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时间:2023-05-31 12:15: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四川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不动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强化培养学生心系“三农”的意识,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三农”;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以“科教兴农”、服务“三农”为己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四川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不动摇,坚持“科教兴农”和“科教兴川”的战略不动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凝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心系“三农”,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心系“三农”的意识。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多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农学概论、农业产业化概论、现代农业经营实践、农业政策与法规”等与农业现代化有关的课程,设置独立实验课程,扩大选修课范围,力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2007年学校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国家级立项,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为新农村建设和西部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和复合型实用人才新路。

二、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学校面向“三农”,将优势传统专业的专业方向发展为新专业、研究生专业向下拓展为新的本科专业、学科交叉培育新专业、在多年专科或辅修专业的基础上新办社会急需的专业,多种途径逐年调整和增设新专业。近年来,先后增设了法学(涉农)、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水利工程等30个近农非农专业,这些专业培养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延伸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主动适应了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开发、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经过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校形成以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园艺学、土壤学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得到同行公认的优势学科,打造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我校的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和农业资源与环境6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草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与管理和园林专业6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这些优势特色专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整体水平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才遴选和培养制度,师资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严把教师任课资格关,在《关于本科教学教师任课资格的规定》中对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任课条件和主讲教师资格作了具体规定。在落实教学任务时,优先安排高职称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对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上课课时数作了明确规定,并作为年终考评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近三年,我校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上课。教授每年至少在校内为本科生作一次学术报告。近年来教师队伍中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种荣誉称号达120人次。其中,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3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按照“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总体教改思路,构建“大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上,1992年生物化学、公共体育等16门课程申报获准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999年启动校级优质特色课程建设;2003年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后,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累计投入225万元用于各级课程建设。目前,我校有“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传染病学”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校优质特色课程91门。

2.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优化资源配置,搭建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学校紧紧抓住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契机,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多种途径投入资金6 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改造,组建校级实验中心,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有生物基础课、动物类、资源环境与生态、森林资源类和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四川省属高校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突破。

(2)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构建的“一个基础,两个循环”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近年来,实施“三个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和“三个纳入”(将学生实习纳入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和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独立设置39门实验课,优化实验项目,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农科类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课占实验课程总数比例≥80%。

(3)强化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基地育人功能。学校2001年新建了33.33公顷校内教学科研示范园区。园区内设有农学、资源环境、动物科学、林学、园林、园艺教学实习区和动物营养所试验场、农业机械实习基地、畜禽废水处理场。教学科研示范园区每年约接纳27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实习,年均承担实践教学工作量超过20万生,时数。校内实践基地还为学生自主创业无偿提供实习场地,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或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与市场企业新的结合点,确保各专业实习具有充足的实践基地。目前,我校共建立各类校外实习基地134个,覆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与地方共建的3个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和26个专家大院已成为学生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开展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成效。近三届获省级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1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主持的“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和“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分获国

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和二等奖(2005年);林学园艺学院院长胡庭兴教授主研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副校长杨文钰教授主研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和二等奖(2001年)。罗承德教授主持的“发展创新教改成果,建立全方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这些成果提高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至今学校教改研究立项达115项,为持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实施,2003年学校制定教学运行分级管理办法,各学院设立教学办公室,实施校、院、系三级管理。建立起了学校对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学院对教学实行过程管理的新机制。各级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为学分制实施建立了组织保障。同时,学校修订原有管理文件,新增了《学分制实施细则》、《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本科专业教学负责人责任制》、《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辅修专业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为确保教学质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普通本科专业教学运行评价方案》、《教学督导组职责》、《听课制度》、《教学督查制度》、《学生评教工作暂行办法》、《教学(管理)违规及事故处理暂行办法》、《教师岗位职责考核评分标准》等系列文件和规定,为学分制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确保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学运行上,教务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研发了一套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软件,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从选课、排课、考试、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及重修选课等方面全部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教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学分制实施提供了条件保障。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建立了全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专业建设评价、课程建设评估和教材使用评价;实施教学督导制和督查制;开展学生对教师授课满意度测评;坚持同行专家和教师以及领导听课;严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撰写、答辩等关键环节,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运行全过程,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了基本的教学质量,确保了绝大多数学生满意。2006年4月教育部公布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张冬梅]

推荐访问:己任 高素质 三农 培养 人才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