科研、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独立的产业体系,积极推广生物(植物)多样性和绿化新技术、新品种的运用,总结研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园林园艺水平,增强发展活力。

五要千方百计统筹发展。湖北既有大武汉等富裕地区,也有武陵山区、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和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地库区等,城乡差别、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要以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统筹区域发展。当前,要抓住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加快“一主两副”中心城市率先发展的机遇,要坚持树先种上去,先绿起来的方针,走先绿化后美化、先普及后提高的路子,在绿地分布均匀性、物种多样性和园林的人性化等方面上水平,要在城市中心区、城郊结合部、入城口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突破,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一项新的重大历史任务。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目的,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改变城镇的生态环境,我们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把园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向县城倾斜,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县城优先发展,消除园林县城的盲区,让城市的文明和经济活力涌向农村,让农民也像市民一样享受到优良的生活环境。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要争取全面实施“绿色图章”制度,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把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池塘坡地、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茶园、果园等生态敏感区域划入绿线管制范围,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在城市环境改造特别是水系统改造中,要坚决制止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态的错误做法,把美好家园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同志们,园林城市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当前全省园林城市建设事业正站在新的起点,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紧紧抓住全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契机,继续以园林城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为实现全省园林城市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届党代会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推荐访问:讲话 会上 园林 推进 2012年在全省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