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无求品自高:也许是我太自作多情

时间:2019-12-17 11:13:0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人到无求品自高

  

  文/逝者如斯夫

  

  生活情趣如清婉的小诗,优雅而脱俗,简单而快乐。闲暇之余,忘掉疲倦,抛弃烦恼,热闹总置身外,无欲无求。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即无欲,无欲,苦恼自然消散。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忍受孤独寂寞的人是灵魂空虚的人。寂寞是人最好的状态,独处是人最好的体验,读懂寂寞,感受真诚,在思考生命价值的内涵中,思考生命精彩的意义。安静总在心里,沉浸于文字,让心灵洗尽铅华,让烦躁归于宁静。心有多静,思想触角就能伸多远。讲究生活的品位,雕塑自己的修养,选择独爱的情趣,一杯清茶,一本书籍,一披朝霞,一抹夕阳,一条通往田间的阡陌,品味如诗如画的生活。

  

  爱的最高境地是无言;生活的最高境地是理解;朋友的最高境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那么,是否人的最高境地是心静?心静如水,依物随形,只是试问世间有谁能做到呢?心静如水,依物随形,凡事到达了极致,剩下的只有恰似明月清泉自在怀的静谧!周国平说:我宁愿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我爱上了寂寞,在灵魂深处,宁静悄然积蓄着生命的力量,在静的最高境界于心、境合一。在寂寞中享受人生宁静快乐和幸福。

  

  清净的灵魂栖泊于世界的寂然之中,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以冷清的理智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感性欲求和本然情感,以达到清净无欲。我喜欢一份清透入定的寂寞,人只能活一次!这是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既然只能活一次,就应该讲究点活法。又何必活得太累,自己去折磨自己呢?有一个故事说:一位老人嗜好下棋,闲暇时便上街与人对弈,他心强好胜,常常想出阵便捷。所以棋着略有闪失,便捶胸跺足,愠色满面。一次他与一年轻新手对弈,竟连输三棋,老人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当场诱发脑溢血而亡。这就说明,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心欲的奴隶,最终只是在丧失自我。古人也说: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欲望船可见心欲太强是有害健康的。林则徐的无求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齐白石的无求是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陶渊明的无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无求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杨慎的无求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份份无求的境界,一份份高尚的品行,谱写的是一曲曲可贵的人生之歌。在这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中,懂得了淡泊以明志,学会了宁静而致远,体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味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境界,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很难。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人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了,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生命是一种幻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人一生就是一张白纸,不管你在上面涂抹什么,还是一张白纸。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求就是一种淡泊。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

  

  人生,看淡世事无常,静观花开花落,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有一则闲逸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乞丐,偶在山中拾到一块金子,亲朋好友闻讯前来祝贺。他却愁眉不展的说:人家都说山中有三块金子,我才拾到其中的一块,那两快到底在哪里?哎,愁死我了。他终于病倒了。心欲别太强,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养生之道。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侯,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人到 无求品 人到无求品自高全文 无欲无求的人最可怕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