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中的“德国制造”

时间:2023-06-01 15:05: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和美式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大投入、大场面不同,德语电影更加注重题材选择的厚重感、对影片细节的重视和内涵深度的挖掘。本文主要从题材选择和内涵挖掘两个角度剖析德语电影的特点,探讨在好莱坞大片冲击下,德语电影如何以其特色找准定位并不断发展。

【关键词】德语电影;题材;内涵;民族特点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47-02

说起德国,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足球、啤酒香肠、机械制造,抑或是宝马奔驰,可对于德国电影的印象,却是比较模糊的领域。但如果经常欣赏欧洲电影作品尤其是德语电影(德语电影一般是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部分导演的作品,因为奥地利和瑞士电影比较小众,文中所用例子大都为德国影片),不难发现,德语电影的内涵与深度,其切合生活的视角选择,和不张扬却有张力的镜像语言表达,跟这个民族国家一样极具特色,从而使得“德国制造”在好莱坞大片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科幻片和动作片,追求的是人们感官上的视听盛宴,但是观众往往刚走出影院就忘记了影片的情节,只能依稀回忆起几个夸张的镜头,更不要奢谈对影片内涵的反思和探究了。当然美国这一电影王国也不乏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备的佳作,笔者这里所指主要为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和好莱坞大片的大投入、大场面不同,德语电影更加注重题材选择的厚重感、对影片细节的重视和内涵深度的挖掘。

一、题材的厚重感

首先在影片题材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德国电影更好地诠释自己民族历史题材的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和奥地利合拍的历史剧《茜茜公主》,从选角开始就力求女主角外表和气质与历史原型茜茜公主尽量吻合,到不惜重资搭建场景力求重现当年奥匈帝国的繁华辉煌,事实证明,绚烂豪华的布景、德奥优美的自然风光、动听的配乐、再加上罗密·施耐德纯真而生动的演绎,让世界永远记住了茜茜。著名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去好莱坞发展之前执导的经典战争片《从海底出击》,虽然片长超过三个小时,虽然影片的每一分钟几乎都消耗在一艘潜艇的封闭空间里,虽然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大都胡子拉茬、满脸油污、不修边幅,但这部1981年上映的影片直到今天都被许多人奉为经典。影片着力记录战争而非痛斥战争,刻画历史而非批判历史,至于思考就留给观众并相信观众吧。但其实这样的影片往往更具深度、引人思索。2004年康斯坦丁影业公司出品的《帝国的毁灭》,更加延续了这一理念,该片以一种近乎纪实的拍摄手法,逼真地重现了希特勒在地堡中度过的人生最后12天,影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众人熟知的杀人魔头、战争狂人,而变成了一位做事斯文、轻声细语、关爱宠物、体贴下属的素食主义者,正因为如此,这部影片一度在德国受到巨大争议,不过主导意见仍然是正面的:《帝国的毁灭》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在对那段历史的艺术文化表现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1]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部影片的德语片名, 《从海底出击》德语原名“das Boot”(英语boat),《帝国的毁灭》德语原名“der Untergang”(英语downfall)都极为朴实精炼,只有一个单词,既有导演刻意为之、突出史实的意图,似乎也暗暗契合德国人一贯低调行事的风格。

包括其他一些口碑不错的德语电影佳品也沿袭这一思路,讲述德国人自己的故事,或者探讨反思本民族的历史,或者引发民众舆情的讨论。德国影片《窃听风暴》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主人公原是一名前东德国安局恪尽职守的情报人员,却在监听上级要求他侦察的东德作家后,被其艺术造诣和理想追求打动,继而改变立场,反而开始保护这位作家。这一系列细腻质朴的演绎是对历史环境无可比拟的还原,该片一举斩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包括2008年上映的德国电影《浪潮》,明明历史上发生类似事件的是美国校园,但德国人拍成电影却更像模像样也合情合理,引发民众对集体主义强权下个人意识泯灭的思考,进而从思想层面反思二战中的种种集体暴行。此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虚构出的角色成为强有力的向社会传递某种文化信息的“中继站”,使得某种文化意义或社会批评声音得以加强。[2]

随之而来的颇为尴尬的现象是,历史和战争题材的影片成为德国影片特色之后,其他题材似乎拍得就没那么出彩。2009年《暮光之城》由小说改编成电影,然后在美国上映后旋即掀起全球吸血鬼电影热潮,拍摄《浪潮》的著名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也于2010年执导吸血鬼题材的电影《我们是夜晚》,然而这次跟风并没有相应的效果:原汁原味的德国吸血鬼们屡屡被批长得丑穿得土气,跟吸血鬼华丽精致的画风相去甚远,剧中最美艳的估计就是那辆银色的兰博基尼了。相比之下,《暮光之城》系列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特效道具制作精良,美国的另一电影《夜访吸血鬼》因几大主演的突出造型和爆发性演技,更是至今被奉为吸血鬼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同样的,在爱情轻小品上,德国电影在好莱坞影片面前总是占下风。德国影星蒂尔·施威格近几年自导自演的爱情轻喜剧虽然奇迹般地票房爆棚,但在艺术价值上往往乏善可陈,在这一点上跟中国影院上映的文艺片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施威格不斷地逃避爱情里那些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欢乐生硬地如法炮制着喜剧谎言。在他的设定里女主大多相貌平平或者蠢,自己则是落难的钻石王老五,女主一早就暗恋或明恋自己,但我这么帅又怎会看上你等凡人,两人被“命运”安排着一起经历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事情,吵架决裂再分开,钻石王老五就会意识到女主的好然后捶胸顿足浪子回头。如果影片里还有男二女二男三女三,通常他们也会为了大团圆结局而莫名其妙地看对眼然后在一起。爱情轻喜剧原本不需要太多深刻的内涵,但流畅自然的轻松氛围是最关键的,或许是每个民族特有的骨子里的天性,德国喜剧电影为追求搞笑欢乐总是太刻意地拼凑恶搞情节,但美国片的节奏就把握得浑然天成,随便拎出一堆轻小品,例如《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给朱丽叶的信》《闰年》都不会让人失望。

二、内涵的挖掘深度

值得探讨的一点是,在德语电影中,一旦爱情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却往往有其出彩之处,电影《芭芭拉》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一心想从民主德国逃去联邦德国的女医生,在费尽周折后居然放弃机会,回到心仪男人的身边,这当真是为自由出走,为爱情停留。是爱情片,但讲的又远远多于爱情。

说到底,德语电影更擅长的还是对小人物的内心剖析,从而上升到一个精神高度,没有过多特效修饰和华丽场面。颇有室内剧电影和表现主义电影完美结合传承的意思,毕竟电影史上这两种流派都是在德国发展兴起而来的。回想2010年美国大片《黑天鹅》来势汹汹席卷票房,但笔者还是更倾心2011年的德语电影《壳中裂缝》。这两部片子都是讲述女演员为赢得艺术生涯的成功,努力争取主角位置,却渐渐陷入角色设定中而抑郁痛苦不能自拔引发的故事。美国片似乎华而不实了一些,将视角更多放在陷入角色不能自拔致使人格分裂這一惊悚卖点上。但在《壳中裂缝》,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述女主角原本平凡又复杂的生活,离异家庭和残疾妹妹导致父母对她的忽略,丹麦父亲和童年异国生活让她的口音在德国显得格格不入,伴随生活压力让她在剧团失意等等。德语电影对生活题材的刻画更写实,通俗说就是接地气,让观众能慢慢地跟随影片感同身受,看到大多数隐藏的“另一面”。

此外在沦落到拍低俗喜剧圈钱前,蒂尔·施威格1997年曾主演过电影《敲开天堂的门》,此片是1997年德国最卖座的本土电影,已有五百万人看过。影片讲述两个绝症患者机缘巧合下劫了黑帮的车抢银行去看海的故事。这部片长仅有87分钟的电影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中对细节刻画的重视,某些细节的设置仿佛多米诺骨牌中的那个触发点,正是因为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环节,导致了后面整个情节的展开。影片的开头,性格粗暴的马丁与性格懦弱的鲁迪,两个曾经在火车上有过一面之缘的人住在同一间病房:一个脑子里长了网球大的肿瘤,另一个是骨髓癌晚期,死亡似乎就是他们的宿命了。但就在他俩住进病房的这天晚上,病床的床头柜上方墙上挂着的一个十字架,没有外力,没有征兆,就那么突然地掉了,砸在床头柜上,柜门缓缓打开,空荡荡的柜子里面居然有一瓶酒。然后他们坐在地上喝酒,说到了烟和肺癌,说着在海边,海风吹过,带来一股咸咸潮湿的味道,会发自肺腑地感觉到自由……这时候鲁迪说:“我没见过海,一次也没见过。”从此影片的情节得以展开,这瓶无意中发现的酒成了引发后面情节的关键。影片的最后,他俩避开警察和黑帮的追踪,终于到达了海边。他们仍然拎着那半瓶酒。夕阳西下,马丁和鲁迪的脸蒙上一层暖融融的红光,他们坐在沙滩上,面向波涛,抽烟,喝酒,死去。此时镜头缓缓从大海摇向天空,有云层,有歌声,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那是鲍伯·迪伦的歌——《敲开天堂的门》,也是这部德国电影的名字。之后1998年的英国电影《两杆大烟枪》和2007年美国的《遗愿清单》,其中都有这部德国电影的影子,而前者完全是黑帮故事,后者建立在两位主人公有钱任性的基础上,所以《敲开天堂的门》带来的感动,两者都难以媲美。

好莱坞大片,归根结底,一半是在讲美国梦,另一半在批驳美国梦。而好的德语电影,可能一开始并不怎么引人入胜,但看完后总能让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回想。前文提及的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再比方讲述东西德合并背景下的亲情故事《再见列宁》,一看就是只有德国导演拿着德语剧本带领德国演员才能做出来的一秒24帧的神话。《伯尔尼的奇迹》《希特勒男孩》都是同样的道理,德国的故事,当然由德国人来讲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众多的票房不俗的好莱坞大片面前,德语电影总能以其特色找到自己立足的位置。

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是如同音乐、文学一样刻有明显的民族烙印,对于电影爱好者而言,欣赏德国电影就如同找到一扇通往异域的通道,将人引入直击心灵、拷问人生的精神高度和朴实精炼、逻辑严密的德式思维中去,从而更好地体验电影工业中的“德国制造”。

参考文献:

[1]倪骏.德国:用电影诚恳地反思[J/OL].新华网,2017-5-3.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5

推荐访问:德国 制造 工业 电影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