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端午节朗诵的诗歌_岁岁端午,今又端午

时间:2020-01-12 10:29:1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到了,伴着初夏徐徐而至的清风,行走在百官的大街小巷,到处散发着悠悠粽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棕叶的芬芳。

  6月23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2012年的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气氛,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思!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在《端午》中写下的纪念屈原的诗句,可见端午节由来已久。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己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盛行的一个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在网上查过不少资料,说法甚多,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我们上虞的孝女曹娥。

  这些故事虽然离我远去,但是对端午节的情思早已根植于我的儿时记忆深处。

  那个时候,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全然不知的。但每每所在的生产队里只要把田畈中的油菜收割到晒谷场上,我就急切的翘首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

  因为在端午节的这天,我们小孩都能吃上粽子,吃上印糕,吃上一顿饕餮美餐,享受到节日的温馨。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到了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我家也不会例外。母亲的手巧在四邻八舍是出了名的,她用四指宽的新鲜竹叶包裹粽子,裹出来的粽子玲珑精致,且清香馥郁,很是诱人。

  大人包裹粽子,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最开兴的时候,我们在意的是吃。

  端午节的清晨,等烟囱上的炊烟渐渐淡了,空气里就荡满了粽子的香味。

  早端午,晚中秋。端午节的早餐便是粽子了,揭开层层箬叶,晶莹的粽子蘸着黄糖,咬一口慢慢咀嚼,绵绵的、糯糯的、甜甜的、那香那甜那糯游弋在唇齿间,好沁人好惬意。

  全家人吃着粽子,闻着艾香,脸上洋溢着快乐的欢笑,浓浓的节日气息氤氲在每个人的心中。

  留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在端午节忘不了给我们的脖子挂上一只精美漂亮的香囊,还在手上、脚上系上五彩线。

  这五彩线是选用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拧在一起搓起来后戴在我们的手腕脚腕上。听母亲说这五彩线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而香囊则是用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装些雄黄、苍术外,还放上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着驱虫除秽的作用。

  端午节的中饭一定是丰盛的,虽然并没有美味佳肴,但端午节相沿成习讲究吃五黄,这五黄是黄鱼、黄鳝、黄瓜、黄梅、雄黄酒。

  我记得儿时的家里经济比较拮据,虽然父亲每个月有三十元钱汇寄过来,但母亲还是舍不得花钱去买价钱昂贵还要凭票的黄鱼,常常用蛋黄来替代。

  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只能大人喝,小孩不能喝。但大人们会用手蘸酒在我们小孩的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说这样就能驱邪解毒。

  雄黄酒多少带有点神秘的色彩,这是源于《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显现了原身的传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就会洒扫庭院,掸扫窗户,还从田角地头、埠岭塘边采摘一大捆艾蒿回来。天不亮就把一束束艾蒿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那艾蒿散发而出的阵阵幽香,缠绕四周,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能起到杀菌驱虫防瘟的作用,还能避邪驱鬼魅。端午节的这天,无论我们小孩做错了什么事,母亲都不会提出批评,我们尽情欢闹着。

  端午节的晚上,我们这些高兴了一天的小孩,还似乎余兴未尽,大家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大人讲着一些似懂非懂的故事。

  而大人们在这一天讲的几乎都是《白蛇传》,什么许仙听信法海和尚谗言,逼着白娘子喝下了雄黄酒,结果漂亮美貌的白娘子变成了一条大蛇,吓死了许仙呀等等

  端午节,家家户户飘出的不仅仅是淡淡的粽香,也飘出了母亲的温馨话语,还飘逸着我们童年的快乐时光。时至今日,尽管时光流逝,沧桑变迁,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还在无声地传承着,但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份浓厚的节日氛围了,曾经的习俗也正在逐渐作古。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对端午节早已没有了童年时的那份激情,但闻着粽子的香味还会带出儿时的记忆,一种久违的温馨会夹着粽叶的芬芳袭上心头,我对粽子有一种暖暖的、饱饱的、香香的感觉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端午 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全词 岁岁重新今又重阳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