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中听课反思

时间:2021-02-24 08:23: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苏州课改观摩听课心得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王一多

10月25日前往苏州十中听课,获益匪浅。

课我听的是《苏轼词》,或者按照开课者的意思,最好称之为《东坡词》,不直呼其名以表示尊敬。开课人徐老师是从专题要求引入的,她的文学素养本身就足以让高二的学生学生浸润在古典和传统的魅力之中。“新天下耳目”是何人评价,依然待查。但是徐老师犀利的目光从中间挑出了“天下”二字,并辅以问题:“为何不说新人耳目?”强调了东坡词在当时词坛以及整个词史上的地位。一个“新”字,从反面你入手,欲知其新,先知其新。欲知其新,先赏其心。这是一种赏心妙事。“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周汝昌先生的话语放在此处,恰巧合适。徐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时候,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她对学生阅读初感的重视,关注学生的感受,珍惜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引导过程中,始终牵引着不断深入文本,譬如为何选择“小轩窗正梳妆”作为梦中描写的场景。既肯定了学生所言:“选择日常生活的细节”,又提供了论者所言“王弗新嫁时”的思路,还引入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来作为对学生的鼓励和印证。在解说“尘满面,鬓如霜”时,引入了奥维德《黑海诗心》中的句子:“如果你突然遇见我,你一定不会认出我,因为岁月把我璀璨得不像样子。”对于经典之处的“不思量,自难忘”,徐老师又引用了《酒干倘卖无》中的“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种以诗歌印证诗歌的方式,让课堂上诗意满满,诗兴盎然,诗趣动人。接下来再总结这首词“新天下之耳目”之处,可谓大开大合,非大手笔不敢为此。毕竟是在学生对词体毫无历史发展的观念的前提下抛出的问题,所以徐老师只得自己讲解了:“以词悼亡,乃是东坡首创。”“以雅相尚,雅化了婉约词。”接下来一首是豪放词,徐老师也向学生交待清楚了一点,这是苏轼词中占比很小的一类。依然是开放的问答,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批注式点评。但徐老师始终扣住了一点,即语词内部的张力。徐老师高明地没有直接使用张力这样一个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了文本中的对比和反差之处,在矛盾中深入探究。虚实之间,有无之间,显示出东坡的一种超然心态。这样的超然,如果没有披文入情,恐怕很难揣摩得到。

课是唐老师的作文课。首先唐老师请同学们共同赏析《忧与爱》的节选,这是一篇从提示语入手讲材料扩写的作文,唐老师提出了一个“整体打包”的概念,并且提示学生,关系型的高考作文题应该直接揭示两者关系。正所以在作文时,不妨从小切口进入,将一个问题讲深讲透,这既符合高考作文阅卷专家何永康教授的要求,又提升了作文的难度系数,并且在考场上具有更好的实际效果,容易写详、写透、写出彩。在以《风度》为例,讲解了从失败者的风度之后,唐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不要轻易改变》这样一个题目。在审题阶段,首先明确,不要轻易改变,是针对“盲目求变”这样一种具体情形,因此要明确我们不要轻易改变的对象,即在题目后面添加宾语。在请同学发言探讨之后,唐老师举出了自己积累的一些比较好的题目,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思维的火花。接下来是对《拒绝平庸》的探究,从分析提示语入手,可以得出几条思路:拒绝平庸的其他理由;拒绝平庸的其他方法。唐老师还提出在写这类题目时不妨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觅取一个聚焦点、感悟点、动情点,结合热点,来使自己的文章获得一个增分点。

是袁老师的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角度比较刁钻,我不能自认为听懂了他的意图,整个设计比较匠心独运,让我很难猜透。他从《我的老师》《侯银匠》《目送》几篇文章入手,请学生做的工作就是概括事件,从而将每篇文章归纳程两个层次。比如《我的老师》,由老师对我们和我对老师两个层次构成,一正面,一侧面,是为烘托。《侯银匠》包括女儿出嫁前后,是为鲜明的对比。而《目送》是我对儿子的目送和对父亲的目送,最终引出儿子将来对我的目送,深化主题,是为推迭。这三大层次,构成了事情的写法。然后还需要从情、理两方面入手。那么情和理是渗透在三篇例文中的,前两篇重在情,后一篇由情入理。

推荐访问:教室听课反思 苏州 听课 反思 苏州十中听课反思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