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的感召与理性的说服

时间:2023-06-01 19:30:2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 道义,理性,马克思主义,价值,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52-04

今年是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纪念之余让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在课堂中上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我认为,这一课的难点不在于知识梳理与考点剖析,而在于如何去打动学生!

布哈林曾经说过,他早年信仰马克思主义,一是出于它的“崇高与美好”,二是马克思著作“异乎寻常的逻辑严整性”征服了他。①前者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感召力,后者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说服力。李大钊在1918年写作的一系列讴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正是在其道义的感召下而作,继而深入钻研,又被其严密的理性所折服,于是有了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见,马克思主义早年之所以会吸引无数的拥趸,在于它具有道义与理性上的双重权威。

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我对人民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教学思考,既为学习,也为纪念。

一、道义感召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补充和铺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来呈现马克思主义“道德感召”的魅力:

材料1:一到里昂就陷入了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激动,深感世道不公,心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痛……身为一个工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织造金色的锦缎使王后穿着漂亮。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崽子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②

材料2:

工作的时候,哈里斯在腰上缠上厚厚的带子。一根链条钩在腰带上,从她两腿间穿过,另一头连着煤车,她就这样把煤车拉过陡峭湿滑的坑道,很多时候还要用手和膝盖在地上爬行。每个工作目,她都要绑着腰带和链子,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工作12个小时,甚至在怀孕的时候也不例外……在酷热难忍的矿井里,矿工往往会脱下衣服,赤身裸体地工作,他们还会对女拖运工施行性侵犯。哈里斯自己就知道好几个人因为在矿井里遭到强暴而怀孕生子。①

材料3:以下选文出自萨德勒委员会的报告,该委员会受命调查工厂中童工的状况。

塞缪尔·唐纳,29岁,工人,住在利兹附近。他从大约10岁起就开始在马歇尔先生位于什鲁斯伯里的工厂中工作,通常的工作时间是从早5点到晚8点,有时是从早5点半到晚8点或9点。(以下为委员会与唐纳之间的问答)

委: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使孩子们保持清醒并注意力集中呢?尤其是在你所说的工作时间的最后阶段?

唐:通常是打一下或给一拳,或者用皮带抽,有时也用手打。

委:你自己曾经被抽过吗?

唐:是的,抽得很重,直到我都站不住了,跌坐在一个凳子上,然后我又跑掉了。他抽打我的双腿,后来我又被一个男人捉住,又被抽打,并被用两条皮带绑在铁柱上,被鞭打……

委:你曾被特別严重地打过?

唐:是的,我曾被打得没有力气再哭了,也无法再说话了。

委:你那时候有多大?

唐:10岁到11岁之间吧。②

设问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下的哪些社会现象?

设问2:作为研究19世纪欧洲社会的文献,上述材料是否可信?为什么?

三则故事(材料)分别描绘了工业社会下工人的处境:恶劣的工作环境、贫富悬殊的阶层分化、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严重的童工问题,等等。在介绍这些史实时,很多老师会抽象举例甚至会引用当下的某些社会案例予以说明。不过任何想象与现实的类比,总比不上历史真实案例的应用。三则故事的选用,不仅在于它们涵盖了上述所讲的种种现象,关键在于作为一手史料,能带领学生进入马克思的历史现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③

这是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时在试卷上写的话。现在很多的学生——与当时马克思差不多年纪——对这段话的感触是不深的,甚至会嗤之以鼻。“为人类谋福利”的志向如果离开了特定时空下的具体情境,就难免会沦为“假大空”;相反,如果能了解乃至神入历史现场,就能感受到作为同龄人的马克思的道德感召力。再如“空想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重要知识点,但不知为什么,在教师讲解与学生理解的互动中,不知不觉间会导向对“空想”的嘲讽和对“暴力”的推崇,忽视或轻视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其实和马克思一样,都是敢于直面悲惨世界的,有良知、有道德的学者这一重要事实。空想也好、暴力也罢,都是对既有世界的一种反映、都是对美好世界——人类的幸福的一种企盼。

在铺陈背景后,笔者以“真善美”的板书设计来点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感召力(见图1)。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都敢于直面当时真实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善意方案——无论是“让统治者发发善心”的“空想”,还是用暴力推翻旧世界的“科学”方案。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向着那个人人平等、幸福的美好社会。但凡是“真善美”的东西,肯定具有永恒的意义。

二、理性说服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本课内容无论如何绕不开、也不应该绕开《宣言》内容。马克思主义被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一词包含的是一种强烈的逻辑论证:所谓科学,要么是能被证实,要么是能被证伪。所以,要感受马克思主义“异乎寻常的逻辑严整性”,首先要关注《共产党宣言》。作为一篇战斗檄文,《共产党宣言》算得上是马克思著作当中较为好读的文章,然而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引导一群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阅读理解,绝非易事。为此,笔者的做法是将《宣言》提炼为四则内容:

材料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2: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指资本主义)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资本主义)的阻碍。

材料3: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4: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①

问题1:根据材料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持何种态度?你觉得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问题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你能否举出一些史实支撑该观点?

问题3:马克思为什么会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推翻全部现存社会制度?

问题4: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以上从《宣言》中截取的四则材料和相应设置的四个问题,基本构成了本课的一条线索。材料与问题当然不是一次性或连续性呈现,而是以“材料+问题”的模式,引申出不同板块的内容,起到黏合不同知识点的作用,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说服力。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之下,对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态度,马克思是以学者的客观立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材料1和问题1旨在引发和解决的问题。而材料2所涉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这样的抽象问题,旨在对上文铺陈的一系列工人遭遇的总结:遭遇了种种不公的工人们,在政治上无法表达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只能以“革命”的方式来“答复”统治者,革命对生产力肯定是一种巨大破坏!材料3中的“暴力”主张,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即为空想社會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一个合理的过渡,揭示马克思主张暴力的必然性;但是,必然性之外,还要考虑可能性。所以第二是为了论证材料2中揭示的工人起义所展现出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问题。这样通过材料3就能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张暴力推翻现存社会是一种充满着理性思考的选择。材料4是引出马克思的道德感召力,夺取政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美好社会,呼应上文内容。

结合这一线索,笔者最终设计了这样一个年表,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宣言》“异乎寻常的逻辑严整性”(见图2),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说服力:马克思是基于工业社会下的种种问题,同时根据工人运动的种种实践,并站在诸多学者的肩膀上,深入思考,于1848年写出这篇战斗檄文。

三、防止情感泛滥,堕入理性陷阱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最大的问题既不是背景,也不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而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难点在于:既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①然而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如何解题呢?一种常见的思路是,把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改良归因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的倒逼。即资产阶级统治者害怕工人运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戳中了资产阶级统治者的“七寸”,因此不得不改!

这种逻辑分析很有理性的思辨色彩,从课堂的演绎来看,千回万转、跌宕起伏,趣味性与思辨性俱佳。然而,它的致命弱点在于缺乏大量的实证依据。其实,19世纪后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改良并不见得与工人运动或社会主义有直接关联。比如像德国于19世纪80年代规定的6天工作制、废除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劳动日不超过10小时;还有像疾病保险法令、工伤事故保险法等,都是出台于工人运动处于最低谷的俾斯麦治理下的容克专制时代。②要说卑斯麦的福利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的倒逼的结果,恐怕与史实不符。

实际上,19世纪后半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改良有其自身的内在理路。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很大程度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现代化初期资本稀缺而劳动过剩,劳动者只好接受不利条件,而后来资本积累过剩,劳动相对稀缺,工人当然就有谈判实力要求福利了”;③19世纪上半期是工人反抗资本主义最激烈的时期,那是因为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制消灭了小生产,手工劳动者群起反抗,如英国的宪章运动。而等到工厂制普遍确立,工人充分融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19世纪下半期,工人运动反倒趋于平和。④当然,如果就此认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进步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关系,那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出于情感的需要,无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理路,在缺乏实证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看似严密的逻辑推论,这岂不让学生堕入到理性的陷阱吗?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并不在于能否一时一地的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其永恒的意义在于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不管19世纪后半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变革是否直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社会的向好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向是一致的。成于170年前的《共产党宣言》,其具体内容“或有时而可商”,但它承载的人类美好的理想肯定是“共三光而永光”。正如1872年《宣言》的德文版序言所说: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⑤

【作者简介】虞森,中学高级教师,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推荐访问:感召 道义 说服 理性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