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版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21页)

时间:2020-10-25 09:01:3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

根据 <<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成建 委<2014>65号)、<<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 细则》(成建委 <2014>205 号)的要求,以及新都区城乡建设局(新 城建<2014>277 号)文件要求,特编写建筑工程中影响住宅工程日后 使用的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一、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

(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混凝土的裂缝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 硬化过程裂缝和完 全硬化后裂缝。按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把混凝土裂缝分为二大类: 第一大类, 由第一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 包括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 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 ,以及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荷载次应力 裂缝”,二者通称为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

第二大类,由第二类荷载即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包括温度、湿度、 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

 上述两类裂缝的区别是:前者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 直至裂缝的出现与扩展,似乎都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 是个“一次”过程。而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 生,到约束应力的形成, 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 时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 ,称之为“传递过程”,是一个多 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二)、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1、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按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 工方案的编制内容除满足国家现行有亲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外, 还 应包括地下室周边水位观测、施工降(排)水、混凝土的浇筑及养 护、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构件的裂缝及 变形观测等内容。

2、应本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浮设计,雨季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定 期观测并记录地下水位。

 根据观测记录, 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停止 施工降水时间。

3、施工期间,地下室周边回填前,基坑内不得有积水。

4、施工期间,应对地下室底板、梁、柱、墙、顶板的裂缝及变形 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记录,并作相应处置。

5、商品砼搅拌站应该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特别是砂石含 水量和含泥量的检测和控制(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3%,粗骨料

含泥量不应大于 1%),以确保混凝土本身的质量稳定; 进一步优化 混凝土配比, 宜选 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减少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对一些必要的试验检测工作应 予加强,如混凝土收缩试验等。

6、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采用带模养护,带模养护结束后, 可以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方式继续养

其他部位可采用洒水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

7、混凝土覆盖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 膜加草帘进行养护。

塑料薄膜贴紧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覆盖物衔接严密,不得漏盖,层数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8、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不少于

14 天。

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带模养护时间不

少于 3 天。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9、地下室底板与迎水面剪力墙根部混凝土应整体浇筑,其施工缝 应设置在距底板上面不小于 500mm 处,并应在剪力墙截面中部安 设止水钢板,其弯拆方向应朝向迎水面

10、地下工程底板及侧墙后浇带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底板及侧墙后浇带两侧中部安装钢板止水带,固定牢固,其 弯拆方向朝向迎水面。

2 后浇带在封闭前应进行有效的覆盖保护,保持相对清洁。

后浇带的封闭应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前

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润浆。详下图 1、2

W:.,一总丧:..i3 *?tuy旬世时占■-沛

W:

.,一总丧:..i

3 *?tuy

旬世时占

■-沛■

财理jU

/ 般能瀟土

1H ■■<

'■ A棘丁卅汽■上

11、地下室迎水面剪力墙后浇带在施工防水前应提前在外侧做胎

膜。详下图3:

TO:艸瓯

12、地下工程后浇带支撑系统应独立设置并在该层梁板混凝土浇筑

前与其它模板支撑系统连成整体,该支撑系统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 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

13、地下室侧墙防水层外侧应铺贴软质材料(如聚苯、挤塑板)进

行保护,并宜再加砌一道砖墙。详下图 4

14、地下室侧墙位于覆土以下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均应采用止水对

拉螺杆进行模板因定,止水对拉螺杆两端应设置塑料或木质堵头,

模板拆除后应在堵头部位形成的喇叭口根部截断拉杆, 不得平混凝

土墙面截断拉杆。预留喇叭口须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 且不宜凸

出混凝土表面。详下图5:

图515、地下室侧墙穿墙管道均应预埋钢套管,钢套管位于墙体中部位置

图5

15、地下室侧墙穿墙管道均应预埋钢套管,

钢套管位于墙体中部位置

应设置5mm厚80mm宽的钢板止水翼环,焊缝为双面焊缝。穿墙套

管与管道间缝隙的填充材料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

管与管道间缝隙的填充材料设计无要求时,

应采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

要求的柔性密封材料填塞密实。施工期间在钢套管迎水面一侧应设置 管口盖或点焊钢板进行保护。

16、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其表面应原浆收光,对存在的质量 缺陷应及时修补,并对结构层进行 24小时的闭水试验。

17、 地下室顶板上园林景观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施工应在顶板 防水施工前完成,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18、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运输通道时, 应对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 进行验算,必要埋还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方案, 并由设计单位 进行复核确认。

二、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

混凝土收缩变形。

 混凝土作为由砂石集料、水泥以及水 拌和而成的脆性材料, 在施工技术后随着水分的大量蒸发, 混凝土体 积势必随之收缩产生变形。但是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受到梁、柱、墙 等周边支座的约束力, 并不能自由收缩变形。

 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 的极限承受能力时, 就会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

 这样的裂缝通 常出现在板角等应力相对较为集中区域。

混凝土温度裂缝。

 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初凝过程中, 由 于水化热的作用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 发现温度差最高可达50C以上。在养护期14天内,混凝土内外温差 一般处于较大水平。

 混凝土楼板表面由于具有较好的热量散失条件温 度基本相对较低,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内外温差导致温度应力的产 生,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便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不完善

2.1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措施不当。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 工过程中,模板施工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开 裂的主要原因。

 支模过程中模板的间距过大, 上下层之间的支撑不垂 直,垂直支撑面与现浇楼板接触位置松动等等都会造成模板支撑体系 变形,使混凝土楼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变形, 造成裂缝的发生。

 此外, 拆除模板过早, 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承载能力, 在荷载 的作用下楼板结构受荷超过承载能力也会造成楼板的开裂。

管线埋设处理不当。

 现阶段现浇混凝土埋设的电暖等各

类管线主要为 pvc 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楼板内的有效

截面减小,而且 pvc 管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别较大,

粘结力不强, 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 集中而造成的楼板开裂。

极易导致由于应力

2.3 混凝土泵送浇捣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

工过程中, 现浇钢筋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的方式,

这就要求混凝土的

坍落度在 120-220 之间,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均较大。同时为了缓 解运输过程中出现初凝, 部分混凝土中还掺加了缓凝剂, 极易导致在 泵送以及浇捣过程中出现浮浆, 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较差, 表面 收缩量增加,因而出现裂缝。

3、钢筋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规范

规范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 试验研究 表明混凝土保湿养生两周相比于不足一周的养护时间, 收缩量可以降 低 25%左右,这对于控制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 是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保湿养生重视不足, 难以按 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混凝土质量。

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大多使用商品混凝土, 因此为避免由于 混凝土材料原因出现裂缝, 必须严格控制水泥、 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以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计量 (预拌混凝土掺合 料总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 25%,最大不应超过 30%)。对于进场 使用的混凝土, 处进行坍落度等必要的试验验收外, 仍需留置混凝土 试块,以确保用于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质量。

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 《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 ,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工注意事 项。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混凝土强度达到 75%以上的预计龄期。

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安装钢筋、 模板等施加施工荷载的建议时间。

对混凝土养护方式及养护时间的建议。

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预拌混凝土严禁在运输、泵送等过程中加水。

 2、完善钢筋混凝土现浇过程施工工艺,规范混凝土养护作业。

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作业,首先应该根据工况及相关要求进行设 计验算,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吊装等各种荷载对模板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钢筋的绑扎, 应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与设计要求一致, 避免保护 层过厚导致现浇板有效厚度降低而出现裂缝。

 电暖等管线的铺设应尽 可能的与钢筋交叉布置或者与现浇板短跨方向平行铺设。

 避免多层管 线相互叠放造成应力集中, 如不得已需要在各种管线集中位置增加钢 筋加强网或采取预埋线盒等保护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捣实作业, 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确保初凝前完成捣实以及找平。

 在现 浇混凝土终凝时间之前应完成板面的抹压工作, 以便于及时进行混凝 土保湿养生。

 规范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整体强度, 预防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

 养护作业的关键要点在于确保 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 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

 通常情况下混 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使用薄膜养生液, 保湿养生时间不得 低于一周,对于使用外掺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 施工单位应编制裂缝防治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预拌混凝土性能及进场验收指标。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技术要求。

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电气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措施。

现浇板厚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捣控制措施。

混凝土初凝前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措施。

混凝土养护方式与养护时间。

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措施。

10 拆模时间。

4、 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水泥、砂石抽样检测报告,检测混凝土坍落度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 参与混凝土 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i. 钢筋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现浇板负弯矩钢筋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钢筋撑铁,其间距 不宜超过 800mm。

起始钢筋位置距梁(墙)边不大于 50mm。

3板底钢筋应设置垫块,每0.8川不少于1个,不得用钢筋作垫 块。

5、 线管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线管宜布置在梁内, 确需在现浇板内埋设时, 应采取措施将其 固定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

线管敷设不宜交叉, 确需交叉的不宜超过二层管线。

 严禁三层 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线管在交叉布置处可采用线盒转接, 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 放射形分布。

当两根及以上线管并行时,各线管水平间距不应小于 25mm。

6、 混凝土浇捣应满足下列要求:

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留置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时, 应设置临时浇筑通道, 避免在浇筑面上行走 和堆放施工机具、材料。

现浇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

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并进行覆盖。

7、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现浇板厚度准确。现浇板施 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 出结构+50 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50 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 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在每跨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水平线做出 现浇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间距不应超过 2m控制点

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 混凝土面找平。

8、 现浇板可施加荷载与模板拆除应满足下列要求:

严格控制现浇板可施加荷载的时间, 板面吊运模板、 钢筋等材 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 24h。

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 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 位 置应避开现浇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现浇板造成的冲击。

严格控制现浇板拆模时间。

 现浇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 规范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撑系统。

后浇带及长悬臂梁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未达 到设计强度时不得拆除。

现浇板面材料堆放荷载和板面模板支撑荷载总和不得超过施工 方案确定的板面施工荷载限值, 否则应采取可靠的支撑措施。

 应严格 控制施工荷载,严禁超载施工。

三、 填充墙裂缝

(一)、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一般出现在填充墙体上半部,下半部由于砌体自重与 应力部分抵消, 不会产生裂缝。

 填充墙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地基基础未处理好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 形成填充 墙墙体开裂。

2、所使用的填充墙墙体材料(砖、水泥、砂、拌合用水) 无合格证明文件、无试验资料,即材料不合格,不符合设计图 纸要求,造成填充墙墙体开裂。

3、填充墙墙体砌筑时砌筑质量控制不符合砌体质量要求,

1 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 拉结筋未按要求预埋留置、 长度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砌筑前砌块未按要求浇水润湿,砖缝控 制不匀或超规范要求(8?12mr);碎砖未按要求废弃不用,而 集中使用在填充墙墙体上; 4 粘土空心砖填充墙墙体顶部未按 要求做法进行施工(顶部预留 200mmM砌砖待七天后施工), 填充墙墙体施工高度未按规范要求分段施工, 而是一次性施工 至顶。

4、填充墙墙体自身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裂缝较规则, 易在 柱边和梁底出现。

 1 砌筑时的砂浆流动性较大,墙体在自重的 作用下,不断沉实引起收缩; 2 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产生的收 缩,收缩时间较长,砌筑完毕 28 天左右才将基本完成; 3 砌体 材料存在湿胀、 干缩的现象, 这就会造成粉刷后的墙面出现不 规则裂缝。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是墙体粉刷前要充分浇水湿 润,这时的墙体含水率较高,体积略有膨胀。粉刷结束后,墙 体内的水份才开始逐渐往外排析,随着水份的不断排析与蒸 发,墙体就会逐渐干燥和收缩, 当墙体的收缩量达到一定程度 后,就会将墙面的粉刷层拉裂。

5、填充墙墙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主要是填充墙和 钢筋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不一样, 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 的收缩量也不一样, 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 这 种裂缝也是比较规则的。

 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 墙面出现裂 缝后难以根治, 只能通过治理控制其裂缝宽度, 使之成为无害 裂缝。

(二)填充墙裂缝防治措施: 通过对填充墙墙体裂缝原因的分析,针对原因我们在工程 施工中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地基基础必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 按工程验收程序进 行地槽、 地基基础验收并验收合格, 所有资料签字手续齐全完 整。

2、选择合格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墙体材料:优先选用与框 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基本一致,吸水率小, 材料强度较高的粘土空心砖作填充墙的砌体材料。

 厨卫间周围 墙体、给水管井周围墙体严格按设计图纸采用页岩实心砖或多孔砖等 防水抗裂性能较好的砌体。

3、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 1d~ 2d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 混凝土砌块采用砌筑砂浆砌筑时, 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 润。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烧结空心砖的相对含水率 60%~ 70%。

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 块的相对含水率 40%~ 50%。

4、 砌筑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砂浆的配合比, 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砂浆用砂宜采用 过筛中砂,含泥量不应超过 3%。

5、 干混砂浆存储期自生产之日起不得超过 2 个月。

6、 墙体砌筑时,应采用皮数杆、挂线等措施,控制好灰缝厚度和平 直度。

7、 墙体砌筑前,应检查砌块或砖的含水率,严禁将砌块或砖在水中 提前浸泡或雨水淋湿后上墙。

& 墙体砌筑时,应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750mm当 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9、 填充墙的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80%;空心砖砌体垂直灰缝应填满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 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80%,不得 有透明缝、瞎缝、假缝。为确保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施工时宜采用 打顶头灰,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10、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 小于砌块长度的 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 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11、 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5m,日砌筑 高度不宜大于 2m。

12、 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补砌间隔时间不少

于14d。当顶部采用“斜砖”补砌时,“斜砖”两端及中间宜采用异 型预制砖进行补砌,斜砖斜度宜控制在 60°±10°范围;外墙填充

墙斜砖后塞口采用实心砖内外交叉挤紧砌筑, 灰缝应饱满密实; 当顶 部采用混凝土填塞时,梁(板)底预留 30?50m嗣隙,用C20干硬 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

 塞缝前要求用水湿润墙体顶面及混凝土梁 底,塞缝时先从墙体一侧进行,待凝固后再行塞填另一侧,塞填必须 密实。

13、 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应设置过梁,在其 线管穿越的位置应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

14、 管线安装开槽宜用凹槽砌块或定制砌块,避免开槽打洞。若需 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槽时,必须在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先 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剔除时应轻凿,保持砌块 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 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1:3的水泥砂浆抹实。遇开洞较大的

情况应采用C2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

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它 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16、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 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

 锚固钢筋拉拔实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 检验值不小于 6.0KN。

四、 墙面抹灰裂缝

( 一 ) 、墙面抹灰裂缝产生的原因:

墙体抹灰裂缝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墙体结构受力, 导致墙体 开裂引起抹灰层产生裂缝; 另一种是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

 墙 体结构受力开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

(2)温度裂逢,这种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逢常见于不 同材料的交接处, 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

 房屋结构由于 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 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 导致产生温度 裂缝。建筑物的长度过长以及受热不均匀,则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3)结构性裂缝是由于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存在 问题。比如:设计的疏忽导致漏算荷载,构造不合理等;砌体施工不 规范,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而 出现通缝等,使墙体受力不均匀、承载力降低。

(4)过大振动引起房屋墙体的裂缝。

(5)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

(6)外墙保温材料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等。墙体抹灰层自身裂缝 产生的原因有: “龟裂 ”和“壳裂” (二)、墙面抹灰裂缝防治措施: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采用 32.5 级。施工 现场应使用同品种同批次的水泥, 品种批次不同的,性能也有所不同, 所以不得混用。

2、 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含泥量宜小于 3%,不 应采用细砂、特细砂。砂浆搅拌要均匀,不均匀搅拌导致有的砂浆强 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容易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3、 外墙抹灰砂浆宜掺加抗裂纤维或抗裂剂等外加剂。

4、 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 20mm< 20mm钢丝直径不应小于

0.7mm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应小于 130g/ m2o

5、 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基层 的表面尘土、 砂浆、污垢、油渍均应事前清除干净。

 过于光滑的基层, 要事先凿毛,再用 1:1 水灰比渗 10%的 1 07胶薄抹一层粘结层。抹 灰前,墙面应浇水湿润,洒水时间与施工时间不要间隔太短,以免抹 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体吸收, 造成砂浆失水过快, 而导致强度 降低。

6、 注重抹灰工操作技能。如:抹压力度不均匀、厚度不均匀容易造 成抹灰层产生裂缝。

7、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 35mnS寸,应采取加设钢丝 网等抗裂措施。

8、 当抹灰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五、 外墙开裂、渗漏

(一)、外墙开裂、渗漏产生的原因 目前建筑外墙裂缝、渗漏水问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质量通病之

一。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外墙常出现裂缝、渗漏水现象。原因有以

下几个方面:

1、主体阶段

从材料角度分析:

水泥砖、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 砖在施砌时龄期达不到要求,造成墙体收缩裂缝。

砌筑砂浆采用细泥砂,配比不准确,使用隔夜灰,砂浆中使用砂浆王等

掺合剂时掺量不正确等, 导致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 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接壤部位易产生 裂缝。

从施工操作角度分析:

拉结筋未设或未做弯钩、植筋不牢、拉结筋间距与砖模数不匹配,现场 砌筑时操作工人随意弯折。造成填充墙与主体框架未可靠连接而产生裂缝。

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未正确留设空隙,直接一次性砌筑,或间隔

时间过短,梁下斜塞砖砂浆不饱满。造成框架梁下出现裂缝;如图 1所示

外墙砌筑竖缝不饱满,甚至透缝。

砖块未提前洒水湿润,直接干砖上墙,使砖块与砂浆之间未有效粘结,

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1.8外墙未满灰砌筑,砖墙的砌筑砂浆不饱满,易引起墙面渗漏。

从构造及细部处理要求角度分析:

1.9 阳台、雨篷倒坡,雨水不流向室外而流向墙体,造成渗漏。

110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挑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等墙 底未做砼翻高或翻高不到位。

1.11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步步紧、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 钢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未可靠封堵, 留有渗水通道,表面出现裂缝,而造成外墙渗水。

2、抹灰阶段

从原材料角度分析:

2.1抹灰砂浆性能不良: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配置砂浆、砂浆配合比不 良、砂浆拌制后停放时间过长、使用已离析的砂浆等。

基层处理:

2.2 抹灰面基层处理问题:主要由墙面污染物未清理干净、抹灰前墙面未充 分浇水湿润、对光滑的墙面不做凿毛等专项治理等。

从施工工艺分析:

2.3 抹灰工艺问题:抹灰未按规定分层进行、分层间歇时间过短等。

 2.4抹灰层过厚或过薄:主要原因是主体或墙体表面尺寸、形状、平整度等 偏差未进行有效处理。较厚部位抹灰没有分层进行。

构造、防水涂料处理角度分析:

因墙面凹凸线槽部位处理不当引起渗漏

2.5 凸出墙面的装饰线条积水,横向装饰线条的抹面砂浆开裂,雨水沿裂缝 处渗入室内。

2.6 墙面分隔缝渗漏。在进行外墙饰面施工时,在分隔缝部位镶入塑料分隔 条,饰面完成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饰面层本身的胀缩分格条与砂浆之间脱开, 这 部分凹槽不仅施工时未考虑防水要求, 设计上也未采取防水措施, 也大量集中在 这些凹槽内,雨水沿塑料条与砂浆之间缝隙渗入墙体,造成室内渗漏。

3、饰面阶段

基层处理

3.1铺贴各种面砖的饰面层,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面砖质地酥松,吸水率 偏高;贴上墙面后, 由于雨水冲刷和冻融交替, 引起面砖开裂、 爆皮、脱落, 雨水沿这些部位乘虚渗入墙内造成渗漏。

3.2 饰面砖、石施工时勾缝、打胶不严,高层外墙饰面砖未设伸缩缝, 雨水从缝隙中进入饰面块材底部的墙面, 经冻胀使块材脱落,此时墙面稍有 细缝,水即沿缝渗入室内。

3.3外墙面砖、石材阴角部位、与装饰线(腰线)、板之间未留缝(未勾

缝),阳角部位粘结砂浆不饱满(一般阳角不勾缝)。

(二)、防治措施:

1、外墙涂料饰面层开裂

1.1外墙基层、抹灰层、保温层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及设 计的要求,抹灰层应采用抗裂、防水砂浆。

1.2涂料饰面应采用柔性耐水腻子和弹性涂料, 腻子与涂料应具有相 容性,普通型腻子严禁用于建筑外墙。

 弹性涂料及柔性耐水腻子主要 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1弹性建筑外墙涂料主要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低温稳定性

不变质

2

耐碱性

48h无异常

3

耐水性

96h无异常

4

耐洗刷性/次

> 2000

5

耐人工老化性(白色

或浅色)

400h不起泡、不剥落、无 裂纹,粉化w 1级,变色

< 2级

6

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

环)

无异常

7

耐沾污性(5次)(白

V 30

推荐访问:措施方案 常见问题 工程质量 新版 2020年新版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21页)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