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疫情期间教案

时间:2020-11-19 10:50:4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PAGE

PAGE #

八下中考必考古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2020 年 2 月 16 日星期日

同学们 : 一想到你们语文没有教学课本 ,又不能直接在课堂师生共同 研讨文章 ,还需要听网课 ,我觉得你们在这个特殊的疫情肆虐的日子理 真是长大了 ,了不起 !老师给你们点赞 .然而你们的学习困难老师理解 , 有的孩子家里没有宽带 ,只能用家长的手机流量上网 ,用“乐教乐学” 软件根本无法听课 ,当然有的家庭孩子学习环境很好 ,有的家长给孩子 还买了打印机 .但是 ,我们不会因为环境学习的暂时不如意而疏忽自己 的语文学习吧 ?只要你认真思考学习老师的教案 ,你照样是很优秀的 , 我们不是学过 < 生于忧患 >吗?你认为自己是那个天将降大任的人吗 ? 我觉得你是 ! 加油 !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 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 学习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 歌就像一朵芬芳的花朵,长盛不衰地盛开在文学的百花园中。而 唐 诗更是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绚丽多彩,映照古今。今天,让我们 一起走进唐诗的世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因任工部校检郎, 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 多首,后世将他的诗称为 “诗史”。代 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 , 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1982 年,杜甫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 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 的传世之作, 恰恰是作者 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 产物。对诗人杜甫来 说,更是这样。杜甫 43 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 大灾难。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 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 写下了许多 浸透着血泪 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 “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 学过的《春望》 , 《石壕吏》著名的“三吏” 、“三别”就反映了安史 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 写作背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 。安史之乱造成时 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 759 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 ,杜 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在亲友的帮助下, 终于在 成都西郊 浣花溪旁 建 起了一座茅草房,后世称“杜甫草堂” 。

 ( 补充阅读: 建成后,诗人十 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 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 的反映。

 ) 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 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 49 岁了。可好景不长,草堂营 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 ( 地

方长官 ) ,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

年的秋天, 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 家人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草堂被吹破了, 草堂前的一棵 200 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

 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 又加 风雨成灾,此情此景,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 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 最能体现杜甫忧国 忧民的博大胸怀和 沉郁顿挫 的诗歌风格 .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 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 可诗人 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 ,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题解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为: 被 歌: 歌行体 ( 古代诗歌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 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 抒发感情, 句数多少不限, 可以说是句式整 齐的“自由体”诗。

 )

1. 读准节奏和读音,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

茅屋为 (wèi) 秋风所破歌

第一段: 八月/ 秋高/ 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 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 àn)/长( cháng)林梢, 下者/飘转( zhuǎn) / 沉塘坳 (ào)。

第二段: 南村群童 / 欺我/ 老无力,忍能 /对面为盗贼。公然 / 抱茅/入竹去,唇焦 / 口燥(注意和急躁中的躁 区别)/ 呼不得, 归来/倚杖/ 自叹息。

第三段:俄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 /漠漠/向昏黑。布 衾(qīn)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 (è)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 无干处,雨脚如麻 / 未断绝。自经丧 (sānɡ)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 何由彻!

第四段: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 bì)/天下寒士/俱欢 颜!风雨不动 / 安如山。

 (议论) (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wù)见 ( xi àn)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抒情)

字词注释 (重点掌握 )

(1) 秋高:秋深。

 ( 2) 三重茅:多层茅草。

 三,表示多数。

( 3 )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结 。( 4) 长:高 ( 5)沉塘 坳 : 沉到池塘水中 . 坳: 水势低的地方 .

( 6) 忍能对面为盗贼 : 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 . ( 7) 忍: 狠心。

 ( 8 ) 呼不得 : 喝止不住 (9) 能:如此, 这样

( 10) 向昏黑: 渐渐黑下来 ( 11) 向: 接近。

( 12 )衾:被子。

 ( 13 )娇儿恶卧踏里裂 : 孩子睡相不好, 把被里 蹬破了 .(14)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5 ) 雨脚如麻 : 形容雨点不 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 16) 何由彻: 何由:怎能、如何。

 彻: 到, 本文的意思是 彻晓(到天亮 )

( 17) 安得: 如何能得到 。寒士 : 贫寒的士人

(18 ) 庇:庇护。

 ( 19) 突兀:高耸的样子。

翻译 : 第一段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 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 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第二段译文 :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 (居然)忍心这样 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 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第三段译文 : 一会儿风停了, 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 深秋天色灰濛濛 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 的。孩子睡 相不好, 把被里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就漏雨, 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 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第四段译文 :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 普遍地遮盖天下 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 (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 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 (即

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整体把握 :

1.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 给每段拟写小标题, 并体会作者当时的 复杂心情。

(1)狂风破屋,茅草乱飞。

 (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 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 第四段写期盼广厦, 将苦难加以升 华。前三段是 写实式的叙事, 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 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 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 层层铺叙, 为后一段的 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 完美 地体现了杜诗 “沉郁顿挫” 的风格。

研读赏析

赏析第一段 :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 写实 的手法。先从 风写起写 秋风的威力 破坏茅屋 , ,“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 “战 绩”; 一个“我” 字是用得很亲切的,为下文的 “吾庐”的“吾” 字伏下照应之笔 。“三”是个虚数,古人用“三”,有时形容多,有 时也可以形容少。

 “三家村”表示不多几家的小村落, “三”就形容

少。这里的“ 三重茅”,说的是草堂盖得很薄,不多几把茅草。

 因为 薄,所以经不起风吹。

 “三重茅”是杜甫当年所居草堂的实况,今天 的草堂,作为纪念诗人杜甫故居所在的名胜之地, 已经看不见他的旧 屋了。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 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 只好任其所 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 高飞的挂在了树梢, 低徊的沉到了 塘坳。

2.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 ( 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 ) 为什 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明确: “怒号”运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 生动形象地说明风之 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3.“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明确: “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后面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 画了茅草飞扬的 动感画面。

5.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有的挂在树梢上,有 的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 诗人的内心着急、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作者在此段中没 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赏析第二段 :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 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 写出了自 己的失态, 是那样率真 。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 不如 说他是在 和自己生气 。他恨自己 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 ,于 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

 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 和小孩子们一般计 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6.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 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 只有 49 岁,为什么用一个“老” 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 老”其实 不是写年龄 ,而是写心情, 揭示了诗人饱经战乱 之苦,是 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啊。

7.“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 : “群童”本身也是 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 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 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社会现实。

 与其说杜 甫是生孩子们的气, 倒不如说是生社会现实的气, 动荡不安的社会给 人民带来贫困、灾难。

8.“归来倚杖自叹息”中作者叹息什么?

明确: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二 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三叹 战乱给人民造 成的痛苦。

赏析第三段 :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 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 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 而把心神集 中在自己赖以 生存的茅屋里 。多年的贫困, 多年的流离失所, 他甚至 做不起一床被子, 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 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 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 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 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 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 , 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洒泪沾襟 又有什么用呢?

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实写自然环境 ,交代具体 时间,并渲染了 氛围;二是烘托出 诗人愁惨暗淡 的心境,为 下文蓄势 。

10.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

明确: “雨脚如麻”的“ 麻” 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 象。“冷似铁”中的 “铁” 字说明被子很破旧、 脏乱——长期颠沛流 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 很硬,并且还破了, 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体会杜甫“语不惊人 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11.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怎样的经历 和心情?

既写了诗人眼前夜雨屋漏、 长夜难眠的处境和切盼雨停和天明的迫 切心情, 又使人联想到诗人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这样 , 由 风雨飘摇的 小家茅屋 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 整个国家 ,既表现

了诗人对 个人不辛遭遇的痛苦 ,更表现了他诗人 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

赏析第四段 :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

 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 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 宁可独守 茅屋, 受冻而死 ! 这是怎 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 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12.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明确: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 议 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抒情)) 13.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为什么?(注意: 诗抒情,所以这首诗的主 旨句是抒情句 , 而不是议论句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 抒情))

14.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重点背诵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 “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 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 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和 崇高理想。

这是一首 歌行体的古诗 ,连续的 韵脚变换体现了“歌” 的特点, 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正因为有 了现实的触动, 有了内心的渴望, 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 从胸臆中 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 ,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 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 博大宽广的胸怀 ,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补充: 自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 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 万方多难, 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 心中共同感受到的, 但倾注笔墨, 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 产生强烈共 鸣的却只有一个——杜甫。

 就在写这首诗的 八年后 ,为了谋生 诗人 携 全家再度辗转, 在去郴州的路上,诗人 凄惨的病死在行船之中 。他死 后,家人竟 无力营葬!这是那个离乱时代的悲剧。

 今人在成都又重建 了草堂来纪念这位千古诗人。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 诗因秋风破屋而作, 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 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伟大的诗人 ,总是把 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说过:“任何伟大的 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 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在这首诗里不 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 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

 在这 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 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 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 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 屈原 ,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 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 范仲淹 ,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 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顾炎武 ,到“我自横刀向天笑” 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周恩来 ,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 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

 他们以天下人为念, 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 正是这种思想, 这种传统, 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 看到了民族的未来, 看到了人类 的希望! ( 议论文可以做论据 )

拓宽补充

3.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崇高理想?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 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使他从小就立下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 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 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 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

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 “茅屋为秋风所破” 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 更有推己及人的博 爱情怀。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作业: 1.课下背诵这首诗。

2. 掌握不理解的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推荐访问:疫情 茅屋 疫情 古诗 中考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疫情期间教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