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0-11-05 09:56:0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

PAGE

..

附件5:

2006年马铃薯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围场和丰宁两县各建立1个专用型马铃薯示范区,示范区实行先进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和马铃薯品质,力争实现优质高效,带动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一、示范区名称:

围场县菜用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区和丰宁县加工用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区。

二、示范区地点:

围场县克勒沟镇围字村,面积500亩,示范区负责人:王福合(围场县农牧局副局长)和宣青山(克勒沟镇副镇长);丰宁县大滩镇栅拉营子村,面积1000亩,示范区负责人(丰宁县农牧局副局长)和扈玉生(大滩镇副镇长)。

三、示范品种:

围场县菜用薯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区计划种植品种为荷兰15。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为: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早期开展,株高60cm左右,薯皮光滑,芽眼少且浅,黄皮、黄肉,淀粉含量14%左右,结薯集中,块茎膨大速度快。属早熟种,从播种到成熟100天左右。茎粗壮间有紫色,叶大叶绿,花冠大、花色兰紫色,薯块较大,商品率80%以上。块茎休眠期短,耐储存,植株易感晚疫病。亩产1500—250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3500公斤以上。

丰宁县加工用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区计划种植品种夏波蒂。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为:株型开张,多分枝,株高60-80cm,茎绿粗壮;叶片卵圆型交替覆盖且密集较大,浅绿色;花浅紫色(有的株系为白花),花瓣尖端伴有白色,开花较早,多花且顶花生长,花期较长;结薯较早且集中,薯块倾斜向上生长,块茎长椭圆型,一般长10cm以上,大的超过20cm,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极浅。大薯率(超过280g的比率)高。块茎干物质含量19-23%,还原糖0.2%,商品率80-85%。属中熟种,从播种到成熟120天左右。产量水平随生产条件的差异变幅较大,每亩产量1500-300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4000公斤。

四、示范技术:

为了确保示范区切实实现优质高效,本示范区实行机械化、种薯脱毒化、测土配方化、病虫害防治综合化配套栽培技术。

五、技术要点

1、选地:选择至少三年以上没有种植过马铃薯(或相关作物例如:茄子、青椒、西红柿、烟草等)的地块,土壤PH值6—7,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灌排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

2、整地:深秋翻25cm以上,以使秸秆腐烂,来年春天保持良好的水分。通过适当的措施做到地块无根茬、无坷垃、松软、平整。

3、施足底肥:要进行土壤化验,做到配方施肥,为给马铃薯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施肥通过不同角度耙地。

4、机械准备:修理机械设备,准备一些易损备件,对设备进行消毒,防止芽块受侵染。

5、播种

5.1 播期:一般10cm地温稳定通过6-9℃方可播种。坝下地区土壤10cm地温稳定通过8-9℃即可播种。坝上地区地温稳定通过6-8℃才能播种。确定播期的原则是无霜期较短的地区适当早播、集中播。无霜期长的地区适当晚播、拉长播期,2-3周播完,以避免所有地块同时遇上不良气候。

5.2 播量:亩用种量150kg左右。种薯、炸片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菜薯、炸条品种适当减少播量。

5.3 密度:这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依据气候、土壤、栽培方式、投入决定。一般来说,生长期越长,无霜期越长,土壤肥力越差,投入较低、无灌溉条件应密些。反之应稀些。但稀植时不低于3500株/亩,密植时不超过4500株/亩。

5.4 播深:最容易忽视的因素,主要由气候、播期、土壤条件决定。基本播深为地面以下8-10cm,无霜期长、播期晚、土质疏松应深些,反之应浅些。深播有利于抗旱、防止青头、提高大薯率、降低烂薯率。但深播不利于早出苗,收获可能困难,地温低时可能造成群体不良。应根据品种选择合适的播深。两次中耕后芽块应距垄上土表15—20cm。

5.5 切芽:把经过催芽(芽长不超过0.5cm)的种薯纵向切开,再横向切,去除所有的病、烂、杂薯及内部不良变色的薯块。芽块大小由气候、设计密度、种薯数量决定。范围40-60g。切芽后立即播种,严禁切后堆放,以减少侵染机会。所有的腐烂的块茎和没有芽眼的芽块要分选出来销毁。

5.6 种植方式:必须改进种植方式,起垄种植,开沟10—12cm,施入农家肥、化肥、再点入芽块。

6 田间管理

6.1拖地:播后两周左右把播种起的垄台拖去5cm,起到保墒、提温、灭草的作用。注意:拖地应掌握好最佳时机,过早易造成冻害,过晚易拖掉幼芽,不易灭草。最好在芽长1—3cm时进行。

6.2第一次中耕:田间50%出苗(苗高5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品种不同中耕方式不同。

6.3第二次中耕:苗高15—2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进一步加大垄台、灭草。注意:第二次中耕不能过晚,以免过分伤根。

6.4去杂、去劣:田间理想的去杂、去劣时间一般为株高30cm左右时。

6.5追肥:追肥的数量和时间比较复杂,涉及因素比较多,一般的原则是:生长期长的地区、播种时种薯已出芽的地块、瘠薄地、水浇地,应大量追施氮肥,反之应少施氮肥。生长期较短的地区应早施、少施,一至二次即可。

6.6灌溉:在马铃薯生长需水的关键时期──花期和块茎膨大期,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但生长后期应控制灌水,以减少烂薯的发生。

6.7病虫害的防治:对马铃薯病害必须早计划、早防治,有条件的从始花期开始,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整个生长季节应用3--4次。如果整个生长期内雨水较多,应进行4--5次防治。

7、杀秧:生长后期如果秧子总保持青枝绿叶,田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病原菌通过土壤裂缝侵染块茎,或随雨水、灌溉水“深入”土壤,侵染块茎,造成大量烂薯,所以在收获的前10--15天应将秧子杀死,杀秧的作用是杀死田间所有绿色,从而降低田间菌源,减少烂薯,另外可以促进块茎表皮木栓化,可以大大降低收获、储存、运输过程中的破皮比率,从而大大降低成品商品薯的烂薯率。杀秧的方法很多,可以人工拔秧,机械压秧,化学杀秧,具体办法可向专业人员咨询。

8、收获:秧子完全枯死后两周再开始收获。收获后及时调运,防止日晒和长期经历8℃以下的低温。

承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示范区 马铃薯 实施方案 马铃薯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