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3-05-31 12:50: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广西这块多民族土地上留下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块土壤上孕育出桂剧、彩调、壮剧、邕剧等形态各异的戏曲之花。这些剧种不仅剧目丰富多彩,而且武功绝技令观众如痴如醉。广西语言(方言)的多样性对广西地方戏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民间习语、词汇、谚语、歇后语等,戏曲成为地方性文化及知识的重要载体。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戏剧文化是广西民间艺术的结晶,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们成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不少有识之士在发掘广西地方戏曲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语言价值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与贡献。而在如何保护这一份沉甸甸的遗产问题上,应该说固本守正,彰显特色,在动态传承中开拓发展之路更为行之有效。下面结合各地剧种保护的做法,谈谈自己对于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彰显戏剧特色,确立剧种地位

广西地方戏曲中,无论哪一种剧种都是广西独有的地方传统戏剧,地方特色十分突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当广西地方戏具有有别于其他戏剧的特色时,那么,同时也就意味着存在一种观众认可的局限性。戏剧是一种与观众互动的活动,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在这一前提下,要使广西地方戏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甚至发展,彰显各剧种特色,扩大剧种的影响,在戏苑中确立剧种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广西地方戏曲?众所周知,剧本与表演的成功与否,是两个关键。

(一)打造精品力作,培养戏剧人才

“精品”是什么?“精品”主要是一个质量概念。剧作精品的基本特征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等等。这三者是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作品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方面,才称得上精品。从戏剧发展的角度上讲,戏剧精品是戏剧积累的主要成分,正是这些精品构成了发展的主流。因此,在戏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有数量不多的精品力作成为时代的标志而流传后世。且不说我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十大悲喜剧,就看我国几百种戏曲种类中,能够阔步走向全国观众心里的剧种,大多都是用一两部经典之作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同时让观众把这些记住。比如:越剧有《红楼梦》、黄梅戏有《天仙配》等等,就是广西的彩调剧,也是因一部《刘三姐》,走进中南海、演遍全中国、风靡东南亚。实践告诉我们一部精品的影响力,往往胜过几十部甚至几百部一般的作品。

对传统剧目的打造要注意开发剧作的审美属性。开发剧作的审美属性,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增强其艺术观赏性。我们知道,话剧艺术是心理的因素重于感觉的因素,而戏曲则是感觉的因素重于心理因素。心理的因素取决于内容,感觉的因素取决于形式。所以,戏曲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是要给观众以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冲击。戏曲在当今年轻观众不多,与戏曲表演的传统模式有关。一些年轻人对戏曲的印象是破旧的衣衫,年迈的演员,极拖沓的唱腔,以为戏曲是陈旧过时的东西。为了与生活在日新月异社会中的人们的欣赏与消费观念相适应,戏曲工作者在丰富视觉形象表现力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新版越剧《红楼梦》,根据上海大剧院的条件,在舞美方面做了新的拓展,把布景、灯光作为艺术语汇融入剧情,渲染了情节。……新版越剧《红楼梦》不仅给人陶醉的艺术享受,并且创下了高纪录的票房纪录①。大家熟知的青春版《牡丹亭》,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剧吸引年轻观众的关键是“美”。从造型、服装到灯光、舞美,都无微不至地往美的极致方向打造,很好地衬托出人物的青春气息。同时巧妙地借用现代技术手段,以灯光的变换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浪漫场景,很好地解决了演员表演的障碍,弥补了舞台表演的缺陷,也较成功地消弭了观众理解上的隔阂。在舞美方面,使古典戏曲与现代舞蹈跨越时空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因此该剧的观众说,过去人们是“听戏”,可以闭着眼睛欣赏。看青春版《牡丹亭》,你得睁大了眼睛,因为每一个场景都是视觉的享受。

新剧创编应该注重现实题材的开发,使剧作思想与生活更接近观众。这不仅可以引发当今观众的共鸣,而且可以改变戏曲观众老龄化的现状,场下场上呼应互动,影响会更大。比如我们经历过的20世纪50年代的豫剧《朝阳沟》,尽管方言不同,但它的魅力使一代人仍然记忆犹新。

戏剧人才应该是指高素质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人才是剧团的骨干力量,在生存激烈的竞争中,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很多年轻的戏曲观众是通过名角来认识不同剧种的。比如梅兰芳与京剧、常香玉与豫剧、红线女与粤剧、王文娟与越剧、严凤英与黄梅戏。广西没有这样的明星大腕,所以,广西地方戏曲要顺利开发市场,必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从广西彩调曾经的做法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一方面是挖掘自己已有的人才资源。比如,曾经风靡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是根据同名彩调改编而来的。彩调孕育了电影《刘三姐》,造就了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等一批明星。电影《刘三姐》利用人们的关注,传播了彩调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开发他方人才资源为彩调造势服务。桂林首部彩调音乐古装电视剧《巧妹子》,就是由著名喜剧演员潘长江担纲主演的,巧妹子则由全国喜剧小品大赛的金奖得主、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青年演员陈丽娟担任。明星汇集,形成强大的演员阵容,强强联手,其影响的辐射面就会更加深广。

(二)开发多维演出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要实现其“永续利用”,就要融入现代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的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比如:文化旅游,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文化生态博物馆,即“无墙的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让其成为动态、开放社区;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给消费者提供不同文化的娱乐体验;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上述开发模式对广西地方戏曲的启示是,在重视抢救与保护的同时,更不可忽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地方戏曲的活态流变性,以避免用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使之束之高阁,而失去生命力。

戏曲不一定只生存于剧场之内,更重要的是生存在人们的心中。广西地方戏曲要张扬其生命力,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突破原有舞台的局限,开发多维演出空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积极措施。

一是走向银屏。艺术,在滋润一个时代的科学的同时,也被科学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传统。戏剧的发展,或者说戏剧传统的变革是与科技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电影、电视在今天已经毋庸置疑是舞台戏剧的继续。电影出现之初却局限在播放一些新闻记录式的短片,只有在戏剧传统的介入后,电影才真正成为艺术。著名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就指出:“电影是拍摄下来的戏剧:它是舞台艺术的延伸,不过去掉了某些限制。”②电影、电视今天尽领舞台视觉艺术的风骚,却将仍在保留着旧的戏剧范式的中国各地区的种种戏曲都逼到了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很多的剧种没有了观众,只是存在于某些特殊的场合(如节日庆典、接待外宾的需要等等),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本质是以宣泄人类群体意识为己任的戏剧,已经无法完善地表现和宣泄如今丰富、复杂,多元化、组合化了的不同人群的意识。应运而生的电影、电视却以其再塑人类生活真实性、仿真性几乎囊括了人类群体意识宣泄的所有通道,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戏剧艺术当前的危机,并且有可能导致戏剧传统的断裂。

梅兰芳先生曾说:“一个古老的剧种,能够松柏常青,是因为它随时进步。如果有突出的优秀的创造而为这个古老剧种某一项格律所限制的时候,我的看法是有理由可以突破的。”③戏剧在不改变自己的特征的前提下,利用新时代的科技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对戏剧来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比如“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以及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在全国兴起了“东北二人转热”,许多人对“二人转”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说二人转大赛只是一种暂时的短期行为,给人们的印象属于掠过式的话,那么,《刘老根》连续不断的、循环往复的播放,则是反复刺激、强化观众的记忆,让大家对它印象深刻。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对二人转热的作用,比二人转大赛要大得多。其实,广西彩调在这个方面也尝过甜头。20世纪60年代,一部由同名彩调剧改编而成的电影《刘三姐》,不仅让演员一夜成名,而且,中外观众因此熟知广西,知晓彩调。由著名喜剧演员潘长江主演的桂林首部彩调音乐古装电视剧《巧妹子》,对彩调也是一个极好的宣传。这是一次大胆的挑战,无疑也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尝试。

二是变单向传播为互动交流。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而现在,大部分戏曲栏目还在过度依赖老年受众群,这样下去肯定是不利于戏曲的流播保护的。那么,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戏曲、喜爱戏曲,戏曲要去贴近观众、贴近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贴近,不能仅仅是作品内容方面的贴近,还需要将观众吸引到关注,甚至参与戏曲的活动中来。在这个方面,河南的《梨园春》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梨园春》是一个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栏目,1994年开播以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娱人是戏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表演使人得到放松的效果,和游戏活动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娱乐与放松是任何人都有的心理需求,《梨园春》不仅有名家名角演出演讲的安排,还设置了擂台赛的板块,其实这就是一个满足观众娱乐心理的一个游戏空间。《梨园春》擂台赛群众参与性强、竞争性激烈。设有戏迷擂台赛、少儿擂台赛等等。因参赛者年龄跨度大,身份地位不同,所以,调动了非常多的受众参与和互动,时时拨动着受众的心弦。另外,长辈参赛有儿孙的关心,孩子演出有家长的牵挂。这种做法不仅维系了原来的老年戏迷受众,还发展了青少年受众作为戏曲栏目发展的后备军。豫剧以及其他河南戏剧在以这种独特方式演出流播时,《梨园春》的收视人群打破了戏剧频道的收视主力通常为六十五岁以上、小学学历以下观众的常态,争取了各年龄层和学历层的观众,实现了从传统的示范形式到平民的参与互动形式转变。显然,通过这个渠道,把豫剧等河南地方戏,送进了千家万户,驻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此外,擂台赛是竞争机制的一种具体实践。通过竞争,可以使优秀的地方戏曲苗子脱颖而出,起到发现、激励后继人才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当今,在我们广西,不仅有先进的媒体,而且人才济济,广西地方戏曲如此努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争取社会力量 完善保护体系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所谓的非物质,主要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含义上的非物质性。所以,通过它人们可以感受文化传统的流动演变,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水平、道德习俗、精神情感、生活面貌等等。要体现广西地方戏曲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对它进行合理保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广西地方戏曲的明天如何?除了需要上述积极展开多元开发外,它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需要人类更多方面的关注。这一方面,国内外一些相关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一)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保护体系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法属于上层基础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在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现有阶段,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力量,会使广西地方戏曲一类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全国人大发布关于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6年10月,我国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断在呼吁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进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等等。可见人们已经关注到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密切关系。

一是利用法律规定,引起政府机构及全民更广泛、更深入的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说,所谓“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就会促使政府将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比如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制定加强保护的政策措施等,使全国、全民均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己任,形成提高全民保护意识。这样才可能使抢救、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有了法律保障,对违反非遗保护法的一切行为,相关的人与事就能作出公正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处罚。

二是利用法律规定,赢得必要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证。我们知道,耗资巨大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5年公演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几十万观众走进剧场,令这一诞生几百年的戏曲重焕青春。尤其是青春版《牡丹亭》走进高校,一时间,昆曲在年轻人中间广泛传唱。许多人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牡丹亭》,怎知昆曲美如斯的感慨。在此,且不评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成功与否,但这个戏风靡全国高校学子,引发昆曲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及国学大热的事实说明了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赢得了投资、得到了重视。换言之,赢得了投资、得到了重视,才诞生了让年轻人走近昆曲的青春版《牡丹亭》,二者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资金,也是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一个必须。其演出、传承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所以,在广西地方戏曲保护过程中,相关的法律规定,意味着必需资金的保障。

三是利用法律规定,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日、韩等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较为重视的。日本在1964年修订的《文化财保护法》里明确记载着:“为了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保存,当认为有必要时,对于重要无形文化财,应实施亲自写作记录,培养继承者及其用于保存的适当措施,对于适合认定为保持者或地方公共团体等其他担当保存者,可以补助其部分经费”,那些具有高度技能、能够传承无形文化财的人被称为“人间国宝”,即“活着的国宝”,同时政府给他们一定的薪俸作为资助④。这些法律规定,在为文化财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经济保障的同时,还使这些传承人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感。戏曲艺术的传承人是一种剧种传承的载体,也在传承和保护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旧社会艺人被斥为戏子,地位卑微。而今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了,却又遭遇经济大潮的冲击,地方戏曲无法进入文化艺术的主流。这样的现实直接导致剧团的优秀人才流失,年轻人很少将此选择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传与承的人都没有了,那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传统技艺就会不断消失、濒临灭绝。这样的话,哪里还谈得上保护承传呢?所以,传承人的保护迫在眉睫。

(二)实施地方戏曲的群体开发

如何做到在发展中传承?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世界各国注意到在保护的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世界上文化遗产的产业经营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文化旅游、利用“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建造文化生态博物馆、开辟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上述种种模式,都可以给广西地方戏曲的保护开发以启发。就如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经营得非常成功的主题公园,将娱乐体验与历史景观相结合,借助娱乐设施给消费者以文化的娱乐化体验。其中“民俗文化村”,将二十四个村寨、五十六种风情集于其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广西也可以尝试建立以地方戏曲为主题的公园,实施地方戏曲的群体开发。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三百多种,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光是广西就有壮剧、傩剧、桂剧、邕剧、彩调、文场、采茶戏、师公戏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可以以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为主题公园的成员,在广西区内可以广西本地的地方戏曲为主。将这些地方戏曲放在一起,一方面是信息丰富,发挥群体优势,造成强大的文化传播效应。二是不同剧种在同时的演出中,容易凸现自己的特色,如广西四大地方剧种,有大有小,或雅或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在文化消费的同时,对地方戏曲会获得更多、更细致的认识。

(三)吸收新生力量,充实研究队伍

如果说戏剧演出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使戏剧内容形式流播、影响于民间社会的话,那么,戏剧研究则是通过科研人员的理论思索与深入探讨来更大范围地扩大、更深程度地延续这一影响。可以肯定这是非遗保护的又一有效途径。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广西地方戏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大,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我们知道,研究队伍与演艺队伍一样,也是必须薪火相传,才可做到生生不息。所以,吸收年轻力量,充实研究队伍,是不可忽略的。高校是一个科研氛围浓郁、研究人员集中、具备研究条件之处。如何利用和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为地方文化保护服务,人们正处于探讨之中,下面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是将地方戏曲保护研究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

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了让在读的学生有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每年都会在假期(主要是暑期)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于是,我利用这个机会将地方戏曲保护研究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我指导的一支实践队伍,到了被称为“彩调窝”的桂林永福参加社会实践,在那里,广西彩调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走访老艺人、欣赏彩调剧、结交剧团朋友、收集丰富资料。对彩调剧从陌生,到了解、熟悉,喜爱。当他们结束社会实践活动时,完成了一篇题为《桂林永福彩调现状、保护开发及其文化价值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广西师范大学第八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第三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成功的激励,使其中一些成员坚持该项研究至今,成为地方戏曲研究队伍的新生力量。另外,“走出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后续是“请进来”,社会实践小组又将永福民间彩调队请进校园演出,当时正值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广西京剧团前后走进我们校园,比较起来,尽管彩调小而俗,但正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到具有广西特色的地方戏曲。

二是将地方戏曲保护研究与学生专业学习培养相结合。

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将地方戏曲保护研究与学生专业学习培养结合起来,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学习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比如在我的教学尝试中,学生们有的做《广西文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有的做《桂北傩戏的历史渊源与现状研究》、有得做《广西龙胜侗戏研究》,无论选择哪一种广西地方戏曲作为研究目标,他们首先都要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然后要整理运用材料等等,在完成研究的同时,不仅初步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锻炼了科研写作能力,而且对各种戏曲形式的历史演变、形式特征、发展趋势进行了较系统地梳理,从新一代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无疑,这对广西地方戏曲的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以上研究分别都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资助与肯定。这些研究团队,成为广西地方戏曲研究的后备军。随着他们学业的结束奔赴各地,广西地方戏曲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三是将地方戏曲保护研究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

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激发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潜力。没有系统的研究无以成为学问,因此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社会很重视地方高校走出象牙塔,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并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为提高行业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很需要研究人员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回应现实,使所研究的问题要更“真”,更“实”。尤其是在广西“人文强桂”“人才强桂”的口号下,激发术业有专攻,科研素质高的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为广西文化建设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们的“广西彩调研究”国家社科项目课题组,就集合了历史、民俗、文学、语言、音乐等学科的教师,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对广西彩调剧进行多层面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探讨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这一地方戏的面貌、价值,根据其艺术形式特点,提出有效保护的建议。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活动力强、勇于开拓。他们的参与,给研究带来活力与生气,当他们收获科研成果时,广西地方戏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应该会得到一定推进。

以上两点思考,希望有益于广西地方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在“非遗”保护语境下,广西地方戏曲的生存传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哪一种剧种,要得到有效保护,不应该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在固本守正的前提下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促进其传承发展。只要自上而下,全民重视,这些珍贵遗产就可以焕发活力,为人类生活增光添彩。■

【注释】

①高义龙:《上海需要标志性艺术成果——评新版越剧〈红楼梦〉》,载《上海艺术家》1999年第6期。

②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10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③梅兰芳:《要善于辨别精粗美恶》,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梅兰芳文集》,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④赵汉生译、姜丽荣校:《简介日本无形文化财的保护方法》,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2年,总第17期。

〔阙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阶段性成果(12&ZD164);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彩调研究”(08XZW019)与“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经费支持成果〕

推荐访问:广西 戏曲 几点思考 保护 地方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