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记忆与学习

时间:2023-05-28 17:35:2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一、问题提出

目前,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认知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但是只是关注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关于分析知觉、注意、思维、语言、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到记忆方面,关于无意识的隐性记忆在教学中的价值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大量的研究实验证明,隐性记忆对于减轻认知负担和无意识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的个性化教育中可以尝试通过在隐性记忆的研究中评定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所面临的终身任务,对于怎样才能充分而科学地利用我们的大脑资源,发挥记忆的优势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的认知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领域隐性记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隐性记忆对学习的启发。

二、记忆与显性记忆

我们的各种感官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鲜、未加工的信息,这些信息被暂时存在各感觉记忆中。这些信息数量巨大并且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的工作记忆根据我们的目的和意识等技能或信念等被保存在永久记忆中。

永久记忆是我们所有知识的储仓。它包括诸如语法和逻辑等的一般性基础知识,也包括人们的各种经历的记忆。塔英(Tulving)把永久记忆区分为较抽象的语义记忆和较具体的片断记忆。这种区分容易使人迷惑,对研究记忆与学习的关系好像也没有多大意义。而根据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划分,把永久记忆也区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则显得更加科学、实际和有意义。

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在我们的行为或活动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其所用机制和具体程序步骤的那部分内容;而隐性知识是指我们不明确或者并不清楚其程序和过程的知识。对于学说话的小孩来说,他可以毫无问题地发出“玩儿、小孩儿”等汉语的儿化音,但是你如果让他解释怎么发的,他只能再发给你听,告诉你这个音“就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问一个研究汉语语音的语言学家,他却可以给我们解释在发这个语音时所涉及的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运动和变化情况、气流以及“儿化”的规律。儿化音的发音对于前者来说是隐性知识,对于后者来说是显性知识。

三、有关记忆与学习的研究

记忆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过程也伴随着记忆的过程。近十几年来,隐性记忆的研究使人们改变了过去视记忆为单一系统的传统观念。隐性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记忆。

知识信息在我们的大脑记忆中会经过整理吸收、储存保留、应用提取等一系列操作处理过程。通过练习等手段,一些信息还可以在记忆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另外,还有我们经常谈到的遗忘现象。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吸收、保留、提取、强化、遗忘这五个过程,直接影响我们学习的效果,也是我们在学习中最关心的内容。

四、隐性记忆的概念

书面考试主要是测试显性记忆的知识内容,因而在教学和学习中也往往强调显性记忆,经常性的复习和考试前临时突击学习成为广大学子常用的方式,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和定位联想记忆等一些有助于显性记忆的方法尤为同学们所喜爱,因为这些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并且效果显著。而隐性记忆中的内容不易直接测出,故那些能够凭所谓感觉来答题的考生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意外的好成绩。其实他们是运用了自己隐性记忆中的知识。一些不善于运用自己隐性记忆当中的知识的学生往往在考试中失利,造成成绩与真实水平不符。由此也产生了“应试技巧”之类的学问。随着素质教育日渐受到重视,全面发展的要求和测试的改进可以使我们不再仅仅偏重显性记忆的加强,而是要平等地审视和研究显性和隐形记忆。

有些记忆我们很清楚,并能明确地表述出来,或者我们知道、意识得到它们的存在,这类记忆被称为显性记忆,因为这类记忆人们一般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安德森等人又称其为可陈述记忆,有些记忆我们一般并没有意识到,但是通过多次完成一些任务项目,观察我们在每一次完成任务操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的改善和提高现象,可以断定我们对每次的操作程序都是有记忆的,但这种记忆也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这类记忆被称为隐性记忆。因这类记忆只有在操作过程中显示,故而安德森等人又称其为过程记忆。

隐性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影响;显性记忆则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和显性记忆相比,隐性记忆不受加工深度、间隔时间、记忆负荷量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五、隐性记忆对学习的影响

隐性记忆更多关注的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关于记忆和行为的下意识的成型和发展我们可以借用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来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生物学本身的范畴,在有关学习记忆的无意识过程研究的心理学领域,生物进化观体现为以下取向:强调关注自然状念下真正运作着的学习和记忆过程,更超过对模型和理论的追求;从适应性机能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记忆中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

六、隐性记忆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隐性记忆来发展记忆力,将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格素质和文化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隐性记忆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中要重视和挖掘隐性记忆并加以利用

首先,在学校的课堂教育过程中,改变已有的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得教学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挖掘出自己的隐性记忆,巩固和利用自己的隐性知识。

2.师生间的隐性记忆流动起来

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是师生平等关系下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教师不仅要备课本,也要备学生。基于隐性记忆的含义,教师备学生,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所具有的隐性记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与学生所具有隐性记忆之间的冲突,通过采取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教师也才能让自身的隐性记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

3.对学习的正迁移

化學的概念、理论,涉及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比如,在讲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时,可以拿一个乒乓球和一个足球来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

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提供的材料,在层次上是逐渐深入的,具有逻辑结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内容是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觉得抽象的概念学习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枯燥,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使学生了解了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又消除学生头脑中原本存在的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形成清晰的、稳定的、概括的新概念。同时,更强化了知识的记忆能力。(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1-116.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64-518.

[3]马刚、胡安琪.隐性和显性记忆对学习安排的启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5.

[4]马雪飞.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记忆的尝试.教学实践.2012-02

[5]刘同萍.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的策略.数理化学习.

推荐访问:隐性 记忆 学习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