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把商业精神掺到胶片里卖

时间:2023-06-01 12:05:2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尿(sui)就尿(sui)了,谁不怕死,裤裆里跑手榴弹,头顶上飞子弹,就是神仙也得尿(sui)。你让兄弟们咬咬自己的舌头,看看疼不疼,活着比什么都强,缴那么些破铜烂铁有什么用?”当观众从《集结号》上看到英勇豪壮的连长谷子地如此另类地说出个人真实的心里感受,顿时感到新奇不已,特别是故事发展到后来,谷子地的46个战友没有听到集结号,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直到全部阵亡,观众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影片中,连长谷子地重伤幸存,却发现他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当年失踪的46名战士由于没有尸体,只能定义为失踪。烈士家属可以领700斤粮食,失踪的只能领200斤。这时观众们恍然大悟,影片是在用一种对比的方式表达人在战争与和平状态下的精神追求。

平民视角下的战争

随着抗战五十年的大主题,中国的战争片剧本多少年没有变化,就连《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亮剑》续集《大刀》、《士兵突击》也是强调英雄、集体主义。石光荣、李云龙和巴顿一样,其实都是战争狂人,他们喜欢战场,喜欢战争,他们都是好战分子,可以说他们是用他人的生命成就自己。而《集结号》却一反常态,真实地反映了名将身后的“万骨”们在战争状态下的真实人生,从个体入手,从平常的士兵入手,让战争回归原生态,让战士回归到普通的人。而这一切,都归究于具有反思精神的导演冯小刚。

冯小刚小时候家住市委党校大院,与同伴们一起玩,一起吃食堂,一起为《地道战》、《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红日》等国产战争片中的英雄激动不已。青年冯小刚在北京郊区南口当坦克兵,每周能看两次电影。刚粉碎“四人帮”那会儿,《解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啊,海军》、《虎虎虎》、《巴顿将军》等战争电影重新激发了冯小刚的战争梦。那时候他想,能拍一部《巴顿将军》就牛了。

但现在,冯小刚认为像巴顿这样的大人物是疯子,是战争狂人,他不打仗就难受。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在美国纽约试映时冯小刚就看了:“看完电影,我开始对战争特别厌恶,因为那部片子拍出了人在战争面前的脆弱和恐惧。”

拍《集结号》,冯小刚首先想到的是国外战争片带来的真实感受,他坦诚:“我希望我能够把逼真感模仿过来。在战争面前,恐惧和懦弱才是人的常态;对战争有恐惧的人能为别人做出牺牲,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于是《集结号》中有了那名尿裤子的指导员,有了海报上的一句话:“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这也是冯小刚本人目前的战争观。因此中国电影研究所副所长贾磊磊这样说:“《集结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影片,他的题材不重大,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通过表达战争的残酷,人如同蝼蚁一般被战争机器碾碎,从另外的角度突出了人性的尊严。”

最好的营销在于产品本身

中国电影商业化最主要的贡献是让电影再度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并且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看电影不再是单位开会派发的“福利”,而是文化生活中一项体面、时尚的娱乐消费。拍摄电影也不再是政府主导的宣传工作,而是按照经济规律投资、运作和获取回报的企业行为。

起用“生”面孔照样动人。从《甲方乙方》到《天下无贼》,再到《夜宴》,在冯小刚执导的商业片中,观众总能找到熟悉的面孔。但在《集结号》中,冯小刚舍弃了明星,就连老搭档葛优也没能在影片中露面,动用的基本上是“生”面孔。“没有大明星的电影如果也有票房,说明电影的内容是好的。”冯小刚认为,在中国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不超过十个,男的里头更是只有五六个,这五六个里头像刘德华、梁朝伟、成龙、李连杰、周星驰都是香港的演员,他们不适合来演《集结号》这个电影。再者是资金上的考虑,《集结号》的投资是8000万人民币,这样的资金规模请了明星,制作费用就会不够,于是冯小刚决定与其用明星,还不如就用面孔“生”但又非常优秀的演员,集中把资金用在制作上。

不请大腕了,《集结号》在影片特效制作上投入极大,请来了曾制作过《太极旗飘扬》的韩国顶级制作班底。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不是让人惊艳的环境,不是让人咋舌的大场面,而是让人感觉进入了战场本身,感受到了真实的战争。让冯小刚心疼的是,虽然花了这么多钱在战争场面的特效上,但为了缩短全片时间,剪片过程中战争场面被一剪再剪。拍摄了30天的江南行军在片中一个镜头都没剩,在东北拍摄的战争场面也被剪了一半。整部影片被剪掉的钱,至少也得上千万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剪辑后的故事节奏恰如其份地暗合了观众的观赏心理,得到了超乎想像的市场成功。

一个值得称道的主题

“中国电影里久违的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这里被大声地弘扬。”2007年12月20日,冯小刚战争大片《集结号》上映,第二天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新闻联播》中,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关于这部商业大片的报道。

这一举动在网友中也引发了巨大争议。网友们普遍对《新闻联播》报道《集结号》上映的消息感到吃惊。“一直以报道国计民生政治经济新闻为主的《新闻联播》,竟然花这么长的时间报道一次娱乐事件。”央视《新闻联播》栏目组负责人却表示,我们的节目是为人民服务,大家关注什么,我们也可以关注什么。

冯小刚拍《集结号》,不仅是为了颠覆“高大全”的人物符号,这早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有缺点的城市兵打仗也勇敢”就已做到了。就反思战争而言,以平民视角关注战争状态下的生命个体,早在十年前著名导演张元龙拍摄的《幸存者》中体现得更为深刻。因此可以说冯小刚的《集结号》不是一个电影主题的成功,也不是新闻联播的操作影响,而是想挟市场的成功从体制的城外走向城内,而新闻联播此时也正想从单调话语体系的城内,走向“大家关注什么,我们也可以关注什么”的城外。

新闻联播不久前的“变脸”亦是如此。冯小刚证明英雄有人性普遍缺点的商业过程,恰恰也证明了坚强的体制内话语可以被市场资本攻破的文化过程。看到网友不同的声音,其实很多都是从时间本身出发,而抛弃了国家媒体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这里不是想要偏袒央视或者《集结号》,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营销事件或表现。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除了13亿中国人,还有无数的国外人士在收看中国的栏目,尤其是《新闻联播》,这样的改革虽然是一种尝试,但却值得叫好。为什么韩国的影视产业如此发达,是因为国家的支持,从政策到税收到媒体等等的支持,它所带来的不只是产业的发达,附带的旅游、服装、化妆品、文化,都在无形中渗透在辐射区域。反之,世界人民对中国却知之甚少,对中国的文化也只是停留在故宫和老牌的武侠片里,真正的中国精神,中国人的爱国情操、正义感、勇气和韧性等等太多的正面形象都没有得到世界性的延伸。

一个令人称道的商业模式

冯小刚应当说是导演界的一个平民,从最初做电影美术到写剧本,1997年之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混了过去。《甲方乙方》作为中国第一部贺岁片,在时任紫禁城影业公司老总张和平的资助下45天就完成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投资仅在400万左右的小成本片子,在北京地区的票房就达到1100万元人民币,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在一个城市就收回成本的电影。后来,《甲方乙方》冲到3300万的票房成绩,让冯小刚成为中国贺岁片的代表人物,并撮成了与“华谊兄弟”王中磊的合作。《没完没了》5000万的票房成绩,让冯小刚成为华谊的签约导演。

广告人出身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借着冯小刚电影进行了本土制片的商业化探索,走在了当时国内公司的前头,华谊的商业化探索是从冯小刚电影里植入广告和拉赞助开始的。刚开始的广告很生硬,徐帆在电影里大喊“欧陆经典,欧陆经典呀”。葛优在《没完没了》里把那辆车漆得像花瓜似的,仔细一看是各种投资赞助方的企业LOGO。以至于到了《大腕》里葬礼拉赞助那一段,让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当搜狗网的工作人员。到了《天下无贼》时,这种植入式广告就成熟了。

跟风的《夜宴》一时成为冯小刚在电影界和观众眼中的一大诟病,可对于制作方华谊兄弟而言,《夜宴》是一部帮助公司壮大的必要作品。2005年底,华谊兄弟用了不到10%的股份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融资,自此华谊兄弟在电影制片行业的身价大增。《夜宴》开了中国电影制片业的一个先河,通过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来筹取资金。后来,这种贷款方式发展到了“版权质押贷款”。一直以来,国内银行都远离国产电影商业贷款业务,招商银行率先“破冰”,《集结号》早在拍摄前就获得招商银行5000万元的无担保授信贷款。冯小刚终于可以不用在电影里煞费苦心地为某品牌产品安排特写了。由此冯小刚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访问时,才有底气这样说:“传统的战争片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个电影,还是从市场切入,希望在市场上能够赢得大部分观众。”

华美深刻,中国电影的未来

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在全球斩获了上亿美元的票房。点燃中国电影商业梦想的导演应当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李安,其《卧虎藏龙》不仅在国内一片叫好,在国际市场上也连连折桂。于是,国内大导们也纷纷效仿,出炉了一系列新武侠电影,包括冯小刚跟风的《夜宴》。然而,《夜宴》虽然给冯小刚带来了票房,但是没有带来口碑。特别是与此前的《天下无贼》相比,从主题到拍摄手法上,都显得那么苍白与戏剧性。

中国的商业电影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之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以及和《集结号》同一档期上演的《投名状》,除了阴谋,还是阴谋。这种用阴谋与残忍表达深刻的落于俗套的作法,已经引起观众的反胃,也暴露了中国电影商业机制的不完善。虚无怪谬的史观,苍白空洞的叙事能力,庸俗甚至血腥的审美情趣、过度膨胀的商业欲望、不切实际的海外市场预期,以及对国内观众居高临下的藐视态度,都让这一波商业电影的弄潮儿或多或少付出了名誉的代价。

随着“第五代”导演主导的武侠巨制时代落下帷幕,中小成本商业片的存活能力再度成为检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块试金石。2006年的票房黑马《疯狂的石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也让青年导演宁浩成了投资者追棒的红人。

到今年为止,冯小刚已经拍摄了10年的贺岁片,《集结号》的出现,证明了导演有能力突破自身局限,北京侃爷儿式的贺岁片风格脱胎换骨,影片以真实强烈的视听震撼,承载了真正严肃的重大主题。这样的贺岁片,也再一次证明,电影有着承载严肃命题和历史使命的巨大表现力。

推荐访问:胶片 里卖 精神 商业 冯小刚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