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对策与建议

时间:2023-05-30 20:00: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探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对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以指导辽宁省农村能够高效,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ecological economics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to provide policy advice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uide the efficient and adequat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adjust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ir income.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原则;对策与建议;合理化;辽宁省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tructure;adjustment principle;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ationalization;Liaoni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142-01

0引言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储备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中国居领先地位。但辽宁省却属于高产低效型的农业省份,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低、财政负担沉重。因此,研究辽宁省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调整辽宁省产业结构,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高效益农业生产格局,发挥辽宁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辽宁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本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是对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农业产业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1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辽宁省的生产结构调整要立足于本地市场,面向全国市场,考虑国际市场。既要适应现实的市场需求,又要研究和预测未来的潜在市场需求趋势。要立足多样、多层次、优质化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的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产品。

1.2 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正确把握安康市盆地、浅山和高山各区域的经济、自然和生态条件,从各县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生产基础、区位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优势,综合考虑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建立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骨干产业。

1.3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传统技术精华,选用和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大力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和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1.4 产业整体开发的原则发展优势农业产业,要着眼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逐步形成工农互动,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1.5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农村各产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状况,应当特别强调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合理确定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

1.6 突出重点的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选择优势农业产业,要扶优扶壮,不能面面俱到,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能到处布点: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能全面开花。

2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2.1 推动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不仅在于一级结构的调整,还要包括二级、三级等内部结构的协调。

2.2 种植业结构合理化辽宁省的种植业结构长期以来受“以粮为主”的思想影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值一直以来占主要地位,近几年来的结构调整也只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种植业结构还是二元经济的模式。所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绿肥作物,实现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粮食生产对品种结构要进行调整,应压缩小麦、玉米,扩大水稻、薯类、豆类的种植,除大宗产品外,要发展名特优产品,如黑米、糯玉米等。经济作物生产要有辽宁省的地域特色,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

2.3 畜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首先,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与市场联结起来,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加速了畜牧业的商品化、场化进程。其次,通过产业化建立畜牧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一体化的经营形式,通过合同或契约,将农民与其他参与主体,结成了较稳定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加工企业通过提价让利、生产资料赊销、无偿服务等方式,将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等实现的多次增值向农民部分返还。第三,产业化有利于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第四,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畜牧产业化以建立高效畜牧体系为中心,延长了产业链,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2.4 林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重点搞好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加快林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的改革。加快林种树种、林龄结构调整,减少一般用材林面积,增加防护林、特用林面积,增加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面积。大力发展红松、云冷杉和珍贵阔叶树种,减少中幼林龄比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抓好有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项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发展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森林食品、中草药材、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2.5 渔业结构合理化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要在充分发挥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国家提出的“快速发展增养殖,稳定近海捕捞,经济扩大远洋,狠抓流通加工,强化法制管理”的发展方针,积极推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的转变。以科技为动力、以加强质量管理为手段,促进产业升级;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调整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结构;通过政府投资的引导,建立健全海洋渔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使渔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韩德全,刘慧英.农业产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万宝瑞.2002.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辽宁省 结构调整 对策 农业产业 原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