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真相的背后:国美风波疑云调查

时间:2023-05-19 16:00: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伴随着业界的高度关注以及相关媒体猜测质疑声浪的此起彼伏,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无可争辩的龙头老大——国美和它的精神领袖黄光裕看似悠闲地走过了喜忧参半的2006年。

然而,有些事情似乎并不一定因时间的流转就能褪去先前的光华与锐利,刚刚打开篇章的2007年之于刚刚落定的“新国美集团”的意义,大约也并非如大多数观者所能看到的那样平静与安详:永乐与大中如何了断恩怨情仇,国美与永乐究竟怎样“相融共生”,黄光裕兄弟如何破解其与中国银行的乱局,苏宁是否能够贴近国美进而酝酿新一轮的购并狂潮……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是国人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一个小小的电器商店居然可以做到数百亿资财,一个几乎没有多少文化的乡村小伙居然可以用20年的时间成功写就别人数百年都无法企及的商业神话。这是一个怎样的国美,这又是一个怎样的黄光裕?

时光倒转20年,祖籍同为广东潮汕的黄光裕,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叫做“李嘉诚”的老乡。而他所知道的只是,有野心的男人,最起码要能养家糊口。

非但如此。远在大洋彼岸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已声名远播,但不论外界如何将其与自己做过多少无聊的类比,其实,黄光裕对这个人、对这个企业,最初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即便如此,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电器商店居然能够做到如此规模,且其聚敛的个人资产更是几度跃居华人财富榜首位。而传说中的那些财富大佬们,无非比自己早走了几步而已。

上篇:黄光裕受查始末

财富的巨大光环令黄光裕及其一手撑起的国美集团名噪一时。

经过短短20年的辗转磨砺,先前那个不名一文的乡村少年不仅早已入主“福布斯”及“胡润”财富榜前排,更两度顺利登顶华人首富,而其创造的个人“账面资本”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的“200亿”。而即便在当下,他也不过38岁而已。

当国美成为公众公司、当黄光裕成为财富名人并备受追捧与赞誉的同时,关于国美财富“舵手”鲜为人知的成长史与发家史,每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神秘话题,猜测与质疑在其间从未间断过。

祸起中行

早在2006年10月30日,京城某财经杂志率先披露“黄光裕兄弟向中国银行恶意骗贷而正协助调查”的传闻。当时的情况是,黄光裕胞兄黄俊钦执掌的“新恒基系”资产已被全部查封,银监会正密切参与摸查“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掌控的“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与负债。

依据该报道,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两系”旗下的39家公司,均已被列入摸查名单。与此同时,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以及曾为“新恒基系”最高层领导之一的于星旺等人已被先后逮捕。

前期的调查发现,在“鹏润系”与“新恒基系”之间,确有13亿元人民币的问题资金形迹可疑。最值得关注的是,这笔来历不明的巨额资金在两公司之间密切流动后最终转入国外。

知情人士向《财经文摘》介绍,该笔资金与黄氏二兄弟数年前与北京中行发生的一单贷款直接相关,而正是这单“紧要”贷款,最终维持并强势助推了两兄弟的创业布局,并在其后来的发展与扩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当时交涉该笔款项的正是黄氏两兄弟与浸淫金融业40余年、年岁已过60的牛忠光。

生意从零做起一直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黄氏两兄弟在必要的时刻遇到了必要的朋友。除了牛忠光,在北京拥有多家公司且与黄俊钦和牛忠光关系密切的女企业家雷瑛也直接参与了该笔银行贷款的操作。

已经公开的消息是,黄氏二兄弟通过伪造营业执照、伪造签名等多种途径最终骗得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数亿元贷款。之后,黄俊钦兄弟利用与牛忠光等人的关系,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分几次向这家银行连续借贷。在1997年-2001年间,上述贷款总额接近10亿元,其中4亿余元一直不曾还本付息。

国美强烈反弹

有关公司创始人早期恶意骗贷的消息一经发出,旋即引发国美公司强烈不满。处于风暴核心的国美集团在消息发布第二天做出紧急声明,矢口否认“黄光裕正在协助调查”,且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公开辟谣。

在去年10月31日给出的声明中,国美公司指出:国美电器、鹏润地产及黄光裕本人到目前为止没有受到任何一级公安部门的调查。鹏润地产出售住宅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办理的住房按揭业务受到相关部门调查,我方正在配合协助调查。该笔房产业务属正常销售业务。我方作为该笔按揭的信用担保方,对此笔业务审核不严,我方将视调查结果依法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同时,国美还表示,国美电器在大陆任何一家银行无不良贷款,更未给任何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国美电器目前在北京中行贷款余额为零。而对于媒体指称“国美、鹏润早期从事汽车贸易,以及车贷等业务”的说法,国美亦是给出断然否认。

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国美完成对永乐的最终收购,原永乐董事长、新任国美集团总裁陈晓的看法和国美声明如出一辙。2006年12月7日,鹏润大厦18层,陈晓在接受《财经文摘》独家专访时也谈及了此事,他首先对财经媒体的公信力表示怀疑。

陈晓指出,业界所谓的爆炸性新闻实际上根本就是娱乐新闻,或者根本就是假新闻,并不是对企业深层次的剖析。他认为没有多少媒体记者可以摆脱这种浮躁。“一天到晚到处去寻找‘人咬狗’的新闻,这不是什么好势头。所以,既然大家都是娱乐,那谁的内容爆炸性更强,谁的效果自然就更好了。”陈晓以“娱乐新闻取代严肃报道”的言论,驳斥某些新闻报道的严重失实。

在交流过程中,陈晓还认为最应该对此事在意的是自己。“最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你们新闻记者。我把永乐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全部转换成国美的股票,如果我对这个企业没有信心,没有把握,五六十亿的东西岂不是白白扔进去了!这可能吗?!这是第一。第二,我感觉,我和黄总都是有事业心的人,我们是要做更大的事业,假如这不能成为我们共同事业平台的话,我也绝对不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好多东西我就没法跟你讲,但我可以坦白地说,假如我对国美没信心,对黄总没信心,我肯定不会做这样一个决定。因为我做的这样一个决定,它实在是一个太‘巨大’的决定了。国内没有任何人愿意把几十亿的财产扔到一个自己尚且没有搞清楚的地方,所有人都不会傻到这样做的。所以,无论如何,我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已充分表明我对黄总本人的信心,对这个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陈晓说。

作为双方合并后的国美新总裁,陈晓谈及了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遭受巨大舆论冲击的国美已无法靠一纸声明就能平静下来。2006年12月,经过多次沟通,本刊记者联系到了现仍供职于国美集团的王亮(化名),在采访中,王亮表露了如下几个观点:“‘黄光裕受查’消息传出后,国美高层非常忐忑,而且还因为这个事情专门开过会。但我们在大面上却看不到显著变化,没有太多直观感受。大约即使有事,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吧。这些人,有几个以前是干净利索的?这个东西查不完,出问题的肯定不会只有黄光裕哥俩。”

王亮的观点也代表国美集团内部部分员工的想法。但面对高层的历史“原罪”,他们也只能“听其言,观其行”。

业界热评

事件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多方均表示严重关注,并迅速掀起一场关于“民营企业原罪”话题的激烈争论。

本刊记者辗转多次试图联系采访大中电器总裁张大中,但对方一直婉言谢绝。大中总经理宋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原罪话题的讨论,本来是可以说一说的,但此次因为涉及竞争对手国美,所以不想予以过多评论。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刃波表示,对于该事件,因为自己了解的并不多,并不知道内情,而且这个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好说,所以不便发表任何言论。“但国美的发展应该是健康的。”陆表示。

推荐访问:疑云 国美 风波 真相 调查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