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力量 关于音乐的唯美语录

时间:2019-11-23 11:13: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的力量

  

  ——唱《保卫黄河》有感

  

  今天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单位机关特意组织了有70人参加的大合唱,我有幸位例其中,虽然五音不全,但我愿意为这个中华民族用3500万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纪念日,敬畏地唱一曲赞歌!

  

  首选歌曲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片段《保卫黄河》。走进排练大厅,便能立刻感受到,那节奏感极强,一层层向前急促滚动的音乐,诚如战马在耳畔嘶鸣,黄河在眼前翻滚咆哮。那激越昂扬的旋律,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七十年前那烽火连天的紧张战斗岁月。那简明直白的歌词,不用费解却令人遐想,河西山岗万丈高,那是不屈民族挺立的身躯,那是压不垮的脊梁;河东河北高梁熟了,既透露出生活虽然艰苦,也展现了成熟的农作物召唤着人们向往美好火热的生活,同时也告诫着人们,这成熟的作物将要遭到强盗的抢掠,有血性的男儿能容忍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怎么办?端起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干什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铿锵有力,张显不屈,怀着必胜的信心!当年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就是寻着这歌声踏上通往延安的道路,走上革命;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从延安唱着《保卫黄河》的歌曲,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向抗战的前线

  

  硝烟虽然早已散去,时光也已流过了慢长的七十六个年头,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这首歌,每唱一遍都会令我的心灵为之震憾一次,周身热血沸腾。我不知道,七十六年前,在全民抗战进入最艰苦卓绝的第二个年头,在日本侵略者铁蹄长躯直入,在民族存亡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光未然是如何抱病写出这首大合唱歌词的。冼星海又是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下,仅凭一把伴随自己多年的小提琴,怀着怎样的心情谱写了这首歌?但我知道,这首歌一经传唱,便象战斗的号角,在华夏大地上吹响,激励着华夏儿女,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事实也诚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当年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是的,这个不屈的民族,历时八年,终于打败了日本强盗侵略者。这里面故然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铁证事实,但岁月里的歌声也在很多方面起到了它不可或缺的潜在作用。这歌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那催人奋进的旋律,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中国人聪明、勤劳、睿智、善良,懂得生活,善待生活,热爱生活,也享受生活。音乐就是他们在与严酷的自然斗争中的一种生活享受。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领悟出了音乐的力量,从早期的《诗经》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在从事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知道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喜怒衰乐,创作出了许多历经岁月风霜而永不退色的优美诗句,他们追求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们向往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们心灵普实善良友爱真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在歌声中忘却疲劳,在歌声中释放痛楚,在歌声中获得满足,这是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音乐不仅给人带来快乐,有时也能使人忘情。据《史记孔子世家述而》中记叙,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周游列国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齐国改进后的《韶》乐)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这正是《韶》乐的美妙旋律打动了孔子的内心,使这位大成至圣先师完全沉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而三天不知肉的香味。(这种忘情的投入我想今人恐怕也很难做到)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音乐不仅使人忘情,有时也能催毁人的意志,使坚固的群体瞬间崩溃。张良吹箫散楚兵就是一例,秦末楚汉相争,年年征战,士兵疲惫,苦不堪言。韩信设下《十面埋伏》,终于把楚霸王围困于垓下。但项羽手下有八千弟子,个个忠勇,人人善战,韩信一时很难拿下垓下。这时老臣张良出来献计,召一百余名会唱楚歌的士兵,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便由张良吹箫伴士兵们唱楚歌:八月十五秋风凉,丈夫征战奔异乡。佳人夜夜守空帏,红罗帐里泪汪汪那楚歌凄凉哀怨,那箫声更是低沉悲伤。加上质朴的楚地民间小调,勾起了楚军士兵对家乡、对父母、对妻子、对儿女的无尽思念之情。于是,在箫声与歌声中,楚营里,慢慢地有人暗自伤心,有人偷偷的流泪,有人仰天长叹。可歌声还在继续不断,箫声仍旧幽怨绵绵,慢慢地有士兵在骚动了,渐渐的军心在动摇了,终于从三三二二、到成群结队,士兵在逃跑,在溃散。项羽的八千子弟兵就这样被张良的洞箫和百人的楚歌声给瓦解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最终自刎于乌江,身首异处。这是音乐的力量!

  

  远的不说,同样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发生在主战场的苏德战争,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希特勒已做好了要在莫斯科红场检阅他的军队时,不屈的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顶住压力,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灾难,高唱着雄壮的革命歌曲,将脚已踏上门槛的侵略者打出了国门,打回了德国,最终将侵略者彻底消灭。据说一首叫《喀秋莎》的歌曲功不可没。同样的双方战壕,同样的以血肉之躯对抗的双方士兵。但苏联红军听到这首歌时,顿时倍感亲切,如同听到远方姑娘在呼唤,他们仿佛如饮了壮行的烈酒,浑身是胆,人人高呼着乌啦!迎着枪弹,迎着风雪,向敌人杀去。而德军听到这首歌,则象闻听了敲响的丧钟,内心惊恐万状,浑身颤抖。以致于指挥官想方设法,搅尽脑汁,要打掉苏军阵地上的扩音器。这也是音乐的力量!

  

  今年既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洗星海逝世七十周年。1905年6月13日,是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在广东澳门海面的一条小渔船上,一个新生命诞生了,这个不幸的小生命,在他尚未诞生前父亲就已经去世,因其是在星空下的大海上出生的,所以家人为其取名星海。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在星空下的大海上诞生的小生命,34年后却创作出了惊世骇俗的《黄河大合唱》,在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中国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当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毛泽东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了三个:好!好!好!周恩来副主席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但谁也没想到,1940年他去苏联为完成一部大型纪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同时也是为了学习,后因战争、交通阻隔而羁留难归。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加之苏联卫国战争,物资匮乏,药品奇缺,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洗星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音乐作品,目前收集到的有近三百件,其中尤以《黄河大合唱》较有影响力,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称赞他是人民的音乐家,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这一光荣称号。

  

  音乐没有国籍,音乐也可以穿越时空。虽然时光流过慢长的76年,今天唱起这首歌,仍然感到是那样地新鲜,仍然使人倍感亲切,仍然是那样地令人亢奋!因为,这是人民之声!这是正义之声!这是胜利之声!我想,就是再过76年,再唱起这首歌,仍然会令人振奋。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力量 音乐 音乐魅力的经典句子 音乐的力量软件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