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7 来啦!

时间:2023-06-03 14:30:2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7月23日,微软官方正式宣布Windows 7操作系统将于今年10月22日全球同步发售,想想从Win95、win98、Win2000、Wjnme至WinXP、WinVista,微软几乎统治了我们所有人的“窗口”。而另一方面,去年的“微软黑屏”开始让国人更加明白“国货当自强”的道理,当然这不是一种酸酸的口吻,而是作为当今统治个人电脑操作界面第一大佬的微软的忠告,软件革命的核心即是创新。

中国为何没有如微软这样成功的软件大鳄,这个问题的本身或许并不难解答,也或许很难回答。数据显示,中国软件业2008年总收入为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并有专家预计,2009年中国本土软件业仍将保持22%至25%的快速增长。不过,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本土软件业的快速增长仅代表中国为软件大国,但并不代表中国已成软件强国。本土软件业看起来枝繁叶茂,但实质上根部并不坚实。软件开发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的缺乏。已经成为本土软件业发展的瓶颈。对于本土软件产业未来发展来说。是模仿、借鉴还是突破7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缺乏“根”的本土软件技术

一直以来,本土软件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和“根”的技术,即自主核心技术。大部分本土软件开发商只专注于软件项目的开发和企业当前利益。使用国外的软件开发工具,或基于国外的技术构架,通过购买第三方工作流、中间件等产品进行软件开发,对支撑项目的基础平台层面抱着“能用就行”的态度。“拿来主义”不仅限制了本土软件自身发展。也为本土软件应用埋下了很大隐患。显然信息安全要付出成本。不付出成本就会付出代价,不早点付出成本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年的“微软黑屏”事件正是一个鲜明的实例。

早在年初推出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即已明确将“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政府首次投百亿巨资组织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科研工作。而过去50年总和才数十个亿。而软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灵魂产业,其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办公软件不仅是基础软件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也与信息安全的关系特别密切。作为平台性的软件,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系统就必然受到威胁。而基础软件的中国市场份额,无论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中间件,还是办公软件。都被跨国巨头所把持,这也成为本土软件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

事实上,严峻现实的另一面。在于本土软件一直存在着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正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本土软件开发生产方式落后。大量重复性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工作,不仅使软件开发效率低、周期长、复用性差,无法实现真正的“敏捷开发”,而且无法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需求,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当然。这也几乎是全球软件开发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国外开发工具在中国的先天水土不服则让中国软件开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我国有软件产品著作权的企业多如牛毛,但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却屈指可数。特别是在软件关键技术上的缺乏,导致在国际软件高端市场上非常被动。

技术乏力也是本土软件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软件产业虽然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但进入门槛却不高。在业界有人用“做软件和做鞋差不多”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技术水平低的现状。本土软件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领域,平台软件和中间软件的比重低。技术含量不高,软件产品的范围相对狭窄,难以形成自己的特点。大部分本土软件企业在较低层面上进行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是一种小作坊式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根本无力开展软件技术创新,再加上盗版泛滥成灾。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很多企业几乎没有研发投入。资本紧缺同样也是企业创新的难题。许多本土软件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只能靠投入少的短期项目来维持运作,无法进一步开发投入大、风险高、收益高的大型软件项目。由于软件项目可维持周期短,需要不断升级换代,软件企业后期发展中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较大。尽管政府为支持创新也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但是这些资源非常有限,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拿到,尤其小的企业比较困难。

本土软件危机曙光乍现 

据IDC近期发布的《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显示,中国软件及IT服务产业规模占整个IT产业的比重仅为25.8%,而同期美国的这一比重则高达69.9%。另外。其调查结果还显示。近70%的本土软件开发商竞争力不足。由于基础技术、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缺乏,不仅使得巨额的利润被IBM、微软、8EA、Oracle等一大批國外企业攫走。也严重影响着中国软件产业的积累与再循环能力。

随着大型企业对于应用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其应用系统规模趋向于大型化、复杂化,现有的基于大量基础代码的软件开发工具已经很难驾驭日趋庞大的“软件巨兽”,这也使得“本土软件危机”日趋严重。而来自于市场、客户和软件行业内部的信息显示。“管理软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抓个人都可以做”已经在行业内形成共识。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客户拼命压低价格,软件企业拼命互相竞争,市场混乱和价格混乱开始蔓延,软件行业的恶性循环逐渐形成。

目前本土软件企业只能在应用软件领域辛勤耕耘,在利润丰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通用软件和基础软件领域被国外公司赚取丰厚的利润。而在应用软件领域,本土软件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从客户到行业企业。从行业外人士到业内技术人员。均认为应用软件不再是什么高技术,谁都可以开发。这样便不可避免地有价格和关系问题,既然谁都可以做。那价格自然就高不了了。其次是价格,一个好的应用软件需要深入的系统分析、规范的设计、细致的编码和系统的测试。而自发组织的开发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参与的恶性竞争,使软件的价格几乎陷入失控的局面。再次即是服务,很多本土软件企业看起来颇具实力,但所开发的系统难以获得客户的满意使用。很多本土软件企业先是把钱搞到,进而去对付客户。项目资金难以维持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也导致客户对本土软件企业服务的质疑。最后是人才,业内对“人才是否是制约本土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有过诸多讨论。但当客户没有从产品中获得满意的效果,软件企业也没有得到利润,那么没有丰厚利润的软件企业,也不会留住优秀的软件人才。进而导致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向管理或业务领域转换。如此状态之下。本土软件的发展之路势必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自主软件的发展,基于安全和综合国力等考虑,需要有国家意志,动用国家资源进行支持,重大专项的出台就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此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毫无疑问,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提高本土软件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软件业发展中的必然。

推荐访问:来啦 Windows7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