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脱俗自清高:超凡脱俗的什么

时间:2020-01-10 10:36:2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清高是不媚世俗、不随大流的精神风范;是一种俯仰由已、褒贬随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把精神比物质看得更重、把心灵比口腹看得更重的处世方式。

  清高一词,如今人们总认为它多带贬义,不敢大力宣传和提倡。其实,这是对清高一词真实含义的误解.。《辞海》中对清高的解释是: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如今则泛指人品纯洁,不同流合污。从这定义看,清高应该是为人、为政、为事应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坚贞的节操,一种优雅的气质。

  

  清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它情有独钟。在中国的词汇里,许多美好的称誉,都是清字当头:卓越的才能称清才;儒雅的文章称清文;志行高洁的人士称清士;廉洁奉公的官员称清官;纯正诚挚的交情称清交等。凡属令人敬重的人品、举止、物性、事理几乎都要冠上清高二字。

  

  说到清高,我们就要想到大山,想到深林。一条小溪由上而下汩汩流淌,诉说着孤独与寂寞,若隐若现的白云在林中缭绕,透明而神秘。清高是清幽而高洁的境界,像高山一样庄严、静默、有气度、有涵养。谁也不知道它心中有多少宝藏,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它不言苟笑,却深藏不吐。不要认为读过很多书,行了很多路就清高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那种气质、洒脱和深沉,令人不可忽视,不能慢待,不敢侵犯。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崇尚清高。古代,有不少高洁之士,他们蔑视权贵、淡薄金钱、远离名利、走出红尘、抵达山林、亲近自然,从而度过自己离奇的一生。清高的人生,虽颇受后人景仰,而本人却饱受着心灵的修炼与生活的清苦。在历史上被称为清高的人中,第一个清高之人当数许由了。据说唐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认为这话污染了他的耳朵,而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清高的人中,大概要算突出的人物。他辞官归隐,自食其力。他在人们心目中成为纯正的清高版本。再就是隐居杭州的林和靖与隐居无锡惠山的倪云林倒也算清高的样板。可见,清高是不媚世俗、不随大流的精神风范;是一种俯仰由已、褒贬随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把精神比物质看得更重、把心灵比口腹看得更重的处世方式。说到底,它是一种人格追求,是有着明确而强烈的人格意识的一种表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今天,清高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实际上并未降低,反有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的奥妙。当今,有的人还不富裕,保留一点清高则不失为一种精神安慰,至少能减轻一点心理失衡。有的人大富大贵,倘若能够保持清高,于人于己也是没有坏处的。

  

  坚守清高,做人严于律己,不入俗流,更不屑于为个人名利去追逐潮流。为官坚持原则,清正廉明,不被糖衣炮弹所击中。这在那些躲避崇高、捞取实惠、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的人看耒,不是很有些不识时务、不合时宜吗?因此,清高的人显得很不随和,很不合群。和清高的人打交道捞不到外快,占不到油水。有的上司则更不欢迎清高的部下,尽管你才华出众,本领超群,可是你不会溜须拍马,不能让他享受到恭维的甜蜜。可见坚守清高很不容易。非有鲁迅先生所赞赏的不合众嚣,独具我见,乐于吃亏的精神不可。倘若,有一天,你突然醒悟,不愿吃亏,重入俗流,那清高就与你绝交了。可见,清高是抵制堕落和腐败的有效防线。

  赞                          (散文编辑:月然)

推荐访问:超凡脱俗 清高 形容女子气质清雅诗句 超凡脱俗的人的特点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