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放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时间:2023-05-15 16:00: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语文教与学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丰富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环境和条件,放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一、整合,进入自主学习的领域

多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头脑中仍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时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探究阅读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质量高、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信息资源,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在上《恐龙》这节语文实践活动课时,一开始我和学生上网来到“恐龙”的首页。这是一个制作“恐龙”的网页,创设了恐龙园的情境。学生被那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唤起了求知的欲望。首页还设有“展览馆、知识信息窗、导游室”等七个栏目。每个栏日都配有图片、视频、文本资料,并根据创设的图文并茂、声色俱佳、视听相关的求知新境界,设计了智力陷阱题,如写白我介绍、写倡议书、当配音演员、做小导游等。另外还配置了“相关链接”“资料库”,开设了“留言板”。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材与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改变了由教材作为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交流不同见解,不断引起思维碰撞、认知冲突,促进学习过程的不断生成和学习层次的提升。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文本中的疑难问题,实现跨越时空、超越文本的学习,并使学生得到多元的发展。

二、整合,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学习信息资料与文本有机整合,以此补充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使学生驾驭相关的学习信息,自主地探究文本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困惑。

如教学《郑和下西洋》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关于文本的一些问题,如郑和为何叫“三保太监”?航海罗盘是一种怎样的仪器?郑和后六次下西洋分别是什么时候?郑和下西洋的具体路线?……学生提的问题书上找不到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疑惑,我引导他们驾驭相关的学习信息进行自主探究。

1.查询资料

老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搜索引擎,如新浪、搜狐、雅虎、谷歌,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点上网搜索。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或观察学生的屏幕或面对面地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原则,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2.编写资料卡

上网搜索后,学生已有了许多的资料可以用来形成成果。老师引导学生将一组组信息集中起来,经过归纳、整理放置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制成资料卡片。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把图片和文字进行重新设计和编排,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交流学习信息

学生编写资料卡片后汇报学习成果。这时,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后的成就感,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获得了来自同伴提供的信息,这是知识的聚集和共享的过程。

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习中,登上了自主探究的平台。这个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课堂的开放性。

三、整合,拓宽自主探究的空间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计算机及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利用交互学习型多媒体教学软件,放大了学生在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择学习的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有所提高。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间、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凶材施教、个别化教学。教学往往面向大多数学生,很少兼顾两头,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常常出现学生“吃不饱、吃不好”的现象。但若将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作用,实现教学反馈信息的适时性,这样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教学《早》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按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按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处所。计算机把学校的方位图通过网络传送到学生机上,要求学生按序介绍自己的学校。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还特别提醒学生站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介绍的次序是不一样的。同时,为了不把学生定位在同一起跑线上,还鼓励优秀学生做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另外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按方位顺序介绍。最后,我通过网络把好、中、差不同程度的习作发送到学生机上进行讲评,发现虽然提供给学生的学校方位图是一样的,但由于学生选择的观察点各不相同,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种角度按方位顺序进行介绍,写出的一段段话都有自己的特色。更让我惊喜的是,有部分学生按方位顺序介绍了自己的房间、书房、教室等。由于发挥了网络优势,全班同学可与教师一起进行赏析和评议。学生参与评议过程,积极思考,提出建议,交流见解,优势互补,自主及时修改,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大学生学习探究的空间,给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过程的体验和个性的发展。放大空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有机融合,课堂会变得更为和谐。

推荐访问:探究 学生自主 放大 整合 学习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