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水的宁静古镇

时间:2023-05-31 13:25: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初到山奇水秀的桂林,就听说漓江边上有一座千年古镇――大圩。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漓江沿岸第一座古镇。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为广西四大圩镇(旧时大圩与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圩并称广西“四大圩镇”)之首。今天虽小雨,我却难抑探寻古镇的兴奋之情,毅然拉着伙伴从桂林三里店转盘搭上了去大圩的班车。

随着汽车的缓缓前行,古镇的轮廓也变得愈发清晰。只见远处的大圩,古色古香,安宁静谧。它北临漓江,南靠磨盘山,东是潮田新河,西接相思江,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真是“村前漓江环绕,如玉带青罗;村后奇峰雄起,似龙腾虎跃”,看起来似乎是个放松自在的好去处。

不必说狭窄的石板街巷,更不必说光滑的古桥石栏,踏进古镇,扑面而来的陈年旧香气息仿佛一下就把我揽进怀里。只见高高低低的屋檐下,长满了苔藓,经年的雨滴跌落在屋檐下的台阶上,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石洞,“水滴石穿”在这里到处可以看见。我不敢走进古镇的深处,我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忽然间低落了下来,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溢满心头。我扫视了古镇的左右,在参差不一的古建筑群中间,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到来是多么的多余。这是一座宁静的古镇,除了远处镇外传来的一两声狗吠,就只有我的轻微的呼吸声了。也许,我的踏门而入,会惊扰了它的宁静。

雨后,阳光通过缝隙将光线反射到古老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气温适宜。漫步在古镇老街旧旧的、窄窄的路上,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洗净铅华后的老街基本保持当年的格局和风貌。老街最宽处不超过3米,窄处就2米,挑出来的瓦檐仿佛就要相碰。石板路旁的老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房门是一排木板,早晨把木板拿掉,家里的一切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再把木板装上,就与外界隔绝了。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有楼梯可上二层。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有石阶可到江边取水、洗衣服。虽小巧逼仄,却也有些与众不同的情调。

古街最有特点的是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道高墙相隔,高墙有厚重结实的门框,门框上有旧迹,说明过去曾经有过门。在这些大门的门楣上端多镶嵌有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着不同字体的“永安门”,或“泗水钟祥”,或“太平门”,或“瑞霭瀛洲”等吉祥词句,使古街道增添了不少文化的氛围。

踏着石板路漫步在古镇老街,沿街现在还保留着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草医诊室等古老店铺,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房前有闲着无事的老人,或是坐在街边看些发黄的老书,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静地生活着、守望着这最后的古老。街上间或有肩上站着两只鱼鹰的渔夫穿着草鞋,从你身边走过,去江边捕鱼;还有相邻的妇女在悠闲地拉着家常,脚边是酣睡的鸡鸭猫狗,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行进的脚步,生活显得非常平静,然而却很温馨。

随意进入街口的一栋老宅,没想到竟是当年四大家之一的周家老宅。一进门,我便被其屋内浓厚的古老气息所深深吸引。当年为武状元贺喜的木匾静静地放在那里,不过早已斑驳得不成样子了。院里看似不起眼的一口大石缸,竟也是乾隆十三年的老物件,在这栋民宅里处处透露出古意,就连那根深叶茂的大铁树也有三四百年的树龄了。这个百年老宅,曾住过十几代人,如今留守老宅的主人是位78岁阿婆,面庞清瘦,眉目却依然清秀,一看就是当年的美人。她人很精神,非常健谈,说起旧年往事,仿佛回到从前。

在阿婆的指引下,我参观了这博物馆一般的百年老宅。整个宅子由门堂、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集商住于一体,设计十分合理。前部临街为两层,一层多被用作商铺,二层的中部镂空设回廊,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透过天井投射下的光线我看到一块木板,上面三个苍劲的楷书“三合昌”,阿婆告诉我这就是他们家昔日的商号。

三码头:旧时光染出慢生活

从漓江登岸,走过青藤蔓延的城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古镇码头了。当地人告诉我们,古镇始建于公元前200年。自秦始皇开凿灵渠,连通漓江、湘江后,随着漓江水运兴旺而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北宋时就成为商业繁荣的集镇和水运枢纽。

依靠水运兴盛起来的大圩古镇,自清代至民国初年共建有13个码头。码头一般长十米,宽三四米,青石砌成,伸入江中,功能各不相同。鼓楼码头多装卸白果、桐油、日用百货等大宗商品;大码头水面宽平,为竹筏停泊、起运处;塘坊码头为古代水驿塘坊,供官船停泊登岸用……

一个个码头分别与镇区垂直而伸入江中,码头多用料石镶砌,皆伸入江底,浮出水面的长方形平台,显得小巧玲珑,古朴秀美。码头顺江排列,而两者之间却并不等距,具有一种错落美感,码头靠岸的一端,多连有一段平地,均有巷道相通,依坡砌级,石板铺路,高墙夹拥,天光一线,或古榕浓荫,或龙亭飛角,或丹桂飘香,或凤竹摇曳,给码头平添一种纵深感和活力。

据说,1921年12月,孙中山北上桂林的船队到达大圩镇时,曾在塘坊码头登岸,向欢迎民众致敬并做南北统一的即席讲演。同时还以一个木桶盛装南瓜白菜,寓意南北(白)一统(桶),预祝北伐成功。

十三码头见证了古镇水运的兴衰。在古镇鼎盛时期,赶圩人数高达万余人,沿江码头上泊船多达两三百艘,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之说。旧时的繁华已成过往云烟,现在古镇江边,只能看到两三个码头停泊着几艘渡轮。然而古韵犹存,江上晨渡的招呼声,午时往来的游船和机器声,傍晚巷尾此起彼伏的吆喝,使古街在现代与历史中交错,让人恍然如梦。

此刻的大圩,旧时光渲染出来的是古镇的慢生活。徜徉在古镇透亮的青石板路上,看着青瓦人家古朽的窗棂、简朴的家饰,檐前随风舞动的火红灯笼,感受着历史在大圩古镇的留恋。

即便街景不再光鲜,但是一点一滴,生活最质朴的气息和历史最动人的韵味赋予了古镇充盈的内容,不禁让人萌发一种逃离都市喧嚣,到古镇体味平静生活的淡淡感动,这或许正是今天的大圩虽繁华褪尽却仍令人留恋与向往的魅力所在。

对于大圩,明朝才子解缙对其有着这样的描写“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其诗真实地描绘了当年此地的自然景致、生活场景和商贸繁华景象。一位大嫂说诗中说的壮人,不是壮族人,而是家中的汉子。汉子要亲自操持家务,买盐回家,那么汉子们的女人到哪里去了呢?大嫂说当地有女人做生意的习俗,大圩的汉子对于女人抛头露面习以为常,非但不予歧视,反而呵护关爱有加,这种关爱,不是关在屋子里自己爱,而是让其张扬个性、尽情发挥。这家的大嫂一定如此,悠然地洗菜濯衣,想必是见惯了繁华的,所以才有这般平静的神色和目光,一如“惯看秋月春风”的处变不惊。

万寿桥青龙卧江影如月

相传,明代著名文学家、翰林学士解缙曾从漓江弃船登岸至大圩,徜徉其中,诗兴大发,触景生情作诗《大圩》: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

古镇的千年往事,早已如梦似幻。追寻着解缙诗句的遗韵,一步步走上万寿桥。石阶上斑斑驳驳,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记忆里,这座如今仍雄跨镇南的虹式单拱石桥,还曾为电影《刘三姐》的取景之地。影片中,刘三姐与阿牛哥乘坐小船横穿漓江,定情在这座桥下,那首“山顶有花山脚香,桥下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的曲子,就是在這里唱出的。

万寿桥始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块砌起的虹式单券石拱桥。它拱高8米,桥面宽3.5米,长9.5米,桥面两侧各有20余级台阶,桥面以青石板嵌成,两侧有1米左右矮护墙。桥四角有四柱,柱头有造型美观别致的石狮。桥砖也早已失去往日的光亮平整,但见青绿的小草从砖缝钻出,给石拱桥的沧桑平添几缕生机。

桥下是马河,与漓江相接。马河东接古镇泗瀛街,西连青板街,远望似青龙卧江,近看桥影如月,与两岸古朴的民居相依,颇具小桥流水的典雅妩媚。而万寿桥古老的石拱倒映在清幽的马河上,形成一个美丽的圆环,让人仿若进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的梦境。

可以说,桥是大圩的玉骨,水是大圩的肌肤,桥和水的碰撞,勾画出大圩古镇的风情,成为它的一大特色。

穿街走巷,去细细品味古镇与水的缘分。老街的房子,后院紧挨江边,还有石阶相通,经常可见勤劳的妇女走出来取水洗菜浣衣;古旧的屋檐下,左邻右舍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泡壶清茶,唠叨着古镇千年的沧桑与辉煌。由此,“街坊”这个动人的词汇,得以在古镇水漾的历史里沉淀。

据说,每到端午节,古镇坊间举办的龙舟赛仍是其不可或缺的传统节目,桂剧、彩调、龙船歌和送船歌都是当地人喜爱的传统曲目。佳节上的美食也分外诱人,鲜美滑嫩的漓江清水鱼、“醉也不上头”的大圩米酒,还有那徐霞客赞誉有加的熊村蛋面,都让人口舌生津。

万寿桥无疑是极好的观景台。站在桥上,看那漓江渔舟穿梭,听小镇古曲轻扬,远望对岸,磨盘山上白云悠悠飘荡……一幅闲适安逸的生活画卷就此在眼前无限延展。

推荐访问:环水 古镇 三面 宁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